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4-25 作者:本刊通讯员
[大]
[中]
[小]
摘要:
一、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和培育内需
刘淇代表认为:中央扩大内需政策的效果是明显的,对GDP增长起到了拉动作用。今年国债发行数量依然很大,这是人民的血汗钱,一定要用到有效益的项目上,不少地方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吃回扣等受贿现象,造成很大经济损失。今后对国债投资一定要有章法,要透明,搞好跟踪问效。
金人庆代表认为,现在看来,我们找到了适合中国国情的治理通货紧缩的对策。1998年以来通过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拉动内需,经济走上了良性循环,反映到税收上就是连续几年大幅增收。因此,今年还要继续发行1500亿亿元长期建设国债。那种认为积极财政政策应该退出的观点是不符合实际的。民间投资也要靠基础设施投资带动,银行有那么多的存款,不用也要付利息,用起来对国家有好处。有没有财政风险关键是看投资项目有无效益,能否带动其它投资增长,税收能否增长。关键是选好国债项目,加强国债资金管理。除了国债投资外,还要灵活运用税收、财政贴息等其他财政政策措施。目前,大规模减免税没有空间,以间接税为主的税制结构也制约了减免税效应的发挥,但有些税种还是可以调整完善的,如加入WTO后,应逐步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适当降低关税,增...
一、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和培育内需
刘淇代表认为:中央扩大内需政策的效果是明显的,对GDP增长起到了拉动作用。今年国债发行数量依然很大,这是人民的血汗钱,一定要用到有效益的项目上,不少地方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吃回扣等受贿现象,造成很大经济损失。今后对国债投资一定要有章法,要透明,搞好跟踪问效。
金人庆代表认为,现在看来,我们找到了适合中国国情的治理通货紧缩的对策。1998年以来通过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拉动内需,经济走上了良性循环,反映到税收上就是连续几年大幅增收。因此,今年还要继续发行1500亿亿元长期建设国债。那种认为积极财政政策应该退出的观点是不符合实际的。民间投资也要靠基础设施投资带动,银行有那么多的存款,不用也要付利息,用起来对国家有好处。有没有财政风险关键是看投资项目有无效益,能否带动其它投资增长,税收能否增长。关键是选好国债项目,加强国债资金管理。除了国债投资外,还要灵活运用税收、财政贴息等其他财政政策措施。目前,大规模减免税没有空间,以间接税为主的税制结构也制约了减免税效应的发挥,但有些税种还是可以调整完善的,如加入WTO后,应逐步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适当降低关税,增值税由生产型转为消费型等。另外,投资和消费需求要双向启动,工资调整政策可与医疗、教育等体制改革结合起来,不一定发现金。
二、进一步深化财税体制改革,规范财政管理
黄景钧委员认为,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加快和深化税收制度的调整迫在眉睫。因此,建议调减关税并改善关税结构适当提高出口退税率、规范扩大出口退税范围;统一企业所得税法和修改个人所得税法;加快从生产型增值税向消费型增值税转变,增加企业的投资能力和积极性;加快税费制度配套改革;研究新设税种,加强税收征管。
相小青代表认为,单靠财政部门推进“收支两条线”管理改革有一定难度,党政领导要大力支持这项改革,同时要加大宣传力度,保证改革顺利实施。如果部门不积极配合,采取的各项改革措施就难以落实到位。另外,所得税收入分享改革后,中央财政所得的新增收入一分不留全部用于支持中西部,这是非常大的举措,但一些省份可能会有意见,也需要中央多做些工作。
三、重视县乡财政困难问题,确保工资发放
黄道伟代表认为,加强县乡财政建设,要上下努力,共同完成。县乡财政比较困难,拖欠工资现象严重,主要原因是一些地方理财思路不清,滥上项目,九十年代初期财政担保造成很多债务,现在是县乡财政收入增长跟不上经费支出增长。财政收入增长一般在10—15%,工资却增长30—40%。办公费用增长主要是盲目追求办公现代化造成的,各部门都建自己的信息网,浪费很大。还有一个原因是省以下分税制还不完善,很大一块收入被省里调剂走了。建议,一要加强县乡财源建设,根据各地特点,发展中小企业,搞好特色经济。二要完善省以下分税制体制,适当提高县乡财政收入分成比例,特别对西部地区,要予以特殊照顾。三要进一步加大上级对基层财政的转移支付力度。
庞家珏代表认为,现在工资政策比较混乱,一些地方政府在国家统一的工资政策之外,又各自出台许多补贴办法,这一问题应尽快解决。
四、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刘艺良代表认为,国企三年脱困的目标实现后,对企业深层次的问题要予以解决。一是推进企业领导人竞争上岗;二是加大派驻国企监事会工作力度;三是政企分开,取消行政级别;四是实行不同的收入分配政策,一线生产工人实行计件工资,营销人员实行与利润挂钩的工资制,经营管理人员实行责任工资,经理实行年薪制。
刘海生代表认为,国家近年来实施中小型企业关闭破产政策,对调整经济结构发挥了积极作用。这项政策在一些省区的实施效果十分明显,地方工业实现了整体扭亏增盈。这些地方多是老工业基地,已列入国家企业破产计划的任务很重,但省内商业银行核销呆坏账资金不足。建议通过调剂省际指标办法帮助解决,国家财政也应给予一定的支持。
严尧卿委员建议,增加财政对社会保障基金的投放,启动国内消费需求。政府应尽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扩大覆盖面。为此建议改变过去一直用财政拨款投资实物经济、基础设施建设的做法,将一部分资金投放于社会保障基金,特别是养老基金、医疗保险基金和失业救济基金。同时让专家来管理和运营这些基金,使其在资本市场上成功运作、滚动发展并不断升值。
