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4-16 作者:本刊记者 ★陈素娥★ 特约通讯员 ★范社民 李少民★
[大]
[中]
[小]
摘要:
河南义马是一个面积只有112平方公里、人口刚过16万的“小市”,也曾经是一个“穷市”,1994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仅996万元,到2000年也只有4769万元。经过几年的打拼,如今却成了一个“强市”:“十五”期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21.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33.9%,2005年达到2.05亿元。同时,先后两次入围全国县域经济提升最快的100个县(市),被确定为“全国循环经济示范创建城市、河南省对外开放重点县市、河南省城乡协调发展试点县(市)”,2005年度跻身中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100强,在河南省县市综合经济实力排序中,由2000年的第33位跃至2005年的第6位。
义马经济腾飞的奥秘何在?
走循环经济之路
义马因煤炭储量丰富而素有“百里煤海”之称。但这个“雅称”给人带来更多想象的除了煤海,就是与黑色相关的污染和高消耗,这些似乎与高科技和清洁无缘。由于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都必须以消耗大量的资源和环境污染为代价,不仅经济增长质量大打折扣,而且严重制约和影响了经济发展空间。如何破解资源型城市因资源而建、因资源而兴、又因资源而困的发展“怪圈”?2002年,中国科学院在义马成功建设了属国家“863”计划的万吨重铬酸...
河南义马是一个面积只有112平方公里、人口刚过16万的“小市”,也曾经是一个“穷市”,1994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仅996万元,到2000年也只有4769万元。经过几年的打拼,如今却成了一个“强市”:“十五”期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21.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33.9%,2005年达到2.05亿元。同时,先后两次入围全国县域经济提升最快的100个县(市),被确定为“全国循环经济示范创建城市、河南省对外开放重点县市、河南省城乡协调发展试点县(市)”,2005年度跻身中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100强,在河南省县市综合经济实力排序中,由2000年的第33位跃至2005年的第6位。
义马经济腾飞的奥秘何在?
走循环经济之路
义马因煤炭储量丰富而素有“百里煤海”之称。但这个“雅称”给人带来更多想象的除了煤海,就是与黑色相关的污染和高消耗,这些似乎与高科技和清洁无缘。由于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都必须以消耗大量的资源和环境污染为代价,不仅经济增长质量大打折扣,而且严重制约和影响了经济发展空间。如何破解资源型城市因资源而建、因资源而兴、又因资源而困的发展“怪圈”?2002年,中国科学院在义马成功建设了属国家“863”计划的万吨重铬酸钾生产线,运用生态化工理念,采用清洁生产新工艺,实现了废渣、废气、废水零排放。这一项目的成功建设给该市以深刻的启示,那就是:必须变以往传统的“资源—产品一废弃物—污染物排放”单向流动为基本特征的线性经济发展模式,代之以“资源-产品-再生资源—产品”为特征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
简单地说,义马循环型经济发展模式就是从煤生气,由气生电,由电生成多种化工产品,其间产生的废料又被用来造成新型的建筑材料。如把煤气化过程中产生的粗酚,就地转化为苯酚、工业二甲酚等;产生的石脑油,精制成甲苯、二甲苯;空分装置产生的氧,制成液氧;刺鼻的二氧化硫,经脱硫变成硫磺块……到最后,资源和废料都被吃干榨净。为了保证循环经济一开始就能沿着科学的轨道发展,在设计这种模式之初,义马就聘请来了多位工程院院士、大学知名教授等在论证的基础上设计编制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规划。
在循环型企业建设方面,形成了共生共存的工业生态链。如2×13.5万千瓦锦江电厂作为清洁生产示范企业,从设计到建设一直把发展循环经济的科学理念作为指导原则。采用的机组和锅炉都是专门消耗劣质煤泥和煤矸石的高科技设备,可以有效地减少燃煤中二氧化硫和烟尘的排放,减少产品和服务中的物料和能源的使用量,对减轻环境污染、改善大气质量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从而实现污染排放的最小化,加强物质的循环使用能力,形成了企业层面上的小循环,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最大限度地可持续利用粉煤灰及灰渣等电厂燃煤发电后的残存物,在政府部门的协调下,该企业与附近的水泥厂、砖厂联合新上了粉煤灰制砖项目,利用粉煤灰及灰渣作原料,形成了企业间的工业代谢和共生关系,从而形成区域层面上的中循环。实现消费过程中和消费过程后物质和能量的循环,最终形成社会层面上的大循环,使全市电厂产生的粉煤灰利用率达到80%,初步形成了“煤-电-新型建材”的完整循环链。义马气化厂将煤气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输送到振兴化工集团,在生产红矾钾炭化工艺和提镁、提铝中再次使用,大大减轻了对大气的污染。而今,经过科技嫁接改造的开祥化工、中洁铬盐、锦江电厂、气化厂、鸿业科技等企业,成为义马经济转型的重要标志。
在循环型产业方面,着力构建能源、煤化工、铬盐、氯化工、铝化工、新型建材六大产业循环链,对照国家宏观调控的有关政策,限期淘汰明令禁止的设备和工艺,支持发展清洁生产工艺和高新技术产业,严禁引进高污染、高排放、高耗能项目;开展“打击违法排污,防止污染反弹”和“清理整顿不法企业,保障群众身体健康”等专项行动,关停取缔了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7家“十五小”、“新五小”企业,对排放不达标的3家企业进行了停产治理,拆除了市区所有6吨以下的小锅炉,全市所有电厂全部安装了脱硫设施,整个大气质量明显改善。
做大财政经济蛋糕
