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我厂是一个中型棉纺织厂,几年来,特别是粉碎“四人帮”以来,厂党委遵照党中央的伟大战略部署,抓纲治厂,使企业面貌焕然一新,生产蒸蒸日上,企业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一九七七年,八项经济技术指标都达到和超过本厂历史最好水平,其中税利比文化大革命前接近翻了一番;一九七八年八月份百元产值积累率达到41.71%,创我厂历史最高记录。目前,我厂一年积累的资金,就可以建设一个同等规模的纺织厂。
在加强财务管理,努力提高盈利方面,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学大庆,坚持“三个面向”、“五到现场”。
我厂在学大庆的群众运动中,在深入揭批林彪、“四人帮”修正主义路线,提高觉悟的基础上,采取了一学习、二对照、三提高的方法,即学习大庆人的先进思想和具体经验,对照我们的思想方法和工作作风,联系实际,找出差距,做到边学、边改、边建。我们规定了“三个面向”,即面向车间、面向生产、面向群众;“五到现场”,即财务报销到现场,调查分析到现场,审批计划到现场,宣传勤俭节约到现场,工资发放到现场,改变了过去坐在办公室里算帐、管钱、等客上门的做法。现在审批财务收支计划,我们都深入生产第一线,在现场审批,从生产实际出...
我厂是一个中型棉纺织厂,几年来,特别是粉碎“四人帮”以来,厂党委遵照党中央的伟大战略部署,抓纲治厂,使企业面貌焕然一新,生产蒸蒸日上,企业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一九七七年,八项经济技术指标都达到和超过本厂历史最好水平,其中税利比文化大革命前接近翻了一番;一九七八年八月份百元产值积累率达到41.71%,创我厂历史最高记录。目前,我厂一年积累的资金,就可以建设一个同等规模的纺织厂。
在加强财务管理,努力提高盈利方面,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学大庆,坚持“三个面向”、“五到现场”。
我厂在学大庆的群众运动中,在深入揭批林彪、“四人帮”修正主义路线,提高觉悟的基础上,采取了一学习、二对照、三提高的方法,即学习大庆人的先进思想和具体经验,对照我们的思想方法和工作作风,联系实际,找出差距,做到边学、边改、边建。我们规定了“三个面向”,即面向车间、面向生产、面向群众;“五到现场”,即财务报销到现场,调查分析到现场,审批计划到现场,宣传勤俭节约到现场,工资发放到现场,改变了过去坐在办公室里算帐、管钱、等客上门的做法。现在审批财务收支计划,我们都深入生产第一线,在现场审批,从生产实际出发,变算死帐为算活帐,避免了过去坐在办公室里官僚主义审批的许多弊病。例如在开展节电工作中,细纱车间试验成功薄型锭带措施,不但可以节约用电,而且还能提高生产和产品质量。我们就在现场审批了这项用款计划,并积极协助组织货源,促使这项改革迅速实现。现在已收到预期的效果,全年可以节电65万度。又如在审批按装电容器的用款计划中,通过现场调查,了解到按装电容器虽然要投入一大笔资金,但是从长远着想,它有利于提高力率,节约用电,我们就积极向领导反映,迅速审批了这项计划。改革后,力率已由过去的84%提高到现在的93%左右;由长期受罚户一跃变成了受奖户,一九七七年一年得奖三万多元(过去每年受罚三万多元)。再如,一九七八年在老厂挖潜改造中,为了扩大化纤产品和花色品种,满足国内外市场需要,需增加和更新部分设备,但是更新改造资金严重不足。过去对这样的事就不考虑了。这次,经过现场了解,在不增加厂房建筑面积的前提下,只要增加和更新部分设备,就能增产挖潜,增加资金积累,是符合多、快、好、省原则的,我们就积极提方案,主动向上级请示汇报,解决了老厂挖潜所需的八十万元资金。改造工程完成后,预计每年可增加积累150万元。
在面向群众方面,一九七七年以来,我厂全体财会人员坚持每周抽出两个半天,提着钱包到各车间巡回报销医药费,改变了过去“等客上门”的报销办法。有的职工满意地说:“过去报销跑三趟,今天报销来车挡,这个办法改得好,群众方便,生产有保障。”在工资发放方面,我们除了坚持深入到车间,把生产工人的工资直接发到工人手里以外,又把退休职工的工资,送到了所在宿舍,深受群众的好评。有的退休老工人第一次在家门口领到了退休工资时,感激地说:“退休工资送上门,开天劈地头一回,党的关怀真是暖人心。”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我们还深入实际,积极参加生产劳动。这样,既能了解生产中的情况,又能学会一、二门生产技能,做到了既是企业管理人员,又是普通劳动者,密切了干群关系,推动了财务工作革命化。同时,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我们还抓了业务学习,采用传、帮、带的方法,培养青年同志,尽快做到大庆财务人员的“三懂”“四会”,从而有力地推动了我们的会计工作。现在月报、季报、年报全部做到了一日上报。
