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4-16 作者:江苏省财政厅
[大]
[中]
[小]
摘要:
2004年以来,江苏财政积极实施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促进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战略性举措,2004年、2005年、2006年分别安排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3亿元、5亿元、8亿元,共立项实施105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拨付专项资金12.8亿元,总投入达158亿元。其中引导企业和社会资金投入近140亿元,是财政资金的10多倍,充分体现了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作用。根据2006年上半年统计数据,正在执行的105个项目已经取得了阶段性进展,有些指标超过了预期。已经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755个,自主研发的专有设备705套,实现新增销售收入164.04亿元,新增利税39.82亿元,新增创汇6.03亿元,新获授权专利307项,新申请专利630项。
“五个坚持”狠抓项目和资金管理
设立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是省财政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升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战略性创新举措,符合公共财政的支持方向。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数额较大且逐年增加,如何管好用好专项资金、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是财政部门的一项崭新课题。为此,财政部门把工作重点放在建立并不断完善资金使用管理规章制度和机制上,按照促进转化、突出重点、集成联动、科学管理、专款专用、注重效...
2004年以来,江苏财政积极实施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促进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战略性举措,2004年、2005年、2006年分别安排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3亿元、5亿元、8亿元,共立项实施105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拨付专项资金12.8亿元,总投入达158亿元。其中引导企业和社会资金投入近140亿元,是财政资金的10多倍,充分体现了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作用。根据2006年上半年统计数据,正在执行的105个项目已经取得了阶段性进展,有些指标超过了预期。已经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755个,自主研发的专有设备705套,实现新增销售收入164.04亿元,新增利税39.82亿元,新增创汇6.03亿元,新获授权专利307项,新申请专利630项。
“五个坚持”狠抓项目和资金管理
设立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是省财政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升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战略性创新举措,符合公共财政的支持方向。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数额较大且逐年增加,如何管好用好专项资金、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是财政部门的一项崭新课题。为此,财政部门把工作重点放在建立并不断完善资金使用管理规章制度和机制上,按照促进转化、突出重点、集成联动、科学管理、专款专用、注重效益的理念,下大力气狠抓项目和资金的管理。在具体工作中,突出强化了“五个坚持”。
链接
973计划
1997年6月4日,原国家科技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决定要制定和实施《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随后由科技部组织实施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亦称973计划)。
主要任务:一是紧紧围绕农业、能源、信息、资源环境、人口与健康、材料等领域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自身发展的重大科学问题,开展多学科综合性研究,提供解决问题的理论依据和科学基础;二是部署相关的、重要的、探索性强的前沿基础研究;三是培养和造就适应21世纪发展需要的高科学素质、有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四是重点建设一批高水平、能承担国家重点科技任务的科学研究基地,并形成若干跨学科的综合科学研究中心。一是坚持建立健全资金管理制度。在资金管理上坚持制度先行、机制为上,先后制定出台了有关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等9个方面的管理制度和实施细则,从制度上明确了项目申报、项目审定、资金拨付、会计核算、项目管理、中期检查、绩效评价等一系列工作规范,建立了科技成果转化资金使用管理机制,保证了资金管理的每个环节都有相应的制度约束。
