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

各位用户:

因技术维护升级,投约稿系统暂停访问,预计8月15日左右恢复正常使用。在此期间如有投稿需求,请您直接投至编辑部邮箱。

中国财政:csf187@263.net,联系电话:010-88227058

财务与会计:cwyk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1

财务研究:cwy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2

给您造成的不便敬请谅解。

中国财政杂志社

当前位置:首页 > 首页图片新闻 > 正文
分享到:
【打印】

相关推荐

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电话:010-88227114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

提示

各位用户:

因技术维护升级,投约稿系统暂停访问,预计8月15日左右恢复正常使用。在此期间如有投稿需求,请您直接投至编辑部邮箱。

中国财政:csf187@263.net,联系电话:010-88227058

财务与会计:cwyk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1

财务研究:cwy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2

给您造成的不便敬请谅解。

中国财政杂志社

《中国财政》2022年16期封面故事: 高质量打造国家公园“海南样板”

作者: 本刊记者 雷艳 特约通讯员 陈巍
来源:《中国财政》2022年第16期 2022/09/01

图片

孟志军 


高质量打造国家公园“海南样板”

本刊记者 雷艳  特约通讯员  陈巍 


“突兀中峰北斗齐,四峰朝拱翠高低”,描述的就是位于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区域内的海南第一名山——五指山。在海南岛中南部腹地4269平方公里的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内,540种陆栖脊椎动物、3653种野生维管植物相依相伴、和谐共生。作为世界热带雨林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是我国分布最集中、保存最完好、连片面积最大的原始热带雨林,是国际环保组织认定的全球34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区之一,海南长臂猿、海南坡鹿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和众多珍稀植物栖息生长于此,堪称世界动植物资源宝库。


建设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要工作。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五指山片区考察时指出,海南以生态立省,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建设是重中之重。要跳出海南看这项工作,视之为“国之大者”,充分认识其对国家的战略意义,再接再厉把这项工作抓实抓好。


近年来,海南省财政部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指示精神,不断强化责任担当,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重中之重,持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2018—2022年累计投入367.8亿元,其中,安排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建设资金27.86亿元,支持国家公园核心区生态搬迁、生态廊道建设、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推进国家公园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开展国家公园范围内人工林调查、小水电项目有序退出等,为海南自贸港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奠定绿色根基和生态之本。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海南发展的最强优势和最大本钱,建设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是海南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的标志性工程。海南财政部门强化财政保障力度,创新投入机制,努力实现生态保护、绿色发展、民生改善相统一,向世界展示中国国家公园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丰硕成果。”海南省财政厅厅长蔡强说。


图片

孟志军 

保护生态——只为满目青山万物华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地跨9个市县,约占海南岛陆域面积的1/7,森林覆盖率达95.85%,涵盖了全岛95%以上的原始林和55%以上的天然林,是海南岛森林资源最为富集的区域,也是海南长臂猿在全球的唯一分布地,更是我国热带生物多样性和遗传资源的宝库。同时,还孕育了南渡江、昌化江、万泉河等海南岛最主要的江河,被誉为海南“绿心”、琼州“水塔”,是海南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


上个世纪,由于非法狩猎、采伐、采矿等不法行为导致热带雨林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曾广泛分布于海南热带雨林的旗舰物种——海南长臂猿,种群数量急剧下降,到20世纪70年代时已不足10只,处于极度濒危状态。


近年来,海南省加强生态保护修复工作力度,持续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内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得到明显改善,顶级生物群落维持稳定。同时,创新国际合作平台和交流机制,海南省财政出资引导组建面向全球开放的海南国家公园研究院,建立融汇生物学、生态学等多学科、多层次的全球智库。依托国家公园研究院开展海南长臂猿保护研究,设立海南长臂猿保护研究中心,为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建设和保护旗舰物种提供全球智力支撑。2021年,在法国马赛举办的第七届世界自然保护大会上,海南长臂猿种群数量稳步恢复的“中国案例”在会议现场作为重大成果进行展示。


亚洲小爪水獭重现吊罗山,“精灵灯笼”尖峰水玉杯的初露真颜,两栖爬行新物种中华睑虎、海南小姬蛙被发现……过去两年多时间,9种植物新种、6个动物新种、13个大型真菌新种陆续被发现,许多昔日销声匿迹的野生动物重返“家园”。护一脉青山,养万物之生。目前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内共记录到陆栖脊椎动物资源已达到5纲38目145科414属540种,占全国的18.62%。


图片

俄贤岭和大广坝水库  卢刚 摄


以破促立——走机制创新特色之路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指出“要积极开展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建设热带雨林等国家公园,构建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创新管理体制机制,是国家赋予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的重点任务之一。从2019年启动试点到2021年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正式宣布设立,在推进建设这项系统性工程中,海南省聚焦体制机制改革,大胆创新,先行先试,力求集成突破、突出海南特色,在“破与立”中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生态文明绿色发展之路。


