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也是统领财政工作的指导思想。谢旭人部长也强调指出: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财政工作,把发展的第一要义,以人为本的核心,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和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更好地贯彻和运用于财政工作的始终,既有利于财政自身的改革与发展,更有利于推动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并代表财政部党组提出了要着力创新五个方面的财政体制和机制。财政投资评审作为财政管理的组成部分,要积极按照财政部党组提出的五个着力,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财政投资评审工作中。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财政投资评审
财政工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财政在支持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时,要以符合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思想。从财政投资的角度讲,财政所支持的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项目,都应当是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对财政投资项目加强评审把关,就成为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财政工作贯彻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要措施。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行财政各项管理工作,就是要实现财政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将有限的财政资金更多地用于支持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又好又快的发展。但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的一个难点就是如何管好项目支出预算。项目支出预算具有多样性、复杂性和专业性的特点,需要经过专业的评审才能有效确定项目所需资金的合理性、准确性和真实性,财政管理中应当借助这些评审的依据,才能更科学、合理地安排财政资金。财政投资评审工作的主要作用,就是为财政科学安排项目资金提供依据和技术支撑服务。所以,投资评审作为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的一项重要手段,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财政投资评审对加强财政投资项目预算科学化管理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是为安排财政投资项目预算和批复项目决算提供了重要依据和技术支撑。其中,对项目概预算的评审,主要是合理地确定项目预算安排的数额,剔除项目资金申报中不合理、不合规的部分,为财政安排项目的总投资预算和年度预算提供评审依据;对项目竣工财务决算的评审,主要是认定财政资金使用的合理性和合规性,剔除项目资金使用中不合理、不合规的部分,为财政批复项目竣工财务决算提供依据。2007年,财政部投资评审中心对青藏铁路决算、南水北调等一些大型水利工程项目的预算、环境水文等监测系统工程以及一些大桥、机场等52个项目的预决算进行了评审(其中,评审概算和预算项目30个,评审决算项目22个),共评审投资额467亿元,为有关司局安排这些项目预算和批复项目决算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目前,全国各省级财政部门、80%多的地市和1/4的县都成立了财政投资评审机构。一些地方财政部门,在开展基建项目预决算评审的基础上,还开展了对部门预算项目的评审,初步形成了预算基本支出依据定额标准、项目预算支出依据评审结论的预算管理方式,大大提高了支出预算管理的科学化和专业化水平。
二是强化了对政府投资项目的监管,争取了财政部门对政府投资项目更多的话语权。这些年来,通过财政投资评审使财政部门及时了解到政府投资项目资金申报和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有效遏制了建设项目中截留、挪用、多头申报、重复申报资金以及高估冒算和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决算超预算的“三超”等现象,为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的监管和保证财政资金使用的安全性、合规性和有效性发挥了重要作用。2007年,财政部投资评审中心共审出不合理资金43亿元,全国各级财政投资评审机构共审出不合理资金1010亿元,为国家节约了大量财政资金。由此也争得了财政部门对政府投资项目投资额控制和资金监管更多的话语权,在基建项目预算的管理上基本扭转了过去以概算代替预算的局面。
让财政投资评审在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中发挥更大作用
谢旭人部长提出,要“合理设计投资评审的职责和业务范围,探索投资评审为部门预算编制和项目库建设服务的有效途径”,就是要发挥财政投资评审工作对项目支出预算管理科学化、精细化的服务作用。这是财政部领导对投资评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是财政投资评审工作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努力方向。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财政投资评审工作要积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继续做好财政投资项目评审工作的基础上,积极探索财政评审为项目支出预算管理及部门预算服务的有效运行机制,逐步将财政投资评审工作与项目支出预算管理有机的结合起来,使财政投资评审工作成为项目支出预算管理的技术支撑和基础环节,为推进项目预算的精细化、科学化和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发挥更充分的作用。
一是以创新的精神推动财政投资评审工作为加强部门预算管理服务。探索实践财政评审为核定项目支出预算服务的方式,提高项目预算数额核定的合理性和准确性。在已开展基建和修缮类项目评审的基础上,逐步探索将部门预算中其他专业技术复杂的项目预算纳入评审服务范围,使项目预算的核定普遍建立在专业科学评审的基础上,使核定的项目预算数额更加合理准确。

二是加强财政投资评审制度建设,实现依法评审、科学评审和规范评审。制度建设是财政投资评审体制、机制发挥作用和评审业务走向规范的基本保障。只有建立完善财政投资评审制度建设,才能真正实现依法评审、科学评审和规范评审。只有建立和完善规范评审业务运行的管理制度,理顺财政投资评审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才能切实为财政投资评审机构开展工作营造良好环境;只有健全评审业务操作规范,评审质量才能得到制度上的保障;只有建立财政投资评审工作计划制度,才能真正提高财政投资评审工作的计划性和时效性。
三是适应财政改革和支出管理需要,建设好财政评审队伍,做大做强财政投资评审事业。根据财政管理的新要求,在逐步建立财政投资评审工作为财政改革服务新机制的同时,要按照财政改革和财政支出管理的需要加强财政评审队伍建设,建设一支业务素质高、作风过硬、廉洁奉公的评审队伍,建设一支能为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做好服务的专业评审队伍。要大力开展业务培训,培养和引进高素质的业务人才,充实和完善专家人才库,同时要充分利用行业专家和社会专业人才促进财政投资评审水平的不断提高,保证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对评审工作的需要。
四是要将科学发展观落实到投资评审工作的具体要求上。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对项目把关,正是预算管理科学化的重要内容,这为财政投资评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在投资评审为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服务上探索制度创新和机制创新,积极探索投资评审为预算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服务的最佳方式。并要建立和完善科学、规范的评审方式、方法,以此来保证评审结论的客观、准确,不断提高财政投资评审工作水平和评审质量。
(作者为财政部投资评审中心副主任)
责任编辑 戴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