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供养人员增速过快、总量过大,给各级财政带来了沉重负担,致使财政支出中工资性支出比例过高,可支配机动财力明显不足。与此同时,由于种种原因,一些地方却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虚报、冒领、多领和超标准、超范围领取财政工资、离退休费以及补助等“吃空饷”问题,不仅扰乱了财经纪律,造成财政资金不应有的损失,而且加剧了财政紧张状况。群众对此反映强烈。为了加强财政供养人员工资管理,从根本上杜绝“吃空饷”现象,2005年8月中旬以来,河南省组织力量,对全省财政供养人员工资发放状况进行专项清理。
这次清理工作的重点是各级财政供养人员工资、离退休费和各种补助的发放情况。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已调离原单位,但工资关系未按规定随行致关系转办;受到党纪政纪处分及司法处理,但工资待遇未按规定处理到位;未经人事、劳动等部门批准,长期不上班、擅自离岗经商办企业、长期在外进修学习及从事其他工作,仍在原单位领取工资;财政供养人员亡故,继续领取工资等等。
目前,这次专项清理工作仍在紧张进行之中。据介绍,截至11月中旬,全省查出的涉案金额已经超过1亿元。 (本刊通讯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