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庐江县郭河镇是个农业大镇,近年来,镇政府充分利用本地自然资源,把发展白鹅养殖作为推动农民致富的主要途径。在政府的引导和公司的带动下,白鹅养殖规模逐年扩大,到2000年底,全镇已有6500户养鹅,占总户数的82%,饲养量达到60万只,人均年增收200元。2000年郭河镇被县政府列入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多经)项目之一。白鹅在郭河的田野上唱响了希望之歌。
立足镇情咬定鹅业不放松
养鹅能不能致富?这是发展养鹅业要解决的首要问题。郭河镇境内满布着水塘、沟渠、丘陵,这些自然资源为发展白鹅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也孕育了郭河农民饲养白鹅的传统习惯。然而,长期以来,农民饲养一种叫四季鹅的老品种,且大部分以自食为主,全镇每年出栏量也不过10万只左右,规模小,商品率低,经济效益不明显。1996年初,镇党委、政府在分析镇情、外出参观和广泛进行市场调研论证的基础上,达成这样一个共识:白鹅属食草型家禽,是肉类绿色食品的佼佼者,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市场潜力,应该作为一项支柱产业来培育开发。于是,他们提出了“以优化良种为前提,以发展大户为重点,以产业链条为拉动”的“白鹅富民兴镇”战略。为此,郭河镇党委、政府建立了白鹅产业开发工作责任制,由分管同志负总责,在编干部分工包村,村干部包大户,将白鹅基地建设、技术指导、市场销售和经济效益列入干部岗位责任制考核内容,做到年初有目标,年中有检查,年底有兑现,扎扎实实把这项“民心工程”办到民心上。自1996年以来,虽然镇党政班子换了几茬,但发展养鹅业的决心不变,措施逐年深化,农民也逐年增收。
转变观念政策服务激发展
养鹅怎样才能发展成为燎原之势?郭河人的体会是一靠政策,二靠服务。政策是导向,服务则使群众真正放心并获益。为激励大户发展,镇政府从多方面给予扶持,先后出台并落实一系列鼓励发展白鹅生产的优惠政策和措施。镇政府明确规定:凡年饲养500只商品鹅或100只种鹅户,免去该户当年3人份义务工,核减1亩承包田水费;凡年饲养300只商品鹅或50只种鹅户,免去该户1人份义务工,核减0.5亩水费;对饲养种鹅户,镇政府按每只25元先垫付资金,提供鹅苗,然后在种蛋回收款中扣除。
从1996年到今年7月,郭河镇先后批量引进10万多只辽宁昌图豁鹅和四川大白鹅等良种,帮助养鹅户贷款100多万元,培养50只以上的养鹅大户近510户,全镇年出栏商品鹅45万只左右,使80%以上的农户走上了养鹅致富的道路。
推动农户养鹅还必须依靠优质的服务。1996年镇里投入50万元建立了镇畜禽服务公司,作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农户养鹅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凡年饲养商品鹅300只以上或种鹅50只以上农户,可作为畜禽服务公司的基地户,到今年6月底公司已吸纳了280多个养鹅大户作为基地户。为他们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着力打造“公司+农户+基地+市场”的白鹅产业链条。公司在县、镇有关职能部门的支持和配合下,建立健全“四包”工作线,扩大辐射面,形成点、线、面的大服务格局。一是包供应鹅茁。公司负责向基地户提供良种鹅苗,对资金困难的养鹅户采取“先取苗后付款”的办法,在收购成品鹅款中扣除;对一次购鹅苗100只以上者价格优惠10%。二是包技术指导。公司与镇畜牧站组成由15人参加的白鹅养殖技术服务队,将《白鹅饲养技术手册》印发到户,每月定期到基地户服务5次,从鹅苗出壳注射疫苗到成品鹅上市实行全程技术指导;每年召开一次种鹅大户饲养经验座谈会,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提高饲养技术水平;对因技术指导失误而造成鹅苗或成鹅死亡的,按当时的市场价给予赔偿;同时,公司还邀请安徽农科院、安徽农科所和法国等国内外专家教授,不定期对基地户进行技术培训。三是包收购成鹅。公司与基地户签订合同,成品鹅按每公斤保护价6.4元,种鹅按每公斤保护价6.8元包收购,如果市场价高于保护价,一律随行就市。四是包种蛋回收。公司按每枚受精蛋3元价格回收,亦可兑换鹅苗。
加快白鹅生产业发展,保证青饲料供应是关键。不同季节青饲料短缺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养殖户,为解决这个矛盾,1998年公司在安徽省畜牧专家的指导和县农业局、畜牧站的大力支持下,从四川引进“牛皮菜”种籽,利用冬闲田大面积种植;近两年公司又先后引进了俄罗斯菜和鲁梅克期1号新型饲草品种。2000年,该镇种草养鹅实现新的飞跃。农民们利用荒滩、荒水、荒坡和房前屋后的沟、渠、塘埂等空闲地种植各种青饲料5000多亩,基本上做到春有莴苣、苦麻菜,夏秋有萝卜菜、水葫芦、水浮莲,冬有牛皮菜、黑麦草等,解决了养鹅青饲料来源问题,降低了养鹅成本,提高了鹅肉品质,增加了农民收入,农民十分满意。
正是这些激励政策和优质服务,使郭河镇的白鹅养殖以年均40%的增长速度快速发展,养鹅业已成为支撑郭河经济增长的一个亮点。
拓宽市场壮大龙头增效益
郭河镇白鹅生产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努力,已经由点到面形成燎原之势。但是镇里的畜禽服务公司由于产业化拉动力薄弱,粗养粗卖,产品升值效益不明显,仍然是制约“白鹅富民兴镇”的主要因素。为此,2000年3月,镇畜禽服务公司在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为改变郭河白鹅加工相对滞后的现状,先后投资180万元,购买一个闲置的个体养鸡场场房,并改造设计为年可宰杀商品鹅30万只的白鹅宰杀厂,新建一座容量为36吨的冷库,并对原孵化厂进行了技术改造,还租赁200亩耕地种草,饲养商品鹅12000只、种鹅3000只,兴建了郭河白鹅回收市场。原公司更名为“乐河畜禽有限责任公司”,下辖白鹅宰杀厂、孵化厂、种鹅场和白鹅回收市场。新公司初步实现了“孵化、饲养、回收、加工、销售”的良性循环,解决了养鹅户想办而又难以办成的事情。
如何让白鹅升值?销售人员从广州市场反馈信息说,一只3公斤的成品鹅,经过“化整为零”加工上市,一个鹅头能卖2元,一副鹅翅能卖5元,一副鹅爪、鹅腿能卖5元,一个鹅肫能卖6元,鹅肝、鹅肠各卖3元,鹅筒值9元,再加上鹅毛、鹅血可在本地卖4.5元,合计收入37.5元。而一只3公斤的成品鹅,在当地出售整鹅最多卖20元左右,经过“化整为零”,加工上市比出售整鹅要高出17.5元,这样,除去饲养和加工等成本外,一只白鹅可纯赚13元左右。乐河畜禽有限责任公司因此以上海、广州、深圳等沿海城市需求为导向,将白鹅“化整为零”批量销售,备受餐饮经营者和消费者欢迎。一年来,乐河公司累计向养鹅户提供鹅苗50多万只,收购并加工销售商品鹅30多万只,创利润100多万元,“乐河”成为撬动郭河白鹅生产发展的新的“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