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内容推荐 > 正文
分享到:
【打印】

相关推荐

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投诉举报电话:010-88227120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

投约稿系统升级改造公告

各位用户:

为带给您更好使用体验,近期我们将对投约稿系统进行整体升级改造,在此期间投约稿系统暂停访问,您可直接投至编辑部如下邮箱。

中国财政:csf187@263.net,联系电话:010-88227058

财务与会计:cwyk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1

财务研究:cwy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2

技术服务电话:010-88227120

给您造成的不便敬请谅解。

中国财政杂志社

2023年11月

财务与会计 | 徐晶等:卫生健康行业财会监督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作者: 徐晶,中日友好医院助理会计师;毕春梅,中日友好医院财务处副处长,高级会计师,全国高端会计人才(行政事业类五期),通讯作者;许涛,中日友好医院财务处处长,研究员
来源:《财务与会计》2024年第4期 2024/03/14


引用本文请复制此条目:徐晶,毕春梅,许涛.卫生健康行业财会监督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财务与会计,2024,(4):38-40.




摘要本文结合2023年国家对于财会监督的最新要求,对卫生健康行业财会监督工作现状进行调研,总结其中存在的问题,并从财政部门及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各单位内部两个层面提出加强财会监督宣传推广、注重行业人才建设、运用信息化手段、完善财会监督制度建设、借助第三方专业力量等建议。

关键词卫生健康行业;财会监督;信息化;人才




为了解现阶段卫生健康行业实际工作中财会监督的开展情况、财会监督体系建设中的问题与经验以及相关群体对财会监督体系建设的不同需求和看法,笔者从卫生健康行业现实需要着手,研究设计了相关调查问卷并向卫生健康主管部门及公立医院相关人员发放,共回收216份。根据调查问卷结果,本文总结分析了卫生健康行业财会监督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一、卫生健康行业财会监督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单位对财会监督工作不够重视

大部分单位领导班子对财会监督工作较为重视,并已开始推进财会监督工作,成立财会监督工作领导小组或专班,明确领导小组/专班组长,成立工作专班或配备专职/兼职人员,已完成或有计划制定财会监督工作制度,并且认识到财会监督属于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仍有部分单位领导不够重视,并且尚未成立领导小组或专班,未配备专职/兼职人员,未制定相关工作计划,说明部分单位尚未开展财会监督工作。另外,部分单位人员尚未认识到财会监督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本单位财会监督工作开展情况不太了解,表现为对所在单位领导小组成立情况、是否明确牵头部门、是否成立专班或配备专职/兼职人员以及制度制定情况不太了解,说明部分单位财会监督工作宣传不到位。

(二)财会监督人才建设相关措施不足

根据本次问卷调查结果,大部分答卷人员认为当前最大的现实问题是人才问题,特别是缺乏财政、财务、会计、审计、评估、法律和信息化等领域的复合型人才。

1.大部分单位尚未开展相关培训。95.37%答卷人员认为需要结合有关政策要求及具体工作情况接受培训,说明上级部门及单位内部组织开展相关培训是很有必要的。调查结果显示,部分单位内部已开展培训,在已接受培训人员中接受一次培训的约占一半,其余为接受两次及两次以上培训,可以看出培训两次及两次以上的这部分单位较重视财会监督工作。已接受培训人员占比为30.56%,69.44%的相关人员尚未接受过单位内部相关培训,说明了开展培训的必要性。

2.尚未引进专业人才。大部分答卷人员认为应引进财会监督专业人才,说明大多数人认为财会监督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急需引进专业人才。

(三)财会监督专业支持不足

一方面,大多数答卷人员认为财会监督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另一方面,81.48%答卷人员认为应借助熟悉本行业业务的会计师事务所等第三方机构提供的相关审计及咨询服务。这说明目前各单位开展财会监督工作需要来自外部的专业支持。

(四)财会监督信息化支撑不足

本次问卷的所有答卷人都选择通过借助单位内部信息系统开展财会监督,部分人员认为需要借助上级部门相关信息平台开展财会监督,包括中央部门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财务集中监管系统、行政事业资产管理系统、教育部资金监控大数据信息系统、内部控制评价系统、审计系统、财政局及监察局的系统等,说明信息化手段在财会监督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而对于问卷里财会监督工作的难点,调查结果显示排在第二位的是信息系统,结合各单位信息化建设实际情况,内部系统能否包含财会监督涉及的所有职能、信息系统之间能否互联互通以及如何借助内部系统是做好财会监督工作的关键。

(五)财会监督的内涵不够明确,与其他监督(如审计监督)的关系不够清晰

90%以上答卷人员选择财会监督的内涵或涉及的职能包括全面预算管理、会计核算、资金管理、收入管理、成本管理、资产管理,答卷人员普遍对财会监督的内涵包括以上职能较为认可。也有部分人员填写政府采购、绩效管理、内部控制、审计、监察、合规、投融资管理、信息化建设及其他经济运营管理,对于是否涵盖这部分职能意见并不一致。

13.43%答卷人员认为财会监督与审计监督是相互补充、相辅相成的关系。6.02%答卷人员认为财会监督是事前及事中监督,甚至是经济事项全流程监督,重在日常,审计监督是事后监督,是专项监督。2.3%答卷人员认为财会监督是内部监督,审计监督是外部监督。1.39%答卷人员认为财会监督是审计监督和其他监督的基础。1.85%答卷人员认为财会监督与审计监督二者有重叠,可以成果共享。其余答卷人员认为财会监督更细致、更深入、更全面,相较审计监督范围更广;或认为财会监督是内部审计的一部分,审计监督范围更广,独立性和权威性更强;也有认为财会监督与审计监督维度不同,侧重点不同。说明财会监督与审计监督以及其他监督有交集又有区别,各项监督如何贯通融合、协调协同有待进一步研究。



