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内容推荐 > 正文
分享到:
【打印】

相关推荐

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40014    投诉举报电话:010-88227120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

投约稿系统升级改造公告

各位用户:

为带给您更好使用体验,近期我们将对投约稿系统进行整体升级改造,在此期间投约稿系统暂停访问,您可直接投至编辑部如下邮箱。

中国财政:csf187@263.net,联系电话:010-88227058

财务与会计:cwyk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1

财务研究:cwy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2

技术服务电话:010-88227120

给您造成的不便敬请谅解。

中国财政杂志社

2023年11月

中国财政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财政厅:财政助力绘就生态保护修复新图景

作者: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财政厅
来源:《中国财政》2025年第18期 2025/09/25

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的策勒县,曾经因风沙侵蚀先后三次搬迁,流沙一度逼近到策勒县城仅1.5公里处。“十四五”期间,在新疆各级财政部门的支持下,在全县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策勒县生态气候发生了大变化,风沙天气从每年270天降到126天,彻底摆脱了沙漠对县城的威胁。策勒县的大变化,只是新疆生态保护取得成效的一个缩影,守护绿色梦想,始终是新疆各族群众的共同追求。“十四五”以来,自治区财政部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聚焦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治理、林业草原发展和应急救援保障等关键领域,持续加大资金投入、优化支出结构、创新支持方式,为全区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答卷。

图片

聚焦生态修复

让自然资源重焕生机

图片

(一)流域焕新,重点流域生态功能稳步提升新疆塔里木河重要源流区(阿克苏河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是“十四五”期间全国第一批重点生态保护修复资金支持项目,中央重点生态保护修复专项资金投入20亿元。阿克苏河流域山水工程完成生态保护修复总面积23.53万公顷,设置监测点41个,修复矿山22处,矿山生态修复面积990公顷,地灾隐患防治3处,林草等植被生态覆绿面积1.14万公顷,土地整治面积1.80万公顷,水土流失治理面积420公顷。该项目实施对阿克苏河流域进行系统性、整体性修复,完善生态安全屏障体系,全面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具有重要作用。

(二)矿山修复,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重获新生。2024—2025年,经相关部门评审,东天山、准噶尔盆地西缘、东天山南麓资源能源富集区、西天山伊犁河谷生态区等4个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入选国家示范工程项目。通过项目实施,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预计完成修复废弃矿山(矿点)626处,修复面积6685.63公顷,修复历史遗留废弃矿山图斑1734.55公顷,土地荒漠化治理1199.51公顷。项目实施对区域性土地整治,盘活存量建设用地,提升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修复人居环境具有重要作用。

(三)战略突破,新一轮找矿行动有力推进。一是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科学决策、防范风险”的原则,自治区财政部门会同地勘单位及国有企业设立新疆矿产资源风险勘探产业投资基金,用于地质矿产资源风险勘查和矿产地质调查。二是强化地质找矿科技支撑。2024年,调整安排地质局更新购置找矿设备采购预算3.14亿元,用于购置高精端找矿仪器和更新找矿设备800余套,提升地质勘查工作的现代化水平。三是逐年增加自治区地质勘查资金投入,“十四五”以来,共安排自治区地质勘查专项资金18.67亿元,投入规模持续增加。


图片

污染防治攻坚

守护新疆碧水蓝天

图片

(一)守护蓝天,大气污染治理成效显著。“十四五”期间,累计安排50.88亿元,用于支持全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完成燃煤锅炉淘汰或超低排放改造1857蒸吨,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总量减少3.24万吨,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减少9.1万吨。乌鲁木齐市、昌吉州分别于2021年、2022年纳入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支持范围。截至目前,昌吉州已经完成农村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面积618.82万平方米和热源清洁化改造2.08万户的任务,乌鲁木齐市已完成农村地区小燃煤供热设施的清洁取暖改造3.95万户。

(二)清水净源,水污染治理与水源地保护实现突破。“十四五”期间,累计安排16.97亿元,用于持续推进自治区水污染防治工作,支持相关重点地区开展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推动新增湿地面积28.48万平方米,新增河湖生态缓冲带修复面积16.24万平方米。2024年污染防治攻坚战考核结果显示,自治区地表水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为95.9%,120个县级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为96.7%,好于年度目标5.7个百分点。

