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县二轻集体企业有了很大发展,但是财会队伍却是“一老二少三不懂”的状况,即一是原有的财会人员大多年老;二是新生力量少,不敷分配;三是有的财会人员业务适应力差,不懂成本核算,缺乏现代化管理知识。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又采取了三条措施:
(1)送外培训。送培的办法:一是由厂公费送培,学完后回原厂工作;二是由在职职工或待业职工子女自费参加培训,学完后挑选胜任者,由局统一安排财会工作。
(2)边做、边学、边提高。我们在人员配备上以老带新,利用各种会议,以及季度、年度财务会审等形式,针对财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集中讲课,分组讨论,对照检查,并进行业务考试,逐步提高财会人员的业务水平。
(3)利用职工学校自办会计学习班。由县二轻局(联社)有经验的财会人员担任教师,自编二轻企业的会计核算教材,培训自愿学习会计的现职职工和待业职工子女。学期六个月,夜晚上课,结业考试,合格者发给结业证书。用此法先后培训了43人,有25人走上了财会工作岗位,其余作为后备力量。
为了保持财会人员的相对稳定,我们拟订了财会人员使用和任免办法:(1)企业更换财会人员必须征得主管局的同意。(2)新...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县二轻集体企业有了很大发展,但是财会队伍却是“一老二少三不懂”的状况,即一是原有的财会人员大多年老;二是新生力量少,不敷分配;三是有的财会人员业务适应力差,不懂成本核算,缺乏现代化管理知识。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又采取了三条措施:
(1)送外培训。送培的办法:一是由厂公费送培,学完后回原厂工作;二是由在职职工或待业职工子女自费参加培训,学完后挑选胜任者,由局统一安排财会工作。
(2)边做、边学、边提高。我们在人员配备上以老带新,利用各种会议,以及季度、年度财务会审等形式,针对财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集中讲课,分组讨论,对照检查,并进行业务考试,逐步提高财会人员的业务水平。
(3)利用职工学校自办会计学习班。由县二轻局(联社)有经验的财会人员担任教师,自编二轻企业的会计核算教材,培训自愿学习会计的现职职工和待业职工子女。学期六个月,夜晚上课,结业考试,合格者发给结业证书。用此法先后培训了43人,有25人走上了财会工作岗位,其余作为后备力量。
为了保持财会人员的相对稳定,我们拟订了财会人员使用和任免办法:(1)企业更换财会人员必须征得主管局的同意。(2)新任用的财会人员必须是受过专业培训。(3)使用未受过财会专业培训的人员,必须经过局的业务技术考核,合格者才能任用。对新培训的财会人员,先实习后安排工作,即根据学习成绩和实际工作能力,量才录用。
我们还大胆提拔了一批德才兼优的财会人员担任厂级领导。现在我县18个二轻集体企业中,已有10个企业的11位正、副厂长是从受过会计培训或做过会计工作的人员中提拔的。这些财会人员担任厂级领导以后,由于他们会核算,懂管理,对企业经济活动情况比较熟悉,所以能更好地搞活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如由会计提升的染织厂厂长,他上任以后首先抓好基础工作,健全各工序劳动定额,推行计件工资制,较好地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1984年全国棉布产品出现滞销积压,很多厂把大量产品向外赊销,本厂也有人主张这样做。他分析了赊销的利弊后,采取了“让利销售”的办法,打开了产品销路,加速了资金周转,1985年产值、销售收入和税利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职工收入也相应增加。又如螺钉厂前几年产量一直上不去,效益低,搞过会计工作的新厂长和一位副厂长上任后,针对过去存在的问题,采取了四项措施:(1)修改生产定额,使工序之间的定额保持基本合理,解决了有的工序工人不愿干和有的工序停工待料的问题;(2)把跟班机修人员包到机组,按机组总产值计发工资,使机台运转正常,改变了过去责任不清,分配吃大锅饭,机坏无人修,停机率高的现象;(3)改按半成品计发工资为按产成品入库数计发工资,加速了成品入库,减少了在产品;(4)加强质量检查和记录,使正品率由过去的90%-95%上升到98%。由于采取了以上措施,该厂生产稳步上升,效益成倍增长,1985年的销售利润率达8.35%,超过全区平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