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具体的、实在的项目建设为载体,通过项目带动打造主导产业经济循环链,做大经济财政蛋糕。财政部门大力调整支出结构,在保证工资发放的前提下,压缩办公经费和一切非生产性开支,全力支持项目建设。项目经费财政投入从2002年的200多万元增加到2005年底的500万元,解决了工业项目前期费用问题,降低了投资商投资风险,加之方便的交通条件和丰富的煤炭资源为投资商落户义马争取了主动权。
义马市在招商引资中变传统的以引资为主为以招商引智为主,变以优惠政策为主为以营造环境为主,形成了由客商带来项目,再由项目带来资金、人才和管理机制的良好局面。采取集团化、园区化招商的办法,规划建设了煤化工产业园、高新技术产业园等工业园区,全封闭管理,一站式办公,全过程服务,竭尽全力为入驻企业创造良好宽松的投资环境。先后引进了英国开曼、杭州锦江、香港信原等20余个大企业、大财团,与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俄罗斯塑料科学研究所、山西煤化所等科研院所建起了密切的合作关系,为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技术支撑。目前全市拥有进出口自营权的企业达17家,与2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合作关系,出口产品发展到刚玉制品、铬盐、塑胶制品3个系列10余个品种,经济发展活力明显增强。
为大力支持这些引进企业的发展,财政部门因地制宜,在办理退税、企业改制、挖潜改造等方面为企业发展搞好服务,发挥了强大的支撑作用。义马气化厂是一项利用澳大利亚政府贷款和国内配套资金建设的集社会效益、环保效益和经济效益为一体的社会公益性工程。建设初期受用气量的制约,生产经营非常困难,到2004年底累计亏损1亿余元。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自2001年以来财政部门积极为该企业申请办理退税累计达到1600余万元,2005年,该企业已实现扭亏为盈,全年生产煤气2.8亿方,实现利润1337万元。义马市振兴化工集团是规模较大的国有企业之一,下属7个控股子公司,职工1500人,到2004年底累计亏损4000万元,已经严重资不抵债。为扭转困境,财政部门及时建议市政府对该企业进行改制,并且广泛征集受让人,成功引进国家大型企业中国篮星集团公司对振兴化工集团进行资产重组,对原生产线进行了改造,并与武汉凯迪集团合作投资13亿元新上铬渣治理综合利用电厂,年可处理铬渣7万吨,是河南省最大的铬渣危险废弃物集中处理中心。蓝星集团的引进,不仅从根本上解决了铬渣污染问题,而且全部安置原企业职工,使生产经营产销两旺,年实现利税1000余万元。几年来,义马市财税部门先后为企业办实事、帮助解决各类困难60多件(个),促进了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了企业利润和财政收入的“双赢”。
目前,义马市进一步优化财源结构,2005年末,煤炭业占财政收入41.4%,而电力、煤化工占16.2%,形成了年收入超千万元企业2个,100万元企业5个。去年建成的2×13.5万千瓦锦江电厂当年上缴税金3360万元,为该市留下855万元的财政收入,成为新的骨干财源。
优化发展环境
为了促进全市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义马市近年来一直把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在硬环境建设上,先后投资修建了8条城市主干道,并对原有主次干道进行全面改造,实施绿化亮化工程。积极争取亚洲开发银行、国家开发银行贷款资金,着力支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其中争取亚洲开发银行贷款255万美元,用于10万吨水厂建设,有效缓解了全市工业用水的紧张状况;申请国家开发银行贷款4000万元,支持垃圾处理厂和污水处理厂建设。同时,财政部门还运用国债、贴息等多种政策手段,加大对水、煤气、道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10万吨水厂、城市煤气管网、城市供暖设施等相继建成、城市道路加长拓宽,大大缓解了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因素,提升了城市品味和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如今的义马,街道清洁,工厂无烟,空气清新,环境优美,市场繁荣,社会稳定,整个城市呈现一派文明和谐的景象。
在软环境建设上,积极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建起了政务大厅,所有审批、备案和收费项目全部进入大厅“阳光作业”,在乡镇、企业、街道设立了32个行政服务点,营造了良好的政务环境;积极打造过硬的信用环境,认真落实企业优惠政策及在招商引资时许诺的条件,在河南省优化办2006年3月9日通报的全省县域经济发展环境调查结果中,义马市信用环境满意度名列全省第一;不断加强制度建设,通过建立实施企业宁静生产日、严禁重复检查等五项制度和推行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超时默认制、失职追究制等措施,进一步规范了执法人员的执法行为,强化了服务意识,为企业生产经营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义马市政府的诚信服务得到了外界的认可,今年5月,义马市被中国投资协会评为河南省唯一一个“浙商(省外)投资潜力城市”,多个投资者决定对义马实施再投资,截至6月底,该市引资额占三门峡市全年利用外资目标的79.6%。
相关推荐
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40014 投诉举报电话:010-88227120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
投约稿系统升级改造公告
各位用户:
为带给您更好使用体验,近期我们将对投约稿系统进行整体升级改造,在此期间投约稿系统暂停访问,您可直接投至编辑部如下邮箱。
中国财政:csf187@263.net,联系电话:010-88227058
财务与会计:cwyk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1
财务研究:cwy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2
技术服务电话:010-88227120
给您造成的不便敬请谅解。
中国财政杂志社
2023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