(三)净土常在,土壤污染风险管控与农业面源治理稳步推进。“十四五”期间,累计安排3亿元,用于支持土壤污染防治,重点开展对历史遗留废渣进行土壤污染源头防控,排查典型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区域的污染成因等工作。完成历史遗留渣堆23.3万平方米整治,更换油井单井混合管线和掺稀油管线4.3万米,集输管线1.28万米,对141.6万亩土壤开展污染调查和评估,布设土壤污染监测点位数3774个。2024年污染防治攻坚战考核结果显示,全区土壤环境质量保持稳定,受污染耕地和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分别达到100%和99.58%。

图片


图片

筑牢生态屏障

林业草原生态保护修复的多维推进

图片

(一)沙海绿进,助力打赢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一直以来,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把国土绿化作为百年大计来推动。10多年来,在300余万人次的参与下,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一道绿色生态屏障已初步形成。“十四五”以来,累计安排99.33亿元,支持退耕还林还草、沙化土地封禁保护补偿、林草湿荒一体化保护修复等具体项目的实施,推动自治区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防沙治沙成效持续显现。锁边“合龙”,是历史,也是起点。新疆必将创造出更多的绿色奇迹。

(二)修复保护,林业草原生态保护修复成效显著。“十四五”期间,共安排101.23亿元,用于自治区林业草原生态保护修复事业。重点支持1.19亿亩国有林管护,加快建立全面保护、系统修复、用途管控、权责明确的天然林保护修复体系。支持118个监测站开展疫源疫病监测调查工作,不断完善自治区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网络;选聘脱贫人口参与森林、草原、湿地、沙化土地等资源管护,带动9.87万脱贫人口稳定脱贫。

(三)产业赋能,财政支持林草产业发展。“十四五”期间,共安排6.54亿元,专项用于林果产业提质增效、葡萄酒产业发展、林业草原种苗培育、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林草科技基础研究等产业发展项目。重点支持林果企业或合作社产加销一体化建设、林果基地示范园建设、林果技术服务示范社建设;支持自治区级林草种质资源库(圃)、良种基地、林草品种试验站和保障性苗圃开展种苗培育相关工作;支持高效节水灌溉、苦咸水利用技术研究、开发节水新材料及配套设备等。通过财政资金的精准投入,新疆林草产业取得了一定发展,为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奠定了坚实基础。



图片

强化应急保障

提升自然灾害防治能力

图片

(一)应急指挥体系迭代升级,筑牢“大应急”运转根基。锚定“大安全、大应急”框架构建目标,自治区应急指挥部启动建设,“十四五”期间,自治区累计投入2.12亿元用于指挥部建设,软硬件协同夯实应急指挥基础。硬件方面,打造自治区应急指挥部实地空间矩阵,以应急指挥大厅为核心枢纽,配套建设会商研判室、配套保障用房及室外绿化、道路等配套设施,筑牢应急指挥的“硬底气”。软件方面则聚焦基础弱电工程、软硬件设备集成、信息系统开发等信息化建设,以科技手段赋能,增强抵御、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有效防范重特大安全事故,为指挥决策注入“软动力”。

(二)专业救援力量淬炼,锻造应急处置“尖刀铁拳”。“十四五”期间,累计投入2.35亿元推进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力量建设。6支应急救援队伍(矿山类3支、危险化学品类1支、油气管道类1支、油气井控类1支)成功纳入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序列,同步补充配备了矿山、地震、山岳、水域、有限空间等救援装备,为突发事件处置提供专业化、精准化支撑,筑牢安全生产最后一道防线。

(三)灾后重生,财政助力灾后恢复重建。2024年“1·23”乌什7.1级地震发生后,自治区财政将专项救灾资金第一时间拨付灾区,用于阿克苏、克州灾区开展抢险救援、评估鉴定、排危除险、运输租赁、补充购置损耗装备物资以及倒损住房恢复重建、受灾群众生活救助等工作;同时紧急调拨救灾物资23.3万余件,基本实现受灾人员10小时内能够得到初步救助,以财政“温度”有力维护了灾区秩序稳定,诠释灾后重生的“温暖底色”。

展望未来,自治区财政将继续紧紧锚定“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目标和美丽新疆愿景,深化财政政策研究与资金保障责任落实,一方面,聚焦生态保护修复重点领域,加强政策精准设计,针对沙漠治理、流域修复、污染防治等差异化场景制定的专项支持政策,建立政策动态评估优化机制,确保财政支持更贴合生态治理实际需求;另一方面,压实资金保障责任链条,强化资金使用全过程监管,建立生态资金绩效评价体系,从严落实资金使用监督管理责任,确保每一分财政资金都用在生态保护的关键处,为生态治理提供持续稳定的财力支撑。

京ICP备1904795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4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