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2005年是“十五”最后一年,各级财政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锐意改革,开拓进取,财政工作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显著成绩:1-11月,全国财政收入28941.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5%,预计全年将突破3万亿元大关。统计数据显示,近些年来,全国财政收入从1万亿元到2万亿元,用了5年时间;而从2万亿元到3万亿元则仅用了两年时间。表明“十五”期间,特别是近三年来,财政收入增长的稳定性进一步增强,财政发展的步伐不断加快,有力地支持了改革、发展、稳定。特别是通过调整支出结构,加大对“三农”、企业改革、基础设施建设、教育、科技、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投入,办了许多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
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去年底召开的全国财政工作会议提出了2006年财政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要完成这些任务,各级财政部门必须用科学发展观统领财政工作全局,牢固树立发展是硬道理和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思想,支持做大企业、经济蛋糕,在此基础上坚持依法征税,积极挖掘非税收入潜力,不断壮大财政实力,为支持各项事业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必须树立以人为本、为民理财的理念,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向困难地区、行业和群体倾斜,着力解决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始终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财政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把改革创新作为强大动力,着力推进体制、机制和制度创新,消除财政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中的体制性、机制性和制度性障碍,促进建立财政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长效机制;必须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注意主动沟通协调,该保障的全力保障,该支持的主动支持,不仅设法做好“减法”,而且主动做好“加法”,既从增加投入、研究政策方面帮忙想办法,又从用好存量、规范管理、提高效益等方面积极出主意,切实为基层服好务,为部门服好务,为群众服好务。
求新求变是时代的潮流。为了进一步提高刊物质量,打造精品期刊,2006年《中国财政》改版扩容,由64页扩至80页,封面设计理念、内文编排形式以及部分栏目设置进行了适当调整,刊物的形式和内容都有了新的变化,以满足读者日益提高的审美品位和信息需求。此次调整后,设置政策导航、专题报道、专家视点、县乡财政等20余个栏目。其中“专题报道”是编辑部精心策划和重点推出的内容,是对财经领域的热点、焦点问题客观真实的再现和全面深入的报道。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近期高层和各界关注的焦点,理应成为我们宣传的重点,本刊第1期“专题报道”就将目光聚焦在新农村建设上,虽然只是破题,但为新农村建设献计献策的眷眷之心已跃然纸上。经过几个月的辛勤努力,改版扩容后的第1期杂志终于付梓,马上就要与读者见面了,编者真有点“妆罢低头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的惶恐和期待,我们期待着您的积极参与,期待着您的品头论足,期待着您的意见与建议。
“新松恨不高千尺”,改版后的《中国财政》将把握时代脉搏,弘扬主旋律,倡导新鲜活泼的文风,针贬时弊,以小见大,引人深思;将继续坚持为财政中心工作服务,为财政工作实践服务,为广大财政工作者服务,秉承“权威、客观、前瞻”的办刊理念,力求以权威的财政政策导航,超前的财政改革报道,深入的财政理论探讨,实用的理财经验介绍,丰富的财经资讯快递,成为广大财政工作者、财经理论研究者、各级政府相关政策制定者和关心财政改革的各界人士之益友良朋。我们要做的,就是让读者满意。为了这个目标,我们将继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