摘要:
汶川大地震,撼动着海河两岸人民的心。
灾情传来,天津市财政局第一时间作出反映。局党组三次召开扩大会议,传达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精神和市委书记张高丽对支援抗震救灾保障工作的指示,全力支援灾区人民抗震救灾。接到命令之后,市财政调拨救灾资金2500万元,财税干部捐助资金140万元,大家的共同心愿是:我们的救助就是灾区人民的希望。第一个24小时:启动应急机制
5月13日早7时,天津市政府接到国家减灾委救灾物资调拨指令后,市财政局快速启动资金物资保障应急机制,局长杨福刚要求社会保障处和国库处,坚决执行市政府命令,务必当天中午12时前从国库调拨资金代垫中央救灾物资运费,抓紧划拨天津市援助抗震救灾资金,确保24小时赈灾物资起运。
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分管副局长陈庆和立即组织召开有财政、民政、卫生、消防、民航等部门参加的紧急会议,研究商定社会捐助、物资运输和抢险救援保障工作。社会保障处接令后全体出动,处长、副处长分别带领民政和卫生保障组赶到市民政局和卫生局,分配调度救助资金,协助组建抗震救灾“天津医疗队”,抓紧购置救灾急需的急救药品、医疗器材、急救车辆等应急设备和物资。国库处急事急办,采取先...
汶川大地震,撼动着海河两岸人民的心。
灾情传来,天津市财政局第一时间作出反映。局党组三次召开扩大会议,传达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精神和市委书记张高丽对支援抗震救灾保障工作的指示,全力支援灾区人民抗震救灾。接到命令之后,市财政调拨救灾资金2500万元,财税干部捐助资金140万元,大家的共同心愿是:我们的救助就是灾区人民的希望。第一个24小时:启动应急机制
5月13日早7时,天津市政府接到国家减灾委救灾物资调拨指令后,市财政局快速启动资金物资保障应急机制,局长杨福刚要求社会保障处和国库处,坚决执行市政府命令,务必当天中午12时前从国库调拨资金代垫中央救灾物资运费,抓紧划拨天津市援助抗震救灾资金,确保24小时赈灾物资起运。
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分管副局长陈庆和立即组织召开有财政、民政、卫生、消防、民航等部门参加的紧急会议,研究商定社会捐助、物资运输和抢险救援保障工作。社会保障处接令后全体出动,处长、副处长分别带领民政和卫生保障组赶到市民政局和卫生局,分配调度救助资金,协助组建抗震救灾“天津医疗队”,抓紧购置救灾急需的急救药品、医疗器材、急救车辆等应急设备和物资。国库处急事急办,采取先拨付资金后结算的方法,紧急拨付救灾工作资金45万元购置物资,用于对人民群众捐赠救灾物资的消毒、包装和保障解放军官兵抢运物资的食宿费用等,保障抗震救援工作需要。13日这天,大家顾不上好好吃饭和休息,心中只有一个愿望:尽快把天津的援助送到灾区,争得一分时间,就争得一个生命。社会保障处的同志们一直工作到晚间11点,才想起给家里人通个电话。大家心里都想着:“灾区情况严重,埋在废墟下的人更让人惦记,现在灾区人民急需全国人民的帮助,希望天津抢险救援队伍和物资尽快到达灾区。”
经过15个小时紧张工作,天津市财政代垫中央救灾物资运费66万元资金提前全部到位,天津滨海国际机场和天津火车站迅速调配航线和运力,优先保证抗震救灾物资运输。18时10分,首批8600顶单帐篷和1.2万顶棉帐篷起航运往灾区。与此同时,天津市委、市政府首次捐助的500万元资金也及时汇往四川灾区。
第二个24小时:“武装”医疗救助队
5月14日早8时,按国家卫生部的指令,由295名医务人员组成的赴川“天津医疗救助队”整装待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忙碌一天的市财政局社保处的同志又紧急投入到“武装”医疗救援队的工作中来。
第一批赴川抗震救灾医疗队员在13日凌晨3点接到通知,他们中多数人是主动请缨。天津市人民医院脊柱外科的夏英鹏、天津医院少儿骨科的杨红军、肿瘤医院的刘洪敏……他们在12日晚值班时最先得知选派医护人员赴川的消息,来不及回家,有的连换洗衣物都没有带。一些年轻女队员接到通知后只是在孩子熟睡的小脸上亲吻一下就算是告别。市人民医院护士王海珍的丈夫当晚也在单位值班,她把孩子送到老人家里,就立即赶到医院准备各种手术用器械……
医务人员的爱心举动深深感动着财政人。“要为医疗救助队配备最好的器材,给灾区伤员带去最好的药品,让他们救活更多的生命!”从局领导到每一名财政干部都在向最好、最高、最快的标准努力。8时15分,市财政局会同民政部门动用市级救灾物资款15.6万元,调拨60顶帐篷供医疗队使用。9时15分,向市卫生局迅速调拨1150万元资金,在预算申请基础上增加150万元,通过定点政府采购方式,紧急采购150种几十吨急救药品制剂、45台先进医疗护理和手术器材、5部急救车和一批设备物资。为保证采购医疗物资装车完整,采购中心工作人员亲自动手清点和搬运药品物资。他们当中大部分人虽然对唐山大地震记忆不清,或者是没有经历过地震,但从媒体对汶川大地震的报道中感受到大自然的残酷,感觉到财政人肩上担子的沉重,使得他们搬起救灾物资来浑身是劲,因为他们明白:“这些物资可以挽救很多人的生命,这不仅是一份职责,更是全体中国人对同胞的感情!”