二、健全财务制度,加强企业管理。
为了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我们本着有利于生产,有利于群众参加管理的原则,积极修订了成本、固定资产、低值易耗品、流动资金、专用基金、用棉用纱定额、经济活动分析、班组民主管理等十四项财务管理制度。在“四人帮”横行时,一些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如原棉领用制度、落棉下脚管理制度等,全被砍掉了。车间领用原棉,不过磅不抄码,一律按平均重量点包计算。为了改变这种“吃大锅饭”的现象,我们组织财务人员,在财政驻厂员的协助下,深入实际,和工人一起劳动,逐包过磅抄码,经过一个多月的边劳动、边摸底了解情况,提出了一份调查报告,建议领导进行彻底改革。在厂党委的重视和支持下,建立和健全了原棉领用制度,加强了用棉的定额管理。又如落棉下脚管理制度被砍掉以后,大量的白花、木管、机件等混入下脚料中,当作废品处理。为了摸清情况,我们组织力量深入现场调查,从织布地一批下脚料中,拣出了木管五千多个,各种罗丝、罗帽三千三百多个,各种垫圈二千六百多只,各种回丝六百七十五公斤,浪费现象是十分惊人的。我们及时建立了下脚标样入库验收的管理制度,实现了木管、棉花、回丝、管纱、机件等五不落地。实践证明,这一改革不仅减少了浪费损失,节约了原棉,而且还促进了车间的生产管理和清洁卫生。经过健全制度,加强管理,一九七七年净用棉量每件纱比计划降低了2.37公斤,全年节约原棉共计112,340公斤,价值29万多元,一九七八年上半年比计划又节约了74.533公斤,有效地降低了产品成本,提高了企业盈利。
三、依靠群众,搞好班组经济核算。
几年来的实践使我们深深认识到,要为社会主义当好家、理好财,必须依靠广大工人群众,加强班组经济核算。为了依靠群众,搞好核算,我们建立和健全了班组“五大员”,即政治宣传员、计划员、质量检查员、经济核算员、安全卫生生活员,并通过试点,把高产、优质、低消耗、安全、出勤等列为班组经济核算的内容,各项经济指标都下达到班组,有的下达到个人。班组每天都有记录、有检查、有公布,并在班前班后、吃饭歇点时间,由“五大员”轮流值班,做到生产有人抓,质量有人查,消耗有人管,好人好事有人夸。从而大大提高了广大工人群众当家理财的积极性,做到人人关心生产,关心质量,注意点滴节约、安全生产,出勤率和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在试点的基础上,对全厂182个生产小组都建立了“五大员”民主管理制度和班组经济核算制度,为企业财务成本管理工作打下了可靠的群众基础,促进了企业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四、开展经济活动分析,促进增产节约。
为了不断解决生产过程中的薄弱环节,确保八项经济技术指标的全面完成,我们一直坚持定期召开经济活动分析会议的制度。在分析时,除全面汇报八项经济技术指标完成的情况外,并针对当时生产和经营管理中的薄弱环节,着重解决一个、两个实际问题。例如一九七七年我厂有一段时间成本高,严重影响成本指标的完成。在厂部召开的经济活动分析会议上,我们着重分析了成本高的主客观原因,主要是由于原料成本偏高,节棉措施执行不力,配棉品级长度高于统一规定所致。通过分析,由厂领导决定,责成有关部门采取措施,修订用棉定额管理制度,分工序下达落棉指标,整顿和健全了坏纱责任管理制度和成品、在制品盘存制度;并根据实际情况,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降低混棉品级长度,使产品成本迅速下降,保证了成本计划的完成。又如一九七八年一季度,我们针对棉布质量下降和用电指标完不成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找出原因后,厂部随即责成有关部门采取措施,限期解决,很快地扭转了产品质量下降的状况,促使用电指标全面完成。
除定期开展经济活动分析外,我们还根据生产中各项指标执行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深入下去掌握情况,随时召开专题分析会议。如一九七八年低级棉纺纱停产后,出现统扯用棉量上升较大,直接影响到消耗指标的完成。我们及时对用棉量进行了专题分析,找出了问题的关键,提出了改进措施,确保了用棉量消耗指标的完成。实践证明,运用经济活动分析会议这种形式,对于揭矛盾、找差距、定措施,及时解决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问题,确保八项经济技术指标的全面完成,是十分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