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内容推荐 > 正文
分享到:
【打印】

相关推荐

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电话:010-88227114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

投约稿系统升级改造公告

各位用户:

为带给您更好使用体验,近期我们将对投约稿系统进行整体升级改造,在此期间投约稿系统暂停访问,您可直接投至编辑部如下邮箱。

中国财政:csf187@263.net,联系电话:010-88227058

财务与会计:cwyk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1

财务研究:cwy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2

技术服务电话:010-88227120

给您造成的不便敬请谅解。

中国财政杂志社

2023年11月

中国财政 | 聚焦人才强国战略 全面做好财政服务保障——全国财政人才工作会议述评之一

作者: 《中国财政》记者 刘永恒
来源:原载于《中国财政》2022年第14期 2022/09/28

国以才立,业以才兴;千秋基业,人才为本。6月21日,全国财政人才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要求,财政部门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深刻理解把握财政在新时代人才工作中的职责使命和任务目标,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政治担当,胸怀“两个大局”,牢记“国之大者”,做好“四个服务”,着力构建新时代人才工作的财政服务保障体系。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中华民族数千年历史和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历史反复证明,能否有效培养人才、聚集人才和使用人才,对于国家和民族的兴衰成败具有决定性作用。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围绕党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决策部署,财政部门不断加大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力度,推动新时代人才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服务好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历史上,科技和人才总是向发展势头好、文明程度高、创新最活跃的地方集聚”,“要加强人才投入,优化人才政策,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的政策环境,构建有效的引才用才机制”。为服务保障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这一战略目标,财政部门统筹安排各项资源,加大人才发展投入,健全政府、社会、单位多元化人才投入机制,着力建设吸引和集聚人才的平台。加大税收优惠政策支持力度,将制造业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由75%提高至100%,2021年前三季度企业提前享受加计扣除金额1.3万亿元,减免税额超过3300亿元。对省部级以上科学技术等方面奖金,免征个人所得税;对院士和有关专家取得的院士津贴、政府特殊津贴免征个人所得税。在港澳大湾区、海南自由贸易港等特定区域实施吸引高端紧缺人才的税收优惠政策。下一步,财政部门将继续在政策供给和资源配置等方面提供重要支撑,加强央地对接,集中国家优质资源重点支持建设一批国家实验室和新型研发机构,支持国际大科学计划,为人才提供国际一流的创新平台,加快形成战略支点和雁阵格局,服务梯次推进“3+N”人才高地和人才平台建设。


——服务好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常格不破,人才难得。”只有持续破除人才引进、培养、使用、评价、流动、激励等方面的体制机制障碍,才能让各类人才的创新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财政部门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和科研规律,坚决贯彻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提出的“要赋予科学家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更大经费支配权、更大资源调度权,放手让他们把才华和能量充分释放出来”要求,持续深化科研经费管理改革。坚持能放则放、应放尽放,通过大幅精简预算科目、下放预算调剂权、扩大经费包干制实施范围、完善科研项目经费拨付机制等7个方面25条政策举措,积极推动落实让经费为人的创造性活动服务的理念。着力改革完善人才待遇激励政策,落实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收入分配政策,为科研人才减负松绑,让科研工作者能静心做学问、搞研究,多出成果、出好成果。下一步,财政部门将坚决落实好财政部牵头和参与的任务,系统化推进科研经费管理改革和科研项目管理改革,推动建立健全放权松绑与约束监督相结合的人才管理机制,完善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制度,充分激发各类人才的创新创造活力,助力加快构建既有中国特色又有国际竞争比较优势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


——服务好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战略人才站在国际科技前沿、引领科技自主创新、承担国家战略科技任务,是支撑我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力量,要把建设战略人才力量作为重中之重来抓。”近年来,财政部门不断完善投入机制,从事业发展和政策创新方面为战略人才营造发展条件。中央财政将12项国家重大人才工程作为预算安排重中之重,持续加大投入力度,2017—2021年累计投入资金1000多亿元。2021年,财政部门支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研究建立国家实验室经费稳定支持机制,首批9个国家实验室挂牌运行。统筹资金支持和税收优惠政策等,支持集成电路、工业母机、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疗与高端医疗设备、农业机械等产业链补链强链,促进短板产业加快国产替代和技术迭代。下一步,财政部门将继续对标对表中央确定的任务部署,围绕国家重点领域、重点产业,配合相关部门统筹资源,在科研经费、团队建设、项目承担、实验室建设等方面提供有力支撑,服务好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基础研究人才等的培养使用工作,助力打造国家科技创新主力军。


——服务好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水积而鱼聚,木茂而鸟集。”近年来,财政部门充分发挥资金引领作用,加强重大人才工程、人才计划、人才项目经费保障,为各类人才搭建干事创业的平台。2021年,安排专项经费支持打造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特别是青年科技人才。加大基础研究人才培养支持力度,2021年,安排基础研究支出720.91亿元、增长15.3%。同时,大幅提高中央高校数学、物理等学科博士生生均定额拨款标准。各地财政部门也因地制宜,纷纷出台支持人才发展的政策,如上海市财政局研究自贸区新片区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为重点产业吸引集聚高端紧缺人才提供政策助力;内蒙古财政厅全力支持自治区实施“草原英才”计划,累计投入财政资金9.8亿元;安徽省财政厅围绕实施新时代“江淮英才计划”等,3年来省级财政累计安排各类人才专项资金超过18亿元;河南省财政厅积极支持省直青年人才公寓项目建设,安排44亿元作为省直青年人才公寓项目资本金,采取PPP模式建设2.5万套人才公寓等。下一步,财政部门将继续围绕中央提出的重大课题、重要任务、重大项目,支持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服务各类专项人才计划,助力人才国际交流与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鼓励用好用活各类人才,搭建干事创业的平台,让有真才实学的人有英雄用武之地。


汇聚英才成伟业。2035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建成人才强国的目标近在眼前,财政部门要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使命感,全面提高新时代人才工作服务保障能力,推动财政支持新时代人才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地生效,为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和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贡献财政力量。







京ICP备1904795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