5月14日18时,四批天津医疗救助队随同几十吨的医疗设备和药品到达灾区的青川、广元交界处,他们立即在露天搭建了48个帐篷作为病房,5部野外急救车成了抢救生命的手术室,在最初的4个小时里,共诊治伤员150余人次,完成10例骨科手术、18例脑外手术以及7例胸部创伤伤员的胸腔插管引流、呼吸机使用工作,还处理了96例骨科伤员。第一批医疗队队长华勇告诉记者,市财政局为“天津医疗队”配备的手术专用车和医疗器械,在实施颅脑外伤和脊柱外科野外手术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让天津医生从死神中夺回了39条生命。救护队还把带来的医疗物资全部捐给广元市第一人民医院,解决了当地医疗物资极度缺乏的问题。

第三个24小时:赈灾捐助140万元
地震灾区牵动着全市财税干部职工的心。15日一大早,市财政局、国税局、地税局和各区县财政部门的赈灾捐助资金就源源不断地汇集到一起,在国难大灾面前,彰显出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空前凝聚力。当天,财税干部职工就为灾区捐款140万元。
5月14日下午,市财政局党组发出向四川地震灾区捐款的紧急通知后,全市财税部门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职工迅速行动起来,积极开展为灾区献爱心捐款活动。各级领导干部带头捐助,数额都在600元以上,广大干部职工当仁不让,捐款都在300元以上。这天,设在市局党委办公室的捐助电话响个不停,办公室里挤满了奉献爱心的人。他们有代表基层前来捐款的,有受托替出差在外同事捐款的,有第二次前来捐款的,还有替父母和孩子捐款的;他们中有干部,也有在局里做临时工的再就业大姐。人教处干部郭现军患肾上腺癌,在医院委托同事捐款400元后说:“灾区人民比我更难受,我们的帮助可以给他们带来希望。”国库支付中心干部张晓军与系统内四川籍同乡共向家乡捐款3500元,他说:“作为四川人更应该为家乡做点事,我们在外工作的老乡也是互相勉励,大家要更加团结起来,有全国人民的支持,家乡人民一定能够战胜灾害,重建家园。”在天津财税系统还有很多唐山籍干部踊跃捐款,他们说,我们的父母是唐山大地震的幸存者,当时全国人民帮助了我们,现在汶川地区遭受地震灾害,我们要尽微薄之力帮助灾区人民。83岁的离休老干部张德庆大爷把刚刚领到的2000元医药费捐出,他说,他曾经去过汶川,“那是一个非常宁静美好的地方,看到汶川成为灾区心里十分难受,真想替他们做点什么。”还有的干部亲属患严重疾病,有的干部家属下岗,有的离退休干部行动不便,但他们都心系灾区人民,踊跃捐款。赴香港培训的同志也打来电话委托捐助,这些充分表达了海河儿女对四川灾区人民的深厚感情,体现了财税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市财政局机关党委书记马强表示,我们要把援助作为当前财政工作重点,启动应急保障机制,及时调拨资金,优先保障医疗救助、消防救援抢险和急需物资供给需要,严格募集资金和物资装备管理,确保赈灾资金和物资安全使用。同时,立足本职岗位做好工作,维护社会的稳定,促进天津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以实际行动支援灾区抗震救灾。
责任编辑 王文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