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河南省武陟县在养老、医疗、失业保险等方面建立了“代征代缴”、“差额征缴”的保险制度,对维护职工利益,促进经济和社会稳定,曾发挥过重要作用。然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过去这种社会保险制度的弊端日益凸现出来,因此,建立新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全县经济发展的社会保障体系,来取代过去的不尽完善的保险制度,是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必然发展趋势。
一、武陟县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取得重大进展
1.基本养老保险制度。1987年武陟县实行了企业养老保险制度,在全焦作市率先实行社会化发放管理制度,保证了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这标志着企业统一养老保险制度已经建立和完善。2001年底,全县已参加养老保险企业125家,在职职工12577人,离退休职工2500多人。养老保险总体覆盖率达98%。全年应征养老保险基金1100万元,实征1140.7万元,首次突破千万元大关,征缴率达104%。全年实际发放离退休人员养老金1201万元,人年平均领取养老金4804元,确保了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发放率达100%。当年养老保险基金支出大于收入。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纳入规范化管理轨道,截止2001年行政事业单位参加养老保险单位达100家,参保人员7580人,覆盖面达96%。全年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基金计划征收480万元,实征510万元,征缴率达106%。全年为562名离退休干部发放工资490万元,发放率达100%,当年实现收支平衡,略有结余。
2.失业保险。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失业人口逐年增加,失业与再就业的矛盾已经成为社会稳定的隐患。2001年武陟县企、事业单位参加失业保险140家,职工13800人,全年共为921名失业职工发放基本生活费和医疗费98万元,对200名失业职工进行了转岗培训。虽然,当年基本实现了收支平衡,但失业保险基金滚存结余已接近警戒线。
3.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根据上级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和完善了医疗改革的各项配套政策和措施。2001年实际参保17800人,覆盖面达53%。全年医疗保险基金征缴率达100%;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滚存结余110万元。
4.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武陟县于1998年建立了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目前,全县共审核认定最低生活保障对象3168人,建立了财政社会保障补助专户和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对低保资金实行了社会化发放管理办法。确保了低保对象都能在社会化发放定点银行按时足额领到最低生活保障金。
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中的问题不容忽视
近几年,虽然武陟县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是,随着改革的深化,社会保障制度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难点和问题:
1.收不抵支,基金积累逐年减少。截至2002年10月底,全县失业保险滚存结余131万元,每月需支付失业金18万元,基金结余不足支付一年;企业养老保险滚存结余531万元,每年需支付养老金1500余万元,全年征缴养老保险费1100万元,照此发展下去,不足二年将出现财政兜底局面。主要原因:一方面享受保险人员增幅较快。我县企业离退休人员,十年间增加近1500人;失业人员还有1600多人未得到保障。虽然征缴总额逐年增加,但还是不能满足日益增加的离退休、失业人员需要,基金积累明显呈下降趋势。另一方面,部分企业因经营管理和其他方面问题而面临破产,无力缴纳社会保险费,形成坐吃山空的局面。如果在征收上不采取切实可行措施,将很快形成财政兜底的被动局面。对于财力十分脆弱的县级财政,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大问题。
2.企业缴费缺乏约束力。虽然武陟县相关部门制定了《对欠缴社会保险费企业实行“八不准”》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和奖惩办法,但由于种种原因,没有真正对企业形成约束力。职工认识不到企业缴纳保险费直接关系到个人的切身利益,不能主动发挥自己的主人翁精神,充分发挥监督作用,促使企业按时足额缴费,使企业缴费的约束力也大大减弱。因此,一些困难企业甚至个别经营状况好的企业,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想方设法逃避缴费,形成大量拖欠。截至2001年底,全县企业共拖欠养老金1900万元。
3.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社会化程度严重滞后。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社会化是一项包含社会保障基金收、支、用、管、投多方面内容构成的系统工程,目前,除社会化发放体系已经建立比较完善外,其他方面的社会化管理还未列入议程。虽然社会保险基金收支两条线管理暂时解决了政府财政对基金收支的监督问题,这仅仅是粗略的收支监督,真正的社会保险基金收、支全过程没有得到有效监督,更没有纳入政府统一的预算管理层次。这就形成单方面强调基金社会化发放,加大了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收支缺口。

三、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对策与思考
面对社会保障基金收支危机日趋严重的形势,结合武陟县的实际,尽快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基金征管体系、支付体系,将各种社会保障基金纳入预算管理轨道,确保基金安全运行,是当前社保工作的当务之急。
1.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资金的筹措机制。一是建议社会保险费由税务部门征收,充分发挥社会保障资金来源的主渠道作用。研究制定税务部门征收社会保险费的管理办法和相应的配套措施,建立规范的征缴程序,从参保登记、缴费申报、基数核定、专户管理等环节,明确劳动、税务、财政、金融部门的职能,做到划清职责,明确分工,各司其责,形成有效的征缴运行机制;二是加强对费源、缴费基数的管理。真正做到掌握费源、管好费基、强化征管、确保入库,真正从源头上把好关。三是继续采取激励措施,对社会保险经办机构采取“核定收入、超奖减罚、一定一年”的考核方式,确保应收尽收。
2.建立规范的社会保障资金支付体系,提高各项社会保险基金的自我平衡能力。一是认真审核社会保险费开支标准,清理不属于基金支付范围的项目,按规定属于统筹项目内支付的基本养老金保证按时足额发放,不属于统筹项目内支付的,该调整的调整,该由企业支付的由企业自行解决。二是成立基金结算中心,取消中间环节,各经办机构的征缴收入直接缴入财政专户,基本养老金、失业金、下岗职工生活费、低保金的发放,由财政专户直达定点银行或者邮政储蓄代办点,进行社会化发放,确保基金安全、快速运转,提高资金使用率。
3.建立、完善社会保障运行体系。一是部门配合,对缴费工资和社会平均工资进行认真分析核定,解决企业缴费工资不实问题;二是建立社会保障计算机网络系统,建立部门间横向连结、信息数据相互交换,集数据采集、业务处理、查询、监督管理于一体的社会保障网络体系,便于及时掌握情况,向领导提供决策依据。
4.增加财政对社会保障资金投入,切实做好“两个确保”工作。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压缩某些直接用于生产领域的支出和一般事业经费支出,将社会保障作为当前的支出重点之一,努力增加社会保障支出预算,提高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支出预算的比重。同时要特别重视资金的使用管理,无论是事前、事中、事后,都要实行全过程的跟踪问效和跟踪管理,确保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花出成效来。
5.尽快建立由中央、省、市、县、农民个人共同出资的农村医疗卫生保险体系。武陟县是农业大县,农村的稳定与发展,关系到全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所以要尽快把农村医疗卫生保险这项工作开展起来,提高农村医疗卫生的社会保障水平,共同促进整个社会的进步,增强抗御风险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