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最近.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在京召开了“研究、探索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思路”座谈会。应邀参加座谈会的有:国家计委、国家体改委、国家机构编制委员会、国务院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财政部、农业部、人民银行总行、建设银行总行、国家能源投资公司、国家原材料投资公司等单位的同志,共计20多人。
会上,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的领导介绍了该局筹建以来的工作开展情况,以及今后工作的初步打算和面临的问题。大家对今后如何搞好国有资产管理工作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现将会上的主要观点介绍如下:
一、关于国有资产的管理体系和方式
与会同志一致认为,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改革开放,决定了国有资产管理机构成立的必然性,由它来行使资产所有者职能,对国有资产实施专门管理,是十分必要和及时的。
关于国有资产管理体系.有的同志把它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二是资产经营机构;三是企业.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应该是搞资产管理的,主要是通过法规、制度的制定和监督执行...

最近.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在京召开了“研究、探索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思路”座谈会。应邀参加座谈会的有:国家计委、国家体改委、国家机构编制委员会、国务院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财政部、农业部、人民银行总行、建设银行总行、国家能源投资公司、国家原材料投资公司等单位的同志,共计20多人。
会上,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的领导介绍了该局筹建以来的工作开展情况,以及今后工作的初步打算和面临的问题。大家对今后如何搞好国有资产管理工作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现将会上的主要观点介绍如下:
一、关于国有资产的管理体系和方式
与会同志一致认为,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改革开放,决定了国有资产管理机构成立的必然性,由它来行使资产所有者职能,对国有资产实施专门管理,是十分必要和及时的。
关于国有资产管理体系.有的同志把它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二是资产经营机构;三是企业.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应该是搞资产管理的,主要是通过法规、制度的制定和监督执行,通过产权代表或产权代表机构,对国有资产实施产权管理。它不能直接经营资产盈利,只能通过投资公司、控股公司等中介机构经营资产,这些中介机构与资产管理局应该是承包的关系。例如,资产管理局交给某投资公司200亿元资产,提出几年内达到300亿元资产等预期目标,并签订合同。或者,通过招标承包来实现。对各资产经营机构也要有一个竞争机制来约束,谁经营得好就把项目连同投资交给谁,以提高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竞争力。最后一层是企业。企业经营者是不希望再多一个“婆婆”的,所以.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不应干预企业的正常经营活动,但作为所有者,应有效地约束企业的经营方向和重大决策,参与企业承包经营合同的签订,确定资产的增值指标。
关于企业这一层的问题,另有一种意见认为,现在的问题不是“两权分离”,而是“两权合一”。因为目前所有权约束机制根本没有进入企业,所有权仍游离于企业之外,承包制的短期行为制止不了就说明了这个问题。企业需要人格化的资产所有权代表来监督管理。简单讲,就是企业要有“劳资双方”。当然,在我国这只是全体人民利益与局部职工利益的关系。
关于地方国有资产管理机构的设置问题。一种意见认为,各省不一定都建立机构,可按经济区划设置,各地都设机构有弊端,因为地方机构最终是代表地方政府来讲话的,有分散倾向。另一种意见则认为。各省、市,甚至县一级都应设立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对国有资产进行专门管理。否则.国家统一的方针政策无法贯彻执行。
二、关于国有资产的管理对象和工作重点
会上,不少同志提出,从管理对象上讲,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对经营性资产、非经营性资产和资源性资产都应该管,但目前都管起来有困难,可先把主要精力放在经营性资产和非经营性资产转作经营的资产上,资源性资产可先依托主管部门来管。也有人提出,资产的保值与增值,以保值为主;管理与经营,以管理为主;存量与增量,以管存量为主。尤其是对存量资产的管理,目前存在很多问题,如何使闲置资产尽快发挥作用,改变那种丢失、损毁现象,促进国有资产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是当务之急。但也有的同志认为,如果所有者只当“守门神”,关心的仅仅是保值,而不是搞扩大再生产,使国有资产变得更加强大,怎么同非国有的经济进行竞争,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公有制经济又如何巩固和发展呢?因此,可把以保值为主和管存量资产为主,作为当前的任务,将来一定要管增量部分,管增值,否则,成立专门的国有资产管理机构的作用就太小了。有的同志则明确提出,应以管增量资产为主。增量有几种情况:一是国家投资部分,除计委管的六大投资公司之外,还有其他主管部门管的:二是银行贷款等。现在这几“块”都比较乱,资产局都应该管起来,但不可能一步到位.要有个过程,目前可先参与。
三、关于国有资产是否划分中央资产和地方政府资产的问题
会上,大多数同志认为,国有资产不应分为中央资产和地方政府资产。因为过去搞的企业卞放,只是经营权下放,从来没有讲过产权下放,将来也不能放,应由资产管理部门统一管起来,以促其合理流动和有效使用。另一种意见则认为,从管理的角度出发,国有资产可以分成中央和地方的。但要按照“统一政策、分级管理”的原则,引导地方干,这样不会影响地方的积极性。否则,建成了资产都归中央,地方就会将投资转移,甚至消费掉。而且按照商品经济的要求,产权也不能都集中到中央,但要界定清楚。工作可先从分级管理起步,划分产权问题复杂,以后条件成熟时再界定中央的和地方的产权,但必须保证中央占大多数比例。
四、国有资产管理中亟需解决的“吃老本”问题和当前要做的工作
会上,不少同志提出,当前吃国有资产“老本”的问题;化全民为集体、化公为私的问题十分严重,资源性资产现在破坏很大,无人负责。如果国有资产管理不严,流失严重,越来越少,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就是一句空话。“吃老本”问题产生的原因很多,其中财务制度不合理是一个重要原因。有的同志认为,不少财务人员不是在搞经济核算,而是把国家投入倒来倒去,按照单位领导要求,编造假报表骗国家。要解决这些问题,强化国有资产管理,就要尽快立法,并制定产权界定等具体的制度、办法,以解决国有资产流失等问题。
关于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当前要开展的工作,有的同志提出,要尽快摸清家底,对国有资产进行一次全面普查,这项工作目前没有人抓,干起来不会和其他部门发生矛盾。对此,也有不同意见。有的同志提出,对国有资产进行全面普查,工作量太大,也无此必要。建国以来搞过几次大的清产核资,花了大量人力、财力、物力,实际意义并不大。而且现在物价不断上涨,查完了又涨上去了,家底还是不清。对评估工作.大家也认为先不要铺开搞.可先根据改革的需要,先对产权有变动的部分搞评估,以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另外,不少同志建议,要尽快把试点工作抓起来。当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开展,要涉及原有的各部门的责任、权力、利益的重新组合,方方面面的矛盾很多,难度较大,只有通过试点,取得“点”上的经验,工作才好开展。
(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综合司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