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4-25 作者:朱敏 (作者单位: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
[大]
[中]
[小]
摘要:
今年一季度我国经济实现了超常规增长,当季GDP增长率达到9.9%,但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给高速前进的中国经济蒙上了一层阴影。一时间,商场顾客骤减、酒楼门前冷落、旅行社关门歇业、客运列车不饱和运行……大家在高度关注非典疫情的同时,也对非典给我国经济可能造成的冲击展开了热烈讨论。非典对我国经济到底会有多大影响,其影响通过何种方式和途径传导,非典过后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消费模式、投资方向、外资进入等会有什么变化,等等,成了社会各界共同关心的的问题。
一、从前4个月数据看,非典影响主要局限于某些特定行业和地区,对我国整体经济冲击不大
今年前4个月我国宏观经济各项指标表现正常,非典影响主要集中在商业、餐饮、旅游、交通运输等行业和北京、广东等疫情较为严重地区、整体经济受到的冲击效应并不明显。1—4月全国共完成工业增加值1154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4%,产销率与去年基本持平。4月当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3197亿元,增长14.9%,比一季度回落2.3个百分点,但冶金工业主要产品钢和钢材产量同比分别增长21.8%和16.4%,对工业增长的拉动作用有所提高;轿车生产依然高速增长,产量16.7万辆,同比增长83.6%。前4个月...
今年一季度我国经济实现了超常规增长,当季GDP增长率达到9.9%,但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给高速前进的中国经济蒙上了一层阴影。一时间,商场顾客骤减、酒楼门前冷落、旅行社关门歇业、客运列车不饱和运行……大家在高度关注非典疫情的同时,也对非典给我国经济可能造成的冲击展开了热烈讨论。非典对我国经济到底会有多大影响,其影响通过何种方式和途径传导,非典过后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消费模式、投资方向、外资进入等会有什么变化,等等,成了社会各界共同关心的的问题。
一、从前4个月数据看,非典影响主要局限于某些特定行业和地区,对我国整体经济冲击不大
今年前4个月我国宏观经济各项指标表现正常,非典影响主要集中在商业、餐饮、旅游、交通运输等行业和北京、广东等疫情较为严重地区、整体经济受到的冲击效应并不明显。1—4月全国共完成工业增加值1154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4%,产销率与去年基本持平。4月当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3197亿元,增长14.9%,比一季度回落2.3个百分点,但冶金工业主要产品钢和钢材产量同比分别增长21.8%和16.4%,对工业增长的拉动作用有所提高;轿车生产依然高速增长,产量16.7万辆,同比增长83.6%。前4个月国有及其他经济类型投资7265亿元,同比增长30.5%,增幅高于去年同期3.4个百分点,但比一季度放慢1.1个百分点,房地产及第二产业投资依然保持高速增长。
非典对我国消费领域的局部影响还是很明显的,尤其是商业、餐饮、旅游,交通运输等部门。第一季度全国范围非典疫情并不明显,非典对经济的冲击主要发生在4月中下旬,因此4月当月消费领域受到非典影响较大,4月份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06.9亿元,仅比上年同月增长7.7%,比3月下降0.5个百分点。其中餐饮业零售额401.7亿元,增长2.1%,增长幅度比上年同月下降12个百分点,比3月下降13个百分点,其中有14个省(区、市)出现负增长。由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统计中没有包括服务项目的消费,尤其是没有反映出对交通运输和文化娱乐的消费,这两项消费支出约占城镇居民平均支出的6%,约占最终消费的3%,所以消费领域实际受到的冲击会更大。4月全社会旅客运输量全面下降,当月完成客运量12.18亿人,同比下降6.9%,1—4月累计增幅比一季度下降了3个百分点;当月完成旅客周转量1048.67亿人公里,同比下降8%,1—4月累计增幅比一季度下降了4.3个百分点。
