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我厂每年的算细帐、挖潜力活动,是本着“立足内涵,不断增强自我消化能力”的原则,按算帐、认帐、落实潜力帐三个基本步骤进行的。
一、算帐
每年年初,围绕全厂的生产经营总目标,由厂部、车间和工段、班组层层组织群众进行算帐挖潜的动员工作。各级领导向职工交形势、交任务、交困难,要求全厂职工面对艰巨任务,集思广益,找出生产经营方面的薄弱环节,尤其是要将各项技术经济指标与历史水平,与先进水平,与同行业水平进行全面比照,找出差距,制订目标,挖掘潜力。
例如,1986年初,三转炉车间将各项技术经济指标与上钢三厂的二转炉车间进行比照,发现1985年度车间的焦炭消耗达到151.82公斤/吨钢,比三厂二转炉的147.79公斤/吨钢高出4.03公斤。于是他们从化铁炉和转炉的操作、管理方面寻找原因,积极推广顶底复合炼新工艺,并加强焦料的管理,力争使焦耗下降到146公斤/吨钢。
全厂的算帐挖潜工作由厂长领导,财务科和各车间核算组具体负责落实。通过人人算帐,献计献策,并且几经上下,最后由财务科剔除重复因素,汇总成全厂的几大方面、若干笔潜力帐。1986年全厂共在降低消耗、节约费用、推广运用新技术、修旧利废等七个方面,算了37笔潜力...
我厂每年的算细帐、挖潜力活动,是本着“立足内涵,不断增强自我消化能力”的原则,按算帐、认帐、落实潜力帐三个基本步骤进行的。
一、算帐
每年年初,围绕全厂的生产经营总目标,由厂部、车间和工段、班组层层组织群众进行算帐挖潜的动员工作。各级领导向职工交形势、交任务、交困难,要求全厂职工面对艰巨任务,集思广益,找出生产经营方面的薄弱环节,尤其是要将各项技术经济指标与历史水平,与先进水平,与同行业水平进行全面比照,找出差距,制订目标,挖掘潜力。
例如,1986年初,三转炉车间将各项技术经济指标与上钢三厂的二转炉车间进行比照,发现1985年度车间的焦炭消耗达到151.82公斤/吨钢,比三厂二转炉的147.79公斤/吨钢高出4.03公斤。于是他们从化铁炉和转炉的操作、管理方面寻找原因,积极推广顶底复合炼新工艺,并加强焦料的管理,力争使焦耗下降到146公斤/吨钢。
全厂的算帐挖潜工作由厂长领导,财务科和各车间核算组具体负责落实。通过人人算帐,献计献策,并且几经上下,最后由财务科剔除重复因素,汇总成全厂的几大方面、若干笔潜力帐。1986年全厂共在降低消耗、节约费用、推广运用新技术、修旧利废等七个方面,算了37笔潜力帐,共可增利1992万元,降低成本62.42万元。
二、认帐
继厂部、车间到工段、班组算出潜力帐之后,全厂上下通过各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例如,通过厂内的报纸、刊物和广播进行宣传,财务科及部分车间还举办了“找差距、算细帐、挖潜力、增效益”和“反浪费”等展览会,以图表、照片、漫画和实物等形式进行形象化教育,使潜力帐切实为广大干部和群众所确认,并且深入人心,以增强干部和群众落实潜力帐的自觉性。
三转炉车间修砌总工段的工人群众,在参观了“反浪费”展览会以后,深有体会地说:“包子砖确实大有潜力可挖,问题在于我们能不能在操作和管理上多动脑筋。”他们在算帐之后,以实际行动认了帐,配备了包子砖的收、发料专职管理员。制订了每只钢包的砖头领用定额,颁布了节约砖头的奖励方案等。工人们在砌包过程中,不断提高操作水平,并尽可能地回收利用旧砖。由此,包龄明显上升,消耗下降。
为了提高认识,厂长还专门召集有关车间的中层干部会议,统一思想,要求各车间立足全局,围绕全厂的生产经营总目标,把算潜力帐纳入考核指标。
三、落实潜力帐
算了帐,认了帐,不等于挖出了潜力,要把潜力变为现实,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落实,以确保潜力的实现。为此我们采用了以下一些具体办法:
(1)落实技术、管理措施。为了实现潜力帐目标,我厂首先在技术和管理方面采取了措施。例如,轧钢车间提出加热炉油耗潜力帐目标,车间的技术人员积极开动脑筋,进行炉体改造,采用高风温、全风量工艺,使热风温度大幅度提高,油耗降低。同时,管理人员和操作工人积极配合,制订、落实了必要的规章制度,开展了以降低油耗为主要内容的劳动竞赛等,使油耗逐月下降,每吨钢坯油耗比1983年下降了3.08公斤,节约重油2319吨,降低成本44.76万元。
(2)实行指标分解。为确保潜力帐的落实和兑现,全面完成企业的生产经营总目标,我们对全厂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采用分级归口管理的办法,将企业的总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到科室、部门、车间、工段、班组,直至个人,建立起上下左右紧密结合的指标保证体系,使总目标分解为每个岗位的具体目标。
(3)加强检查督促。为确保潜力帐的实现,我们还实行了定期检查制度。全厂财会人员经常深入生产现场,加强督促,进行调查研究和专题分析,与工人同志一起检查潜力帐的实施情况。对完成得好的车间、工段和班组进行大力表场和宣传;对一些完成得不够理想的项目及时采取措施,制订办法,促其迎头赶上。实践证明,只有加强检查督促,才不致于使算帐流于形式。
(4)及时反馈信息。为使全厂干部和职工及时了解潜力帐的实施情况,变事后算帐为事前控制,财务科和各车间核算组普遍推行了成本预测、预控的办法。落实了每月进行三次成本预测的制度,及时将潜力帐和成本完成的预测信息提供给领导作为决策依据。与此同时,各车间还将潜力帐与目标成本管理相结合,使各级领导在抓工作、抓生产、抓管理上有了重点和目标,及时发现差距和薄弱环节,有的放矢地提高管理水平。厂部和各车间还在每月一次的经济活动分析会上,及时分析潜力帐的完成情况,提出改进建议和措施,使广大干部和职工自觉采取有效办法,确保潜力帐的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