二是坚持科学设置项目遴选程序。根据设立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的宗旨和转化项目自身的特点,坚持科学、严谨的项目遴选决策程序,具体分为三个阶段,即专业评审、综合评审和实地考察论证。在每一阶段结束后,对专家评审情况进行评估分析,并依照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宗旨要求和项目评审标准,对专家评审结果提出处理意见,只作减法不作加法。专业评审不设定推荐项目数,主要根据项目的技术、产业属性,由专家按标准对项目进行客观评价,择优推荐。综合评审侧重于项目的整体份量和影响,强调超越技术、产业的局限,着重从全省产业结构调整及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要求出发,筛选出有望形成较大产业规模和行业骨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考察论证主要通过实地考察,对项目进行可行性论证,以确定项目情况是否真实,项目实施是否可行。通过评审的项目报请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管理协调小组审定。遴选程序的科学、合理,既推动了项目评审工作积极稳妥地展开,便于形成客观公正的遴选结果,又避免了专项资金因盲目支出引起的巨大浪费,提高了政府理财水平。
三是坚持认真遴选项目评审专家。挑选国家“863计划”、“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专家组成员,以及对产业背景情况较为熟悉的技术管理专家等一大批国家级专家组成员进入专家库,项目评审时从专家库中随机遴选高水平专家;尽量细化专业分组,使评审专家的专业基本覆盖了所有参评项目;坚持专家轮换制,每年参加评审的专家中,有70%未参加过以往的评审工作;邀请的省外专家的比例占到近60%;执行严格的回避制度,被邀请的专家既要回避到个人,还要回避到单位。在查看项目资料后要请专家进行回避申告,并进行信用考核。
四是坚持强化评审监督制约机制。在项目和专项资金的评审过程中,自始至终坚持严谨的工作态度、严格的工作程序和严肃的工作纪律,同时建立和强化严格的评审工作监督制约机制。监督机构对整个评审工作进行全程监督。评审工作人员动态跟踪专家评审的全过程,详细记录评审工作进展,监督专家评审的每一环节,并明确要求评审工作人员不得在专家评审过程中对具体项目发表意见,工作人员必须接受来自评审专家方面的监督。省财政厅、科技厅领导从不干涉项目评审,从不批条要求照顾某个项目。
五是坚持狠抓项目绩效考评和实施管理。为确保专项资金专项用于成果转化,在项目绩效考评和实施管理上做到了既重视立项,也重视运作;既重视结果,也重视过程。对确定实施的项目,建立了严格的事前、事中、事后的绩效考评机制。事前签订合同,明确实施目标;事中对照合同,分阶段检查实施情况;事后对实施结束的项目进行最后的绩效考评。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各项目承担单位每季度都要上报项目执行情况,重要情况随时报告;项目主管部门每季度到企业现场检查以考核项目执行情况、加强跟踪管理、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还不定期地组织技术、财务专家和省管理协调小组成员单位,对项目执行情况进行中期检查考核,对照合同检查项目完成情况,并将检查考核结果作为分年度拨款的主要依据。
支持项目特色明显
通过“五个坚持”,两年来在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的安排和实施上卓有成效,项目支持彰现特色:
一是项目平均支持强度较高。立项实施的105个项目平均支持资金达到1200多万元,最高的达3000万元,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支持强度,很大程度上缓解了重大成果转化过程中资金短缺问题,为企业有效分担了部分风险,坚定了企业进行重大成果转化的信心,加快了转化进程。
二是项目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据统计,105个项目共拥有授权专利478项,其中发明专利152项、国外专利29项,还有已申请受理的专利408项。这些项目的技术水平均为国内一流,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实施后,将成为行业领域的技术先锋,从而形成产业技术制高点。
三是项目立足于规模产业化。这批项目可形成目标产品300多个,新建和改建生产线近200条,新建厂区80多个,仅为项目实施而新建的公司就有10多家。项目实施后,预计将实现年新增销售收入581亿元,年新增缴税总额64亿元,年新增利润75亿元,年新增创汇10.5亿美元,大多数项目达产后的规模将达到国内同行业首位。
四是突出成果转化的关键环节。专项资金支持的项目大多数都是进入中试阶段,正待产业化还需要进行一些关键环节研发创新的重大创新项目,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产业带动性大、预期效益显著,但处于转化前期、具有一定风险的项目,对这些项目进行有选择、有重点地支持,切实体现了专项资金“雪中送炭”的重要作用,有效解决了企业科技成果转化中资金短缺的“燃眉之急”。
设立专项资金促进重大科技成果转化的几点体会