从地区影响看,由于北京、天津、河北均属于非典重灾区,4月份这两市一省工业增加值比3月下降2.1亿元,其中北京下滑趋势明显,3、4月份工业增加值增速分别比上月份下降4.2和3.3个百分点。广东是全国第一出口大省,出口受非典冲击非常明显,全省及主要出口城市1—4月出口增速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并且环比出口增速有逐步放慢趋势,出口对工业增长的拉动有所减弱。北京市服务业占全市经济的比重在60%以上,4月份非典使北京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损失17亿元,比前3个月增速下降10个百分点;餐饮业出现2000年以来首次下降情况,4月实现零售额8.3亿元,比3月份减少2.8亿元,比去年同月下降4%,比一季度增幅回落近40个百分点。
二、非典对投资影响极为有限,世界投资者继续看好中国经济发展前景,中国对外资的吸引力并没有因为非典而消减
今年前4个月,由房地产、汽车、电力、机械电子等消费热点带动的投资增长并没有因为非典而放慢脚步。1—4月国有及其他经济类型投资7265亿元,同比增长30.5%,增幅高于去年同期3.4个百分点。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1980亿元,同比增长33.5%,明显高于基本建设投资和更新改造投资;第二产业投资共完成投资2628亿元,同比增长50.3%,增幅与一季度基本持平,特别是煤炭、电力、冶金、化工、机械、电子、纺织、轻工和建筑业投资均保持快速增长。从产业结构看,第三产业在我国GDP中的份额只有34%,因此只要第二产业投资增速不减弱,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就可望得到保持。从长远看,我国投资增长的基础依然稳固,一是由汽车、住房等消费热点带动相关投资增长的趋势还将继续;二是随着投资环境的改善和准入领域的逐步放宽,民间投资和外资在投资总量中的比重不断上升,投资自主增长的机制逐步得到增强;三是今年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如果今年确定的1400亿元长期建设国债投资全面启动的话,将会对整个社会投资起到更大的带动作用。如果非典得到有效控制,消费需求回升,则非典对投资的影响程度极为有限。
在我国加入WTO的大背景下,外资在我国的经济活动中正扮演着愈来愈重要的角色。虽然中国经济受到非典的冲击,但大部分国家和地区的权威经济研究机构、新闻媒体和企业对中国经济依然乐观,许多已经进入中国或打算进入中国的企业并没有因非典而取消投资计划。《华尔街日报》5月2日报道说,在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需求普遍疲软的情况下,美国制造商将中国快速增长的经济视为一个罕见的亮点,仍对中国情有独钟。外商投资中国主要是看好中国巨大的市场容量、廉价的劳动力和日益完善的投资环境,这些因素都不会因为非典而改变。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外商投资领域不断扩大,政策的透明度和成熟度大大增强,加之中国经济连年持续高速增长奠定的良好发展后劲,日益健全的市场增长机制,进一步增强了国内外投资者的信心。尽管受到非典的不利影响今年1—4月经济增长率依然高达8.9%。4月份我国实际利用外资47.37亿美元,同比增长37.24%,合同外资金额75.46亿美元,同比增长27.18%,就清楚地表明外商投资不会因非典而却步。
三、目前被非典压抑的大部分消费需求只是被往后推迟,并未消失,而且非典还催生了一批新的消费热点
目前受非典影响较大的部门如商业、餐饮、旅游、交通运输等的需求并没有消失,大多而只是在时间上向后推迟了,人们的购买力仍然存在,在疫情得到完全控制后,这部分消费需求将再趋活跃,有可能出现一个井喷式的集中释放,从而形成一个“补偿消费”的热潮。同时,被非典催生的一批新的消费热点将部分减轻上述消费领域受到的负面影响,还可能对经济产生正向拉动作用。如非典使人们为减少直接接触更多地依靠电话和网络交流,从而助推了通信设备、计算机行业的增长以及家用轿车的消费。4月份,光通信设备和电子计算机产量同比增长了97.5%和95.7%,移动电话机的产量增长了46.9%,轿车产量增长了83.6%。在北京,4月份共销售汽车3.4万辆,比3月份增长21.4%,比去年同月增长12.1%。非典还使“消毒家电”热销,用户对消毒柜、具有制氧杀毒功能的氧吧空调、具有高温灭菌功能的滚筒洗衣机、保健双动力洗衣机、微波炉、消毒洗碗柜以及小型冰箱等的购买大幅上升。非典时期体育消费异常繁荣,全国各大中城市羽毛球拍、网球拍、滑板车、旱冰鞋都热销。