二、对财会监督工作的建议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大部分单位领导班子对财会监督工作很重视,很多单位已经开展组织架构及制度建设等方面工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提出如下建议: 
(一)财政部门及卫生健康主管部门层面
1.继续大力宣传和推广财会监督工作。从问卷结果可以看出尽管现有的推广已经取得较好成效,但仍然有一定比例单位重视不足,需要有关部门通过多种方式大力推广,使各单位提高重视程度,并着手开展本单位财会监督工作。关于财会监督工作应如何推广,一方面,93.06%人员选择通过有关部门集中组织会议或培训的方式,说明这种方式接受度较高,预期可以收到较好的效果。也可以根据实际工作需要,按照多数人员的填写,选择通过新闻媒体、开展调研和座谈、上级主管部门检查、财政部门抽查等方式提高单位重视程度。
另一方面,90%以上人员希望得到上级部门的工作指导和推广典型案例。因此,建议上级部门结合管理需要给予工作指导,对卫生健康行业典型案例进行推广,并根据实际工作情况通过培训班子成员、组织行业交流、行业协会咨询、同级部门相互学习借鉴及交叉检查多种方式开展工作,以进一步明确如何开展财会监督,帮助各单位建立监督体系及日常监督工作流程。
2.注重行业人才建设。一支具有高度责任意识、敬业勤勉精神且专业训练有素、职业道德优良的财会监督队伍是加强卫生健康行业财会监督工作的根本保障。财会监督工作涉及部门及职能范围广,对复合型专业能力要求较高,且大部分答卷人员认为当前最大的现实问题是人才问题,所以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开展培训。绝大部分答卷人员认为需要来自财政部门、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其他典型案例单位有关人员的培训。建议财政部门、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结合典型案例开展培训,以加强卫生健康行业财会监督人才建设,使各单位相关人员能够进一步掌握做好财会监督的专业知识,提升财会监督专业能力,提高风险预判的能力。
3.运用信息化手段。可根据实际工作情况将财会监督工作要求纳入已建立的信息化平台来开展工作。
4.进一步明确财会监督的内涵,厘清财会监督与其他监督的关系,有效推动各项监督融合贯通。目前对于财会监督到底覆盖哪些职能范围各单位理解有所不同。但90%以上答卷人员认为财会监督的内涵或涉及的职能包括全面预算管理、会计核算、资金管理、收入管理、成本管理、资产管理。建议有关部门在以上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调研或座谈等形式研究卫生健康行业财会监督的内涵,明确监督的职能范围,并结合相关问卷结果,厘清卫生健康行业财会监督与其他监督的关系,做好顶层设计。
各单位现有的监督包括审计、纪检监察和内部控制等,监督的侧重点各所不同,建议开展多部门联席会议,建立协同机制,有效推动财会监督与审计监督、纪检监察监督等的融合贯通,从而建设高效、高质量的监督执行方式,避免重复监督。
(二)各单位内部层面
1.单位领导进一步加强重视。单位层面应积极参加有关部门集中组织的会议或培训、调研或座谈,积极配合来自有关部门的检查,以便了解单位内部目前存在的问题,积极开展内部整改,并从单位层面进一步加强对财会监督工作的重视,认识到财会监督是单位经济业务正常开展的重要保障和抓手。
2.完善财会监督制度建设。科学的工作制度是强化单位内部财会监督工作的基础与保障。建议各单位一方面,结合实际工作情况制定并完善财会监督制度,明确财会监督工作组织架构及相关部门的监督职责,建立日常监督流程,使各部门加强协作配合。另一方面,梳理并完善财会监督涉及职能的相关制度,搭建落实财会监督工作的制度支撑。
3.注重单位内部人才建设。一方面,大部分答卷人员所在单位尚未进行相关培训,建议各单位内部有监督职能的部门根据需要开展培训,使相关人员提高认识,加强专业能力。另一方面,大部分答卷人员认为需要专职部门或专职人员从事财会监督工作,各单位可根据实际工作开展情况引进财会监督专业人才,或成立专门部门或现有部门配备人员专职或兼职从事财会监督工作。
4.必要时可借助第三方的专业力量。财会监督涉及的职能范围较广,各单位开展相关业务时可视具体工作需要聘请熟悉本行业或本单位业务的会计师事务所等进行审计或咨询,学习第三方的监督审计方式,并请其针对本单位财会监督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意见及建议,通过进一步整改夯实单位管理基础,做好财会监督工作。
5.借助数智化平台。当前卫生健康行业相关部门可依托单位内部的数智化平台,包括财务分析、预算管理、合同管理、资产管理、成本管理、物价管理、门诊收费、住院结算、内控体系等功能,为各单位财会监督工作提供信息化支撑。医院业务以海量数据为基础,应主动运用大数据等技术,充分发挥数智化平台数据中心的优势,提高财会监督工作效率。但各单位平台建设情况不一,仍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持续完善,同时加强各个信息系统的有效对接,确保各类数据信息的规范性、完整性和有效性,通过数据的统计、分析、评价、监控等进一步提升财会监督效能。


京ICP备1904795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