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电话:010-88227114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
《财务与会计》2022年第23期专题:财会类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编者按】
思政课在党中央治国理政战略全局中的地位日益凸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成效明显,思政课建设、日常思想政治工作、课程思政全面推进。本期专题分享了财会专业不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中央财经大学《财务管理学》课程立足于中国特色的资本市场实践,聚焦科研驱动型教学和实践驱动型教学,探索出“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考核”全流程的“四位一体”财经类课程整合式课程思政体系;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成本管理会计》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从教学目标设定、教学方案设计、教学方法优化和教学模式改革等方面对成本管理会计课程思政进行全方位设计;浙江财经大学《中级财务会计》课程从开展混合式教学、开创模块总结课、开辟财眼看世界、开设微信公众号、开通财报直播课、开辟终极大比拼、开发多元化考核七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创新;北京物资学院《政府及非营利组织会计》课程以培养学生的专业使命感为价值引领,课程思政内容设计做到强化道德素养和专业能力的双提升,从职业道德素养、爱国主义情怀、专业报国三个方面有机融入课程思政元素;南京审计大学《财务报表分析》课程针对目前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设定教学目标,创新教学内容,形成一套在传播专业知识的同时,让思政内容能够有效通过“进教材”和“进课堂”进而实现“进头脑”的教学体系。希望本期专题能为破解会计与财务管理学科课程思政建设中的突出问题提供参考,推动思政课程和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
财经类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以《财务管理学》为例
陈运森 | 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生工作部副部长、研究生院副院长,资本市场监管与改革研究中心主任
郑登津 | 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副教授,通讯作者
【摘要】本文聚焦《财务管理学》课程,在对新时代大学生进行学情分析的基础上,立足于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实践,融合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兼融科研驱动型教学和实践驱动型教学,紧扣“培养职业道德、弘扬科学精神、陶冶财经素养”的微观目标和“树立底线思维、解读资本市场、增强制度自信”的宏观目标,全方位加强创新,探索出“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考核”全流程的“四位一体”财经类课程整合式课程思政体系,对高校财经类课程思政教学和教学改革具有借鉴意义。
高校《成本管理会计》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
赵懿清 |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会计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许江波 |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会计学院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
卿小权 |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会计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摘要】本文遵从专业思政框架、遵循高校学生的认知规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对《成本管理会计》课程进行全方位的设计,从教学目标设定、教学方案设计、教学方法的优化和教学模式改革等方面阐述了具体构建过程,并对 实施过程中的重要问题进行了探讨。
《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思政建设路径
赵宇恒 | 浙江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副教授
【摘要】课程思政已进入“在全国所有高校、所有学科专业全面推进”的阶段。本文从开展混合式教学、开创模块总结课、开辟财眼看世界、开设微信公众号、开通财报直播课、开启终极大比拼、开发多元化考核等七个方面提供了《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力求破解课程思政实施中的困难。
《政府及非营利组织会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
张 军 | 北京物资学院会计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王美英 | 北京物资学院会计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摘要】北京物资学院《政府及非营利组织会计》教学团队注重以培养学生的专业使命感为价值引领,课程思政内容设计做到强化道德素养和专业能力的双提升。从具体路径看,教学团队注重提升自身思政育人能力,并与专业课内容结合,从职业道德素养、爱国主义情怀、专业报国三个方面有机融入课程思政元素。在教学方法上,通过PAD教学法等多种方式的结合以及充分利用第二课堂,促进思政教育内容入脑入心;通过科研反哺教学,从国家治理视角分析政府会计功能,并根据政府会计改革和研究的新进展充实课堂教学内容。
加强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思路与路径——以《财务报表分析》课程为例
王 蕾 | 南京审计大学会计学院
池国华 | 南京审计大学智能管理会计与内部控制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通讯作者
【摘要】本文以会计学专业课程《财务报表分析》为例,全面分析当前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的普遍性问题,提出了加强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思路和具体路径,为专业课程开展思政建设、实现思政建设和专业课程有机融合提供参考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