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打印】

相关推荐

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电话:010-88227114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

【卷首】推动高质量发展 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时间:2022-04-12 来源:《中国财政》2022年第07期
作者: 特约评论员|杨志勇

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浓厚氛围,需要正视各种问题和挑战,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扎实做好财政改革发展工作,推动高质量发展。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持续了三年的全球疫情仍在持续,世界经济复苏动力依然不足。大宗商品价格本来就在高位波动,俄乌冲突的爆发更进一步推高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导致成本推动型的通货膨胀愈演愈烈,也暴露了全球化进程中的军事和政治难题。纵然有再大的外部挑战,我们还是要统筹好发展与安全两件大事。在这个关节点上,发展而且是高质量发展比什么都重要。只有高质量发展,才是可持续的发展,才是能够应对外部挑战的发展,才是能够真正应对安全挑战的发展。

推动高质量发展,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积极应对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就要扩大需求、改善供给、增强预期。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要积极发挥消费在扩大需求中的基础性作用。升级换代的居民消费,需要有相应的改善性供给,这进一步凸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性。改善供给需要多方着力,如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可以促进供给的改善。财政应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特别是加大基础研究支持力度,为高质量发展注入长期动力,而且将对关键领域创新产生长远的影响,从而持续改善供给。

扩大投资同样可以扩大需求,改善供给。要合理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保障重点项目建设,使专项债券项目对应的投资不折不扣得到落实,发挥其有效扩大投资的定海神针作用。高质量发展仅有政府投资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充分释放市场主体活力。投资回报率指引市场主体的投资决策,只要有合理的投资回报率,市场主体就愿意投资。为此,各地各部门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投资稳增长。

中国拥有超大国内市场,这是扩大消费需求的坚实后盾。要采取有效措施,把市场的潜力发挥出来,激发不同消费群体消费能力。对于中低收入者来说,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强化基本民生保障,特别是要着力改善教育、医疗卫生、养老、就业等多方面的公共服务,增加其可支配收入,从而实现改善民生、促进居民消费的目的。

政府要在稳就业、保就业、保市场主体上持续发力。留住就业机会,创造就业机会,不仅是促进共同富裕的积极举措,而且同样可以增加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对促进消费也有直接作用。今年将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预计全年退税减税约2.5万亿元,这将在帮助市场主体渡过难关上发挥积极作用。要精准实施减税降费及一系列保障措施,让减税退税政策不折不扣落到实处。

增强预期不是口号,必须建立在扎实的工作基础上。工作有效率有实效,人民就有信心,经济稳定增长的合理预期就会相应形成,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5.5%左右的经济增速目标同样有助于引导合理预期的形成。关键是要落实目标任务,让合理预期转化为实际行动。对于财政工作来说,就是要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的要求,做好财政工作,为增强预期作出应有的贡献。

局部疫情时有发生,疫情防控的严峻性以及全球形势的变化不会阻挡我们前进的道路。统筹发展与安全,精准防控,科学应对,为全球和平贡献中国力量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做好自己的事,全力以赴,推动高质量发展,我们就在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追逐中国梦的路上又继续前进了一大步。


京ICP备1904795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