2020年年底,位于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生态核心区鹦哥岭腹地的深度贫困村——白沙黎族自治县牙叉镇高峰村,118户498人走出了大山,搬进了距离县城仅3公里的新村,人均10亩橡胶地。“过去花在路上的时间,现在用来发展养殖、菌菇栽培等产业,日子越过越充实。”高峰村村民对于搬迁带来的变化喜于言表。预计今年年底,白沙热带雨林核心区全部470户1885人生态搬迁将全部完成。


实施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核心保护区生态移民搬迁工程,通过集体土地与国有土地置换,实现核心区原住居民有序平稳搬迁,为核心区的生态修复和物种保护创造良好的生态空间。同时,经过统筹将人工林斑块纳入总体区划范围,并通过生态补偿、租赁、赎买、土地置换等创新机制,着力增强人工林的自然化改造。2019—2022年,海南省财政厅共下达4个市县生态搬迁资金56550万元。


“为积极探索建设中国特色国家公园模式,海南从理顺管理体制、创新运营机制、健全支撑保障、强化监督管理四个方面,全力推进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建设。”海南省林业局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海南省单独成立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理局,接受国家林草局和海南省政府双重领导,整合试点区原有20个保护地,设立7个分局作为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二级管理机构,实行扁平化的两级管理体制;建立部省、省市县协同管理机制,印发试点方案和总体规划,出台10多项制度、办法和规范,将国家公园管理纳入法治化轨道;有序开展处于主要江河源头等核心保护区的生态搬迁,初步构建起覆盖试点区的森林动态监测大样地+卫星样地+随机样地+公里网格样地四位一体的热带雨林生物多样性系统;建立社区协调两级管理机制,探索建立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社会志愿者队伍服务机制……


一项项政策的制定、一次次创新的实践,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实现了热带雨林集中分布区的整体保护、系统修复和综合治理,为构建统一规范高效的管理体制打下了坚实基础,也为国家公园建设贡献了海南智慧。


图片

驻足眺望的海南坡鹿 卢刚 摄


绿色发展——“两山”转化的生动实践


“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是国宝,是水库、粮库、钱库,更是碳库,要充分认识其对国家的战略意义,努力结出累累硕果。”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考察时强调。


绿色是海南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更是亮色。2020年,海南省率先探索开展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工作。2021年9月,海南省发布了2019年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GEP核算成果,成为国内首个发布GEP核算成果的国家公园。经核算,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2019年度GEP总值为2045.13亿元。其中,生态系统物质产品价值为48.50亿元,生态系统调节服务价值为1688.91亿元,生态系统文化服务价值为307.72亿元。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单位面积GEP为0.46亿元/平方公里。在此基础上,2021年12月,海南省出台《海南省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实施方案》,就生态产品调查监测、生态产品价值评价、生态环境资源转化为特色产业优势、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增值、推动生态产品交易国际国内双循环精准供需对接等重点任务提出了明确目标和实施路径,为“两山”理论转化提供了海南经验。


“保护越得力,GEP越增值。”GEP核算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笔“生态账”变成了价值标尺清晰的“明白账”,热带雨林强大的碳汇能力,对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目标具有重大意义。蔡强表示,这是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连接起来的桥梁,为推动生态产品从“无价”到“有价”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我国国家公园开展“两山”转化提供了借鉴。


除将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完整性保护作为首要功能之外,国家公园还通过建设社区共管机制等引导原住民参与到国家公园建设、管理与保护中。同时,在不损害生态系统的前提下,通过特许经营,发展生态绿色产业等方式,扩宽原住民增收渠道,使中部山区的少数民族群众共享国家公园生态红利,实现生态、社会、经济效益共赢。


王下乡是昌江黎族自治县最边远的纯黎族乡镇,地处热带雨林国家公园腹地,素有“海南小西藏”之称。2019年以来,王下乡积极探索“两山”理论转化的实现路径,依托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生态环境资源和黎族特色文化优势,启动王下乡“黎花里”文旅小镇建设项目,发展生态旅游、乡村旅游,让群众吃上“旅游饭”,推动王下乡“拔穷根”“摘穷帽”,先后获评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全国文明村镇”,成为“两山”理论的生动实践、乡村振兴的示范样板。


“柏家渡西日欲落,青山上下猿鸟乐。”这是北宋文学家苏东坡描绘的海南生机盎然的景象。新时代的海南,不断加快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和自贸港建设,高质量打造国家公园“海南样板”,让大美海南的壮丽画卷长护常新,铸就人与自然的和谐典范。


图片

志军  






京ICP备1904795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