这次非典危机改变了人们一些旧的消费模式和生活习惯,生物医药产业、洗涤卫生用品、体育健康产业、信用卡产业、网络和信息化产业目前都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会,而这些产业的发展对GDP的带动作用很强。这次危机还加速了网上购物、网上订餐、网上教育、网上娱乐、视频点播等的普及进程,推进刷卡消费等现代结算方式,促进电子商务走向成熟。目前国家也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来继续推动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加快网上交易和电子政务,这也是发展网络经济的一个契机。
四、非典对外贸出口的冲击目前尚不明显,其滞后影响将在二季度开始显现,但不会对我国出口形成严重损害,全年GDP增速可望达到8.1%
今年前4个月进出口仍保持高速增长,非典的影响尚不明显。4月份我国实现进出口总值702.2亿美元,同比增长33.8%,增速比上月回落5.9个百分点。其中出口356.2亿美元,同比增长33.3%,增速比上月回落1.3个百分点;进口346亿美元,同比增长34.4%,增速比上月回落10.7个百分点。在外贸不同部门中,旅游服务贸易受到冲击最大。3月中旬开始,疫情开始严重影响入境旅游人数,3月份入境旅游人数同比下降6.5%,进入5月份,一百多个国家对进出我国的商务旅游团采取了限制性措施,涉外旅游已经基本停顿,保守估计2003年国内旅游收入将比去年减少10%。由于旅游业具有较大乘数效应,旅游业的“困难”将影响到交通运输、零售、酒店和餐饮等诸多行业。其他出口受到较大冲击的主要是农产品、纺织、轻工、工艺和玩具等产品,从目前来看,玩具业出口订单比去年同期下降五成,占外贸出口半壁江山的机电产品因其高新技术特点未受大影响。
从发展趋势看,非典对我国外贸的影响有一定的滞后性,对出口的影响估计将在第二季度开始显现。但考虑到我国的现实国情,非典对我国出口的影响不会太大,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非典对我国外贸的影响是有限的,从目前受影响的行业看,在我国进出口贸易中所占份额有限,工业制造业没受太大影响,占进出口贸易主体的机电产品还保持旺盛的出口势头。二是受影响较大的服务贸易外汇收入占出口和GDP的比重并不高,不足以影响我国出口大局,更不可能对GDP增长产生多大影响。三是作为我国对外贸易重要组成部分的加工贸易主要是受一些长期因素的影响,非典疫情不会影响到我国对外资的吸引力,外资依然看好中国经济的发展前景,进入中国的步伐也不会放慢,对加工贸易造成的损害不会太大。
在疫情不发生反复的前提下,预计二季度由于受到出口下滑和消费对投资抑制作用的影响,当季经济增长率会成为全年的低点,从三季度开始逐步回升,第四季度会基本趋于正常,全年经济呈现“U“型走势。由于我国目前经济自主增长机制正在逐步形成,国民经济在传统产业全面复苏的带动下已经步入一个高增长平台,消费热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没有减弱,外资进入中国的步伐也没有因为非典而放慢,各种促进经济较快增长的长期因素都在继续发生作用,因此,全年GDP增长幅度可望达到8.1%。
相关推荐
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40014 投诉举报电话:010-88227120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
投约稿系统升级改造公告
各位用户:
为带给您更好使用体验,近期我们将对投约稿系统进行整体升级改造,在此期间投约稿系统暂停访问,您可直接投至编辑部如下邮箱。
中国财政:csf187@263.net,联系电话:010-88227058
财务与会计:cwyk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1
财务研究:cwy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2
技术服务电话:010-88227120
给您造成的不便敬请谅解。
中国财政杂志社
2023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