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打印】

相关推荐

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电话:010-88227114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

【卷首】加快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 以信息化驱动预算管理现代化

时间:2020-12-05 来源:《中国财政》2020年第19期
作者:陆花

财政部党组成员、副部长|许宏才

预算体现着国家的战略和政策,反映政府的活动范围和方向,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支撑。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重要决定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高度,明确要求完善标准科学、规范透明、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推动进一步深化预算制度改革,建立健全现代财政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财政部部署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旨在以系统化思维和信息化手段推进预算管理工作,构建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制度+技术”的管理机制,全面提高各级预算管理规范化、标准化和自动化水平,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一是预算管理一体化是加快建立完善现代预算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信息是国家治理的重要依据,要以信息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现代预算制度建设必须充分利用好现代信息技术,以信息化手段驱动实现预算管理现代化,加快实现预算制度改革目标,推动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二是预算管理一体化是落实政府过紧日子要求,积极应对今后一段时期复杂经济社会形势的重要保障。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以及减税降费等政策的有效实施,财政收入增长趋缓。同时,财政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高质量发展、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等方面承担着重要责任。当前,经济形势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依然较大,综合判断,财政在今后较长一个时期仍将处于“紧平衡”状态。为此,必须将党和政府带头过紧日子作为财政工作长期坚持的方针,在巩固前期减税降费政策效果的基础上,加大预算对各类公共资源的统筹能力,强化预算支出管理,更加注重预算项目的质量和效益,把不该花的钱减下来。这就必须通过预算管理一体化,全面规范预算管理和切实硬化预算约束,将政府过紧日子的要求落实到位。

三是预算管理一体化是深化预算制度改革的主要支撑手段。当前,预算制度改革进入深水区、攻坚期,过去出台单项制度和规则的方式,不能适应改革发展要求,难以实现改革效果。进一步深化预算制度改革,必须紧紧围绕标准科学、规范透明、约束有力的要求,系统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要科学制定支出标准、全面规范预算管理和切实硬化预算约束,就必须实现各层级政府预算之间、各预算管理环节之间,以及政府预算、部门预算和单位预算之间的有效衔接控制,加强对部门和单位各项资金资产的统筹管理。因此,预算管理一体化既是深化预算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支撑预算制度改革得以有效实施的重要手段。

四是预算管理一体化是完善财政基础工作,做好基础管理的必然选择。当前各级预算管理基础工作中仍然存在许多薄弱环节,预算管理的规范性还不够,财政部门对预算运行信息的掌握也不充分,履职尽责的能力和水平有待提升。为此,财政部门必须对现有的预算管理手段和信息化水平进行全面彻底地升级,提升对数据的管理能力,把基础工作做扎实,练就看家本领,更好地担负起财政预算管理职责。

财政部制定发布了《预算管理一体化规范》和《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技术标准》,部署各地分两批建设实施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明确了一体化系统的建设标准和实施步骤。目前,第一批实施省份工作进展顺利,已经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第二批实施省份建设工作也正在推进。各地财政部门要按照规定的时间节点,严格对标统一的《规范》和《技术标准》,加快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建设实施。广大财政干部要提高认识,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预算管理一体化的管理要求。财政部将加强对各地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的督促与指导,对各地建设的一体化系统进行严格评估,同时根据预算制度改革实际,研究拓展《规范》和《技术标准》,持续推进各地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升级完善,实现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螺旋式跃升,为进一步深化预算制度改革打下坚实基础。


京ICP备1904795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