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从1977年成立各级社会集团购买力管理机构以来,已整整十个年头了。在这十年当中,各级社会集团购买力管理机构,在各级党政领导支持和有关部门协助下,克服了种种困难和阻力,作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积累了不少经验,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近几年,社会集团购买力又出现了猛增的趋势,不仅超过了生产的增长幅度,也超过了居民购买力的增长幅度。一些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忘却了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竞相讲排场,摆阔气,铺张浪费,肆意挥霍国家资金。汽车越坐越豪华,家具越搞越高级,公费旅游,公费吃喝、公费过节,等等,扩大了财政开支,增加了市场压力,给社会的奢侈之风起了推波助澜作用,广大群众对此十分不满。这些现象的产生固然有多方面原因,但控制管理不严,管理办法不能适应变化了的新形势,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改进现行的管理办法,不仅是完成今年控购任务的需要,也是控购工作的一项基本建设。
为了把社会集团购买力真正管好管严,必须认真解决以下两个问题。
(一)建立社会集团购买力的宏观调控机制
我国是实行有计划商品经济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对消费基金特别是对社会集团购买力,是应当而且可以进行管理的。过去一个...
从1977年成立各级社会集团购买力管理机构以来,已整整十个年头了。在这十年当中,各级社会集团购买力管理机构,在各级党政领导支持和有关部门协助下,克服了种种困难和阻力,作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积累了不少经验,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近几年,社会集团购买力又出现了猛增的趋势,不仅超过了生产的增长幅度,也超过了居民购买力的增长幅度。一些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忘却了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竞相讲排场,摆阔气,铺张浪费,肆意挥霍国家资金。汽车越坐越豪华,家具越搞越高级,公费旅游,公费吃喝、公费过节,等等,扩大了财政开支,增加了市场压力,给社会的奢侈之风起了推波助澜作用,广大群众对此十分不满。这些现象的产生固然有多方面原因,但控制管理不严,管理办法不能适应变化了的新形势,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改进现行的管理办法,不仅是完成今年控购任务的需要,也是控购工作的一项基本建设。
为了把社会集团购买力真正管好管严,必须认真解决以下两个问题。
(一)建立社会集团购买力的宏观调控机制
我国是实行有计划商品经济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对消费基金特别是对社会集团购买力,是应当而且可以进行管理的。过去一个时期,我们对社会集团购买力主要是采取直接控制管理的办法,而没有在宏观调控上下功夫,结果是事倍而功半。比如小汽车,不是从生产计划和进口计划上加以控制,而是在单位购买时加以控制,甚至要求停批、停供,这是一种“扬汤止沸”的管理办法。控制社会集团购买力是国家的一项长期政策,因此,必须建立一套宏观的调控机制。
对社会集团购买力实行宏观调控需要建立哪些机制呢?
首先,要在对社会集团购买力进行科学预测的基础上,对社会集团的消费模式和消费水平作出规划。比如办公现代化问题,要根据国家财力物力和技术力量,研究确定先化什么、后化什么,化到什么程度,如何提高现代化设备的利用率,对此要订出中、长期的目标规划和原则,防止消费超前和一哄而上,造成浪费。凡是专供社会集团消费的高档商品,必须依据预测安排生产和进口。盲目地进行生产和进口,不是造成社会集团购买力的不合理增长就是造成商品积压,这些教训是深刻的。今后必须在宏观调控政策上下功夫,把控购工作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一项内容。另外,在财政上,根据集团消费的中长期预测,通过税收杠杆,调整产品结构,使生产与消费相适应,也是宏观调控的一项有力措施。
其次,控购工作一定要同国家预算和单位财务收支计划密切结合起来,使集团购买力受预算约束。现在,控制社会集团购买力的办事机构都设在财政部门,这为实行预算约束、宏观调控创造了有利条件。从各地情况看,凡是同财务管理结合好的,控制效果就大;反之,控购工作同财务管理两张皮,你控制、我拨款,你干你的,我干我的,那是管不好的。对有各种预算外资金的单位或与财政没有直接财务关系的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也要由主管部门负责,在核定财务计划时,把控购任务安排进去,这是“釜底抽薪”的有效方法。
此外,还要大力推行集团消费的社会化。当前,由各单位自置交通工具和大型办公设备(如电子计算中心、复印机、录像机、高级照像机等),自办机关食堂,招待所、印刷厂等,往往利用率不高,既不好管理,也易造成浪费。应通过试点,逐步实行社会化管理。在这方面节约潜力是很大的,应把它列为长期调控政策之一。
解决好以上几个问题,就可以把社会集团购买力从宏观上控制起来,大大减少直接控制的矛盾和事务。当然,现行的某些直接管理办法仍是必要的,把宏观调控和微观管理很好结合起来,才能产生最佳效果。
(二)完善集团消费的自我约束机制
建立社会集团购买力的自我约束机制,除了进行思想教育,由领导带头发扬勤俭建国精神以外,还要作好以下几项工作。
第一、要把指标管理同经济责任制紧密结合起来。目前有不少地区、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把控购计划纳入目标管理、经济责任制,岗位责任制的内容,层层落实,层层分解包干,一直落实到人,同个人利益挂起钩来。这样,随便花钱和任意超支以及其它违反控购规定的现象就得以制止。这不仅节约了资金,而且推动了定额管理,提高了企业效益,是建立自我约束机制的一个好方法。
第二、要加强群众监督。当前一些大吃大喝、请客送礼等铺张浪费之风,多是领导干部搞的。他们不怕上级检查,就怕群众监督。因此,把单位的非生产商品购置计划交管委会或其他群众组织进行讨论,把一个时期的非生产消费向群众张榜公布,这是促使单位花钱谨慎的重要方法,也是经济民主化的一项内容。
第三、开展检查,执法严格,也是促使单位自我控制的有效措施。各地经验说明,对集团开支进行经常审计,并每年对控购工作进行大检查是有很大作用的。但检查之后一定要有结果,好的要表扬,坏的要批评,严重的要作出处理,绝不能不了了之。治乱必须从严,才能起到震慑作用,使每个单位的领导干部都不搞歪门邪道,都能实行自我控制、自我约束。
更正
本刊今年第3期第31页右上栏回归分析表“xy”栏的第一行“450000000”应为“490000000”。同期第63页右栏第11行括号外面的“12/7”应为“7/12”,第19行的“12/7”也应为“7/12”。本刊今年第5期第54页右栏正文第14行“105%”应为“95%”。
第3期封面照片为“山西省会计函授学校校部所在地——太原希望大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