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政府与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信息化带来了更加科学、规范的工作流程,明显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政府与企业的核心业务工作也越来越依赖于信息系统稳定可靠的运行支持。信息系统如今越来越像电力、交通、通信系统一样,成为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之一。然而信息系统的建设相对于其他基础设施而言,历史还十分短暂,系统的稳定性和成熟性不高与其基础设施的地位还不相称。很多经验教训已经告诉我们,不重视信息系统的安全稳定建设,一个很小的故障或人为失误往往会造成重大的损失。在保障信息系统的安全,以进一步保证工作和业务顺畅运行,同时保护政府与企业的核心信息资产不受损失方面,业务连续性将发挥其重要作用。
许多机构和企业开始为其信息保留多个拷贝,并运用其中一个拷贝实现业务重启。但是,如果这个信息拷贝也不必闲置,那又会怎么样呢?EMC公司的自动网络存储能够协助客户运用备用拷贝实现增收减支。当我们不能预测灾难是否会发生,我们能够做的就是做好准备。恢复信息和流程运行,实现业务重新启动,无疑将是最好的选择。但是灾难并不是客户要实施灾难恢复方案的唯一理由。事实上灾难在整个停机事件中只占很小一部分。大约87%是计划性停机。灾难恢复实际上是为了解决与灾难相关的事件和非计划停机事件,然而业务连续性方案是为了百分之百消除停机事件。无论是非计划的还是计划的停机,结果是相同的——最终用户难以得到数据和应用服务,业务和工作流程将发生中断。当今,越来越多的业务寻求实施业务连续性方案,以确保能够在任何状态下连续运转。这就是自动化存储可以协助完成的地方。
自动网络存储如何协助迎接业务连续性挑战
信息系统经理和行政人员关注数据恢复和业务连续性的因素各有不同,其中包括新应用的部署、自然灾害以及相关法规要求等。显然,不够稳定、缺乏保护的基础架构会阻碍该机构发挥在各类停机事故中成功脱险的能力。仅仅恢复信息系统并不能解决问题,它们需要的是恢复业务运行。通常认为50%或更少的数据是重要数据。而最近发现数据和应用相互依存使得重要数据的比例增加到80%。EMC自动网络存储能对其整合并实现全面保护,能够在需要时为数据制作多份本地或远程拷贝,也能够在业务正常访问数据的同时执行保护流程。同时客户可以彻底消除对麻烦且不可靠的基于磁带的数据保护方式的依赖。
另外,政府与企业可以运用自动网络存储对关键性业务连续流程进行控制。运用EMC开放存储管理软件,管理工作可以远程进行,减少对员工的依赖,节约成本并降低风险。
用自动化网络存储方案实现业务连续性
很多政府机构与企业目前采用的基础架构包括几种UNIX和Windows操作系统,并配备本地存储。它包含各种数据孤岛,而所有这些信息都没有实现联网,加大了信息共享难度,且信息管理也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资金。除了这些系统所面临的管理挑战之外,备份流程也无法在允许的时间内完成,使得客户可能丢失数据。同时,由于各备份必须针对各主机平台分别完成,信息的同步变得几乎不可能实现。如果主数据中心发生灾害性事件,那么绝大多数关键信息都会丢失,因为现在还没有任何远程镜像站点。用户也无法同时使用信息,备份、数据仓库载入和测试所需计划内停机每年也耗费巨大。而EMC的自动化网络存储方案,能够帮助政府机构与企业全面解决这些问题。
在业务连续性中的关键行动是“业务影响评估”(BIA)。BIA回答了“如果应用或业务程序中断运行,客户将付出多大代价”和“客户可以付担得起多少数据丢失”的问题。这一信息导致了对“恢复时间目标”(RTO)的定义——在信息系统中断时,应用需要多快可以重新运转;对“恢复点目标”(RPO)的定义——业务过程可以忍受多少数据丢失。懂得这些信息可以很大程度上鉴别出一般类型的“业务连续性或灾难恢复”(BC/DR)基础架构的必要条件。
而风险评估可以识别出“客户的组织机构中有可能会发生什么问题”。就像上面提到的“业务影响评估”(BIA),当客户能够很好理解最有可能发生的风险时,就可以更好地开发一个最理想的“业务连续性或灾难恢复”(BC/DR)基础架构。当大家都知道了灾难恢复基础架构,在技术方面和业务流程方面都需要制定详细的计划。当制定完计划,具体的实施就开始了,关键是确保预先设计的计划可以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灾难恢复计划”需要定期测试,并且相应的解决方案必须有充分的能力,允许有效地进行测试。
综上所述,政府机构与企业通过部署自动化存储网络,可以极大地提高信息系统的可靠性,使得信息系统如同其他的基础设施一样,为业务的连续运行提供可信的安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