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内容推荐 > 正文
分享到:
【打印】

相关推荐

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电话:010-88227114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

投约稿系统升级改造公告

各位用户:

为带给您更好使用体验,近期我们将对投约稿系统进行整体升级改造,在此期间投约稿系统暂停访问,您可直接投至编辑部如下邮箱。

中国财政:csf187@263.net,联系电话:010-88227058

财务与会计:cwyk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1

财务研究:cwy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2

技术服务电话:010-88227120

给您造成的不便敬请谅解。

中国财政杂志社

2023年11月

财政十年 | 苏州工业园区:“非凡之城”之非凡十年

作者: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财政审计局局长 郭纲
来源:中国财政微信公众号 2022/10/11

苏州工业园区:“非凡之城”之非凡十年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财政审计局局长  郭纲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江苏苏州工业园区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新时代新阶段,苏州工业园区财政部门锐意改革、主动作为、稳健发展,鼎力助推工业园区从原先一片种植“水八仙”的洼地农田,快速蝶变成为一座国际化的“非凡之城”。


财政收入呈现量质齐升的十年


苏州工业园区有278平方公里的水陆面积,年度产出的各类税收从2012年的400多亿元到2021年的近900亿元,实现了翻番;年度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2012年将近185亿元到2021年超过400亿元,2022年受组合式减税降费政策等多种因素影响收入增幅有所放缓。即便如此,十年间的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幅超过116%,而且,每年的税收占比均保持在92%以上。这十年,苏州工业园区单位面积的税收产出水平持续走高,在全国各类经开区和高新区中保持名列前茅。   


财政支出结构持续优化的十年


作为国家级经开区、高新区以及自贸试验片区,苏州工业园区牢牢把握“打造开放型经济发展先行区、实体经济创新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的战略定位,主动担负起“探路、引领、突围”的重要使命。财政部门紧紧围绕改革开放、科技创新、人才引进、产业升级等发展重点,以及保障教育、文化、医疗、卫生、体育、就业等民生事业,持续优化支出结构。十年来,生物医药、纳米技术应用、人工智能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在财政的大力支持下快速成长,其中,生物医药产业已与北京中关村、上海张江并列成为国家的“第一梯队”;科技创新氛围浓郁,吸引了大量海内外人才,成为全国人才占比最高的国家级经开区之一;财政持续大力度支持的教育事业呈现出高位、优质、均衡的发展态势,已成为越来越多苏州学子的向往之地;区域内的苏州市独墅湖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苏州奥体中心、市民文体中心等一大批财政全额投资的重点民生实事项目相继建成投用,极大地提升了园区乃至整个苏州市民的获得感、满意度。这十年,优化资源配置的财政功能性特征、以人民为中心的民生财政思想在苏州工业园区财政支出结构的不断优化中得到更为充分的彰显。   


财政改革创新勇于突破的十年


作为中国、新加坡两国政府合作的旗舰型项目、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与“试验田”,苏州工业园区以解放思想为引领,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加速发展成为全国制度创新最活跃、开放底色最鲜明、产业优势最突出、创新动能最强劲、营商环境最优越的区域之一。一方面,苏州工业园区财政审计局积极参与“营改增”、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推进、财政中期规划编制、全面预算绩效管理、预算管理一体化、财政管理电子化等财税改革的“规定动作”。另一方面,在财政部等上级部门支持下积极开展了诸如创业投资企业和天使投资个人税收试点、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综合保税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试点等多项财税政策先行先试的个性化财税改革,并取得积极成效。此外,还结合持续改进和优化营商环境,自觉在政府采购领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与探索,比如,推出针对中小微企业的无抵押便利性融资工具“园采贷”,且实现了从线下到线上再到数字化贷款的递进,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为参与政府采购的市场主体缩短贷款时间降低融资成本;又如,推出政府采购文件编制指引、政府采购人信用承诺制等改革措施,不断规范与约束政府采购领域参与者行为,有效减少投诉举报纠纷案件,切实提升政府采购市场的运行效率。


财政苦练内功进级升华的十年


苏州工业园区先后经历了起步阶段(1994—2000年)、快速发展阶段(2001—2007年)、转型发展阶段(2008—2012年),从2013年起,进入了高质量发展阶段。十年来,苏州工业园区财政苦练内功、强身健体、进级升华。2013年至2017年,先后完成了撤销乡镇建立街道、厘清政府与国企关系并实现两者脱钩等一系列工作。原来的乡镇债务余额全部上收到区里,由区财政全额承接并统一清偿。新设立的街道作为区财政的一级预算单位,不得举借任何债务,其运行所需经费由区财政全额保证。对区属平台类国企进行全面清产核资,对资产债务进行全面审计,在此基础上,将应由区政府承担的债务全部由区财政接收(一部分置换到区财政名下,其余部分由区财政将资金直接支付给国企)。在区财政与区属国企债务清讫的前提下,区属平台类国企全部实现了市场化独立运营。苏州工业园区财政审计局连续五年大幅压降存量财政资金和非刚需的财政支出,持续大幅压降政府性债务规模,这些举措的实施与成功落地,让财政瘦了形体强了筋骨。通过瘦身与苦练内功,财政有力有序有效实现了政府性债务风险的化解与管控,政府性债务率保持在绿色安全区间内的较低比率,财政运行保持了稳健与持续向好的优良态势,为创建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与财力支撑。2016—2021年,苏州工业园区连续六年位居国家级经开区综合考评第一名。同时,自2017年起,苏州工业园区跻身科技部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的行列。在绘制国家级经开区和高新区双面绣的过程中,财政为园区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能量、增添了绚丽的光彩。


这十年是我们坚守基层财政参与财政改革创新的十年,更是新时代号角声中勇担“探路、引领、突围”使命而终成辉煌的非凡十年。作为这非凡十年的亲历者、见证者,我们深感荣幸与无上光荣!



责任编辑:李艳芝



京ICP备1904795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