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如何加强对财会人员的业务教育,使他们在本企业的经济管理中发挥更大作用,这是大家比较关心的问题。本文介绍一下日本企业对财会人员的业务教育。
一、企业要求财会人员应具有的素质
1、财会人员必须能够妥善地处理业务。这是作为财会人员的首要条件。日本企业把财会人员处理事务的能力分为下面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能够不借助他人的力量独立处理所承担的财会事务。
第二阶段是能够用全局的观点处理财会事务。就是说仅仅能够孤立地处理所承担的个别业务是不够的,还必须在处理个别业务的同时,经常考虑到其他财会业务。
第三阶段是能够从经营活动的整体出发,处理财会事务。财会事务是反映企业日常活动的一面镜子。在财会事务的背后,必然有作为实体的经营活动。譬如,在计算销售额的财会业务背后,就有产品、销售途径、销售地区、顾主、信用情况、企业竞争等各种各样的实际问题。如果不知道、不理解这些事实,就不能妥善地处理财会事务,有时甚至会错误地处理了事务。因此,作为财会人员必须在熟悉全部经营活动的基础上,才能处理好财会事务。
2、必须不断地改进所承担的财会业务。经营环境在变化着,经营活动也...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如何加强对财会人员的业务教育,使他们在本企业的经济管理中发挥更大作用,这是大家比较关心的问题。本文介绍一下日本企业对财会人员的业务教育。
一、企业要求财会人员应具有的素质
1、财会人员必须能够妥善地处理业务。这是作为财会人员的首要条件。日本企业把财会人员处理事务的能力分为下面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能够不借助他人的力量独立处理所承担的财会事务。
第二阶段是能够用全局的观点处理财会事务。就是说仅仅能够孤立地处理所承担的个别业务是不够的,还必须在处理个别业务的同时,经常考虑到其他财会业务。
第三阶段是能够从经营活动的整体出发,处理财会事务。财会事务是反映企业日常活动的一面镜子。在财会事务的背后,必然有作为实体的经营活动。譬如,在计算销售额的财会业务背后,就有产品、销售途径、销售地区、顾主、信用情况、企业竞争等各种各样的实际问题。如果不知道、不理解这些事实,就不能妥善地处理财会事务,有时甚至会错误地处理了事务。因此,作为财会人员必须在熟悉全部经营活动的基础上,才能处理好财会事务。
2、必须不断地改进所承担的财会业务。经营环境在变化着,经营活动也要相应地变化。由于经营活动的变化,有些业务尽管以前处理得十分妥善,现在依然那样处理即变得不妥当了。因此作为一个能干的财会人员,应该迅速地适应经营环境的变化,不断改进财会业务。
3、必须把财会情报,作为经营管理情报来提供。财会业务也可以说是情报活动。因此要求财会人员不但要把从事财会活动,制作财务上的各种报表等作为本身的业务活动,而且要把给有关领导部门提供情报、帮助他们从事销售和生产活动等等作为自己的重要职责。财会部门是一个几乎集中了企业所有金钱价值情报的重要情报银行。因而,作为一个能干的财会人员必须具备及时提供和加工处理、并使有关领导部门能够灵活地使用财务情报的能力。
4、必须把财会情报作为经营管理体制建立起来。财会情报是经营管理体系的核心。一个能干的财会人员必须具有把财会情报按照经营活动的实体,作为经营管理体系建立起来的能力。具体地说,就是既要把财务体系作为业绩评价体系建立起来,也要把为进行决策而积累财务情报的体系建立起来。
5、要对企业最高领导进行决策和经营合理化提出意见。因为企业是从事经济活动的,所以,在进行决策的时候,必须掌握金钱价值的情报,而这正是财会部门可以提供的。当然,财会情报既不是经营情报的全部,也不是万能的。但是,如果带着问题去眺望由财会部门搜集来的情报,则既能够得到对改进经营有用的情报,又能够得到对企业最高领导和管理人员决策有用的情报。因此,要求一个能干的财会人员,不仅要对企业最高领导和管理人员的决策提供财会情报,而且还必须对决策和经营合理化提出积极的意见。
二、企业进行财会教育的做法
1、轮转。企业里的教育是通过完成业务进行的。在这个意义上,只有体验才是最好的教育。所以,在日本企业,对新职员进行教育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让他在进公司后的头二、三年里,轮流地体验一下企业的基本业务。譬如,在制造业,企业不是让新职员立刻从事财会业务,而是先把他们分配到车间。让他们沿着工厂的生产工艺流程,从原料到原料仓库到现场事务再到成品仓库,然后再到人事、劳动事务部门转上一圈,取得经验之后,再分配到财会部门。分配到财会部门的职员,还要依次担任现金出纳→记日记帐→固定资产会计→成本计算等项财会事务。通过这样的过程,可以使新职员积累一定的经验,譬如见到一张传票,他们就能了解送到财会来的过程,就能理解在它背后的物资流动过程,就不会机械地处理眼前的这张传票,而能够考虑到传票背后的经营活动的实际情况,加以处理。
2、职业训练(OJT)。这里所说的职业训练,并不是手把手地教业务,而是在完成业务的基础上,利用所遇到的问题进行教育。也不是教给答案,而首先是通过启发,使新职员思考解决问题需要什么,让他对处理的问题进行事实调查。手头上的情报还不充分,事情的关系还不清楚的时候,就让他进行彻底的调查。有的时候为了调查事实的关系,还可以让他出一次差。在这个基础上,再让他去判断如何处理好问题。在判断的过程中,让他积极地提出自己的观点,自己开动脑筋想出解决的办法。
在一般情况下,财会事务是根据传票等间接情报处理的,所以,往往会忘记背后的经营活动而进行机械地处理。因而,要求财会人员养成亲自搜集判断所必要的情报的习惯是很重要的。这样,就会不知不觉地引起自发的行动,培养出能够提出解决办法的财会人员来。
总之,在日本企业的所谓财会教育,并不仅指教给财会业务,而是注重指导新职员自己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3、自我启发。作为一个财会人员最起码的条件是具有簿记和会计的基础知识。但是,到财会部门来工作的人,并不一定都在学校里学过簿记、会计。所以,自学就十分必要了。企业往往采取促使他们努力去取得某种资格的方法鼓励其自学。比如,通过让财会人员参加训练班,接受函授教育等办法去取得某种资格,以此作为动力,使他们产生坚持自学的毅力。
企业里的教育是在完成日常业务的同时,抓住机会反复进行的。财会教育也和其他教育一样,要在完成财会业务的同时,长期不懈地坚持下去。对新来的职员进行财会教育也不要订过分庞大的计划,计划订得稍微克制一些就行了。在这基础上,建立起一个培养财会人员的体系,对于财会教育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冯作盐 凌颂纯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