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博
中国财政杂志社
官方微信
中国财政
微信公众号
财务与会计
作者:沈红波|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 王悦|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副教授 田淳|复旦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
摘要: 本文以2006~2013年我国A股首次实施股权激励的民营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动态视角全面分析了激励效应,并对股权激励实施过程中高管的择时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 :(1)股权激励样本在预案公告的各窗口内均产生了显著为正的超额回报。同时,股权激励与企业绩效显著正相关。回归系数在股权激励实施后的第一年达到最大,之后激励效应逐渐减弱。(2)股权激励并不总是有效的,公司高管存在择时行为,可能会在股权激励实施前一年进行向下的盈余管理,在财务业绩较差时推出股权激励计划。(3)公司高管还倾向于在股价较低时授予期权的激励计划,使得授予公告日后样本股票的累计超额回报显著高于公告前。我们还发现,限制性股票计划的财务激励效果弱于股票期权激励。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虽然股权激励的整体正面效应大于负面效应,但还应该加强股权激励的监督和约束机制,抑制公司高管的择时行为,并对激励方案做出精细化、差异化的设计。
关键词:股权激励 ;高管择时 ;股票期权 ;限制性股票 ;盈余管理
相关推荐
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投诉举报电话:010-88227120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
投约稿系统升级改造公告
各位用户:
为带给您更好使用体验,近期我们将对投约稿系统进行整体升级改造,在此期间投约稿系统暂停访问,您可直接投至编辑部如下邮箱。
中国财政:csf187@263.net,联系电话:010-88227058
财务与会计:cwyk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1
财务研究:cwy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2
技术服务电话:010-88227120
给您造成的不便敬请谅解。
2023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