公共财政支持科技进步,尤其是推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科技成果向规模产业转化,必须结合区域发展实际找准切入点,激发市场主体的主动性,推进产学研紧密结合创新体系的建设,推动一般产业集群向创新集群突破。
一是以专项资金实施为强力推动,加快高新技术产业跨越发展。在培育和组织专项资金项目的两年实践中,我们初步摸清了全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科技成果的基本情况,更为深刻地了解把握了全省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方向和重点,进一步理清了财政服务、支持自主创新、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的工作思路,切实将“有限目标、重点突破”的工作原则落到了实处。经过精心筛选、论证的105个项目实施后,已经在软件、集成电路、数字化视听设备、高性能金属材料、数控机床、轨道交通设备、纺织机械、新型动力电池、新医药、新兽药等领域,初步形成了一批产业集中度和科技水平较高的特色项目群。
二是以专项资金实施为杠杆,促进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科技成果转化投入机制。两年来,专项资金产生了高倍的乘数效应,吸引了大量社会资金投入科技成果转化。南京、苏州、无锡、镇江等地的不少市、县也设立了市、县级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充分体现了专项资金在引导加大科技创新投入的巨大拉动作用。与此同时,省财政还在风险投资资金专门安排1.5亿元,用于先期投入或适时跟进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项目。一个以政府为引导、以企业为主体、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多元化科技成果转化投入机制正在江苏逐步形成。
三是以专项资金实施为契机,提升企业自主创新的主体地位和能力。专项资金设立以来,最突出的一个作用就是企业的创新意识大大增强,创新热情空前高涨。项目承担企业普遍把实施专项资金项目作为推动企业自主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机遇,传统的“项目找企业”正转变为“企业找项目”,科技与经济正向融为一体的态势发展。105个成果转化项目中,企业研发投入就达20多亿元,相当于全省全年研发投入的近1/7;新建或改建了一批试验室或研发中心,添置了一批大型仪器设备,建设了一批中试设施,数千名科技人员直接参与项目研究,还吸引了一大批省外人才、留学人员、海外人才投入转化过程。企业开展产业化技术难题攻关、工艺创新的同时,还自行研发专用设备500多台套,极大地增强了企业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的能力。可以说,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的效益已远远超过了资金本身的范畴,在有效推进重大科技成果转化的同时,也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激励创新、创业的社会环境和氛围。
四是以专项资金实施为依托,推进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创新体系建设。近两年,围绕重大科技成果的转化,特别是围绕组织项目源的工作,全省各地普遍加大了开放性配置科技资源的力度,多种形式、多种层次的产学研合作论坛、技术洽谈会、成果推介会等先后开展了近百次,科技创新机构、资源、要素之间相互协调和良性互动机制正在逐步形成,产学研的深度和广度已达到一个新的层次。105个成果转化项目中有81个是产学研合作项目,其中与省外高校、科研机构合作的项目45个,与中科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国内著名科研机构和高校合作的项目26个,与南京大学、东南大学为代表的省内高校、科研机构合作的项目36个。目前,在江苏开展的与“两院两校”、国防科工委系统科技机构、俄罗斯等国内外科研机构合作的开放性配置科技资源活动,正呈现蓬勃发展的势头,中科院“龙芯”、北大自主CPU芯片的网络计算机、清华有机发光显示器等一批重大标志性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已在江苏落地开花,为江苏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供了源头活水和重要动力。
相关推荐
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40014 投诉举报电话:010-88227120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
投约稿系统升级改造公告
各位用户:
为带给您更好使用体验,近期我们将对投约稿系统进行整体升级改造,在此期间投约稿系统暂停访问,您可直接投至编辑部如下邮箱。
中国财政:csf187@263.net,联系电话:010-88227058
财务与会计:cwyk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1
财务研究:cwy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2
技术服务电话:010-88227120
给您造成的不便敬请谅解。
中国财政杂志社
2023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