吴代华委员建议,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一是根据不同保险对象,确定各自的资金来源,实行不同的保险模式。二是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资金筹集方式适当增加个人责任,提高社会保障的社会化程度。三是加快立法速度,逐步实现社会保障的规范化、法制化。四是建立多种形式的社会保障制度,扩大社会保障及覆盖范围。五是加强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与运营,确保基金保值增值。六是积极发展社会保障产业,完善社会保障功能。
五、稳步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岳书仓委员建议,要实事求是地总结税费改革工作经验,以科学的态度审视并不断完善改革方案;要理清改革思路,从提高国民的整体福利水平出发,改变单纯以农村内部为出发点进行税费改革的做法;要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的财权与事权范围,改革现行义务教育经费负担体制,彻底解决农村义务教育由农民自己举办的不合理现状;要充分尊重社会各界对税费改革的参与,重视基层实际工作者及专家学者对税费改革的意见与建议。
谭福德代表建议,农村税费改革,制定的标准一定要科学、合理,不能脱离农村实际。宣传上要把握好“度”,切莫把农民的胃口吊得很高,实际又行不通,使基层干部难以开展工作。要提倡基层干部与农民群众换位思考、双向理解,调动两方面的积极性。
何成国代表建议,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一是要对农民减负、土地经营管理等一系列规定进行必要的修改和完善。二是要培养公民的纳税意识,不赞成全免农业税,但对受灾区要实行轻灾减免、重灾全免的政策。三是要加大转移支付力度,以更好地保障弱势群体和贫困地方群众的基本生活,避免和消除两极分化。
许志道代表认为,减轻农民负担,有几个问题值得关注。一是农村形式主义和弄虚作假严重,现在上级强调村务要公开,各村都要立村务公开栏,各村就比赛看谁的村务公开栏做得大,做得好看,根本不看实质内容,都是搞花架子。二是农村学校布局分散,教师过多,农民负担重。农村基层义务教育经费一部分靠农业税附加,一部分靠收费。我们乡有400多名教师,教师工资占全乡支出的80%左右,有的教师是通过关系安排进来的,本人就是文盲,根本教不了书;有的小学一个班只有12个学生,也要配教师。三是上级下拨的扶贫款和扶贫贷款到了村里,却到不了农户手中,因为村里想收的费收不上来,只好拿拨下来的扶贫款抵顶了事。
六、加大农业投入力度,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业发展
赵殿轩代表认为,我国农业是一个弱势产业,加入WTO后将受到较大冲击。建议国家采取有效措施对农业加以扶持:一是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二是增加农产品储藏设施建设投入,降低农产品运输、加工及销售成本;三是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力度,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四是利用世贸组织规则允许的绿箱政策,加大对农业的补贴。
申礼成代表认为,前几年农民种粮积极性高,乡镇企业发展也快,农民收入增长快;现在粮食再增产非常困难,乡镇企业发展也受到限制,在这种情况下,农民增收比前些年难度大得多。建议,继续加大对山区农村的扶持力度;推动科技进山、进乡、进村、进户,农业结构调整必须有科技支持,最重要的是把农业科技人员留在乡镇;重视小城镇建设,把发展小城镇当成大战略来抓;重视农村干部的培训工作。
王太华代表说,在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要注意合理组合农业生产要素:在不动摇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同时,注意完善土地流转制度;引导工商资本合理合法地流入农村;国债投资应考虑适当向农业、农村倾斜;进一步发挥金融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加大对“三农”的信贷支持力度。
七、保证重点支出需要,促进各项事业发展
邵树人代表认为,国债不仅要注重投向高校,还应注重投向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现在有的地方基础教育辍学率达40%,职业技术学校招生率也在萎缩,这是十分可怕的,希望中央重视并给予必要支持。
王光远委员建议,要进一步加强对农村教育费附加的管理。其一,农村教育费附加必须纳入预算管理,财政部门要真正发挥监督作用,征收、使用、管理情况应由县、乡政府向同级人大报告,并向社会公开、接受监督。其二彻底挤出县乡两级收入“水分”,实事求是地制定教育费附加征收标准和任务,财政应设立专户,列项支出,并报上级财政和教育部门备案监督。其三对财政按比例统筹部分要切实用到经济相对落后、财力紧张的地方,实行定项补助,加强监督。其四在农村税费改革全面推开之前,对教育费附加收支管理进行一次检查,摸清收支总量及真正用于教育投入的比重,夯实基础,以便在实行税费改革后保证农村教育经费有稳定的来源。
张振武代表认为,几年来,中央财政对科教兴国战略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但另一方面,企业作为科技创新主体和技术投资主体,情况不是很好,应两头动起来。政府对企业技术创新投入也应加大,财政应从资金、政策上引导企业自主开发,切实解决好企业造血功能的问题。
相关推荐
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40014 投诉举报电话:010-88227120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
投约稿系统升级改造公告
各位用户:
为带给您更好使用体验,近期我们将对投约稿系统进行整体升级改造,在此期间投约稿系统暂停访问,您可直接投至编辑部如下邮箱。
中国财政:csf187@263.net,联系电话:010-88227058
财务与会计:cwyk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1
财务研究:cwy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2
技术服务电话:010-88227120
给您造成的不便敬请谅解。
中国财政杂志社
2023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