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财会人员在实际工作中经常碰到的一个问题,就是严格执行财务规章制度与解决实际问题的关系问题,也就是原则性与灵活性的问题。这个问题处理得好,对于加强财务管理,合理地、节约地使用资金,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处理得不好,不但不能正确执行财务制度,而且会导致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
所谓执行财务制度中的原则性,就是坚决按照财务制度办事,积极维护财务制度的严肃性,敢于向违反财务制度和财经纪律的行为作斗争,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财务制度的贯彻执行,也才能发挥财务制度应有的作用。
但是,坚持原则性,并不排斥必要的灵活性。所谓执行财务制度中的灵活性,就是在财务制度允许的范围内,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合情合理地解决特殊问题。我们知道,财务制度是根据国家的方针政策,结合客观实际而制定的,一般来说,它是符合实际情况的。但由于财务制度是从一般情况出发,从一般事物中抽象出来的,不可能把一切问题都规定得很详尽具体;而且客观情况又总在不断发展变化。这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财务制度与某些实际情况或特殊问题不相适应。因此,财会人员在执行制度时,就要根据制度的精神实质,灵活地、实事求...
财会人员在实际工作中经常碰到的一个问题,就是严格执行财务规章制度与解决实际问题的关系问题,也就是原则性与灵活性的问题。这个问题处理得好,对于加强财务管理,合理地、节约地使用资金,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处理得不好,不但不能正确执行财务制度,而且会导致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
所谓执行财务制度中的原则性,就是坚决按照财务制度办事,积极维护财务制度的严肃性,敢于向违反财务制度和财经纪律的行为作斗争,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财务制度的贯彻执行,也才能发挥财务制度应有的作用。
但是,坚持原则性,并不排斥必要的灵活性。所谓执行财务制度中的灵活性,就是在财务制度允许的范围内,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合情合理地解决特殊问题。我们知道,财务制度是根据国家的方针政策,结合客观实际而制定的,一般来说,它是符合实际情况的。但由于财务制度是从一般情况出发,从一般事物中抽象出来的,不可能把一切问题都规定得很详尽具体;而且客观情况又总在不断发展变化。这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财务制度与某些实际情况或特殊问题不相适应。因此,财会人员在执行制度时,就要根据制度的精神实质,灵活地、实事求是地解决存在的特殊问题,不能采取制度上有的就办、制度上没有的就一推了事的态度。
那么,怎样才能正确处理原则性与灵活性的关系呢?首先,在认识上必须明确:在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相互关系中,原则性一般居于主导地位,灵活必须是符合原则的灵活,有利于全局的灵活。如果灵活超出了原则,活而无边,就会破坏统一,损害全局,走向事物的反面。其次,在执行财务制度的过程中,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
凡是财务制度中已有明确规定的,就要坚决照办。而且要不畏强暴,不徇私情,不分亲疏远近,不论职位高低,都能一视同仁,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即使个人意见一时不被理解,甚至遭到打击和非议,也要据理力争,决不见风使舵,拿原则做交易。为了坚持原则,要一不怕得罪人,二不怕被人嗤笑,三不怕触犯上司给穿“小鞋”。要知道个人得失事小,坚持原则事大。一定要对党的事业负责,忠于职守,做一个名副其实的财会战线上的“红管家”。
凡是财务制度中只有一般原则规定,或留有一定余地和一定幅度的,就要按照财务制度的精神实质,结合本单位的具体情况,拟订具体办法和措施,报上级批准后贯彻执行。
凡是财务制度中没有规定,而实际问题又确实需要解决,就应当实事求是地对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一看是不是合理的需要;二看有没有实际可能;三看会不会影响左邻右舍;四看是否符合节约原则。如确属合理的需要,财力、物力又有可能,既不影响上下左右的关系,又符合勤俭节约的原则,即使制度上没有规定,也应当按照批准权限报请解决。总之,既不能强调特殊而违反财务制度,也不能置实际情况于不顾,机械地执行财务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