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内容推荐 > 正文
分享到:
【打印】

相关推荐

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电话:010-88227114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

投约稿系统升级改造公告

各位用户:

为带给您更好使用体验,近期我们将对投约稿系统进行整体升级改造,在此期间投约稿系统暂停访问,您可直接投至编辑部如下邮箱。

中国财政:csf187@263.net,联系电话:010-88227058

财务与会计:cwyk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1

财务研究:cwy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2

技术服务电话:010-88227120

给您造成的不便敬请谅解。

中国财政杂志社

2023年11月

中国财政 | 陕西监管局:多向发力 持续推进落实过紧日子要求

作者: 财政部陕西监管局
来源:中国财政微信公众号 2022/07/20

多向发力

持续推进落实过紧日子要求

财政部陕西监管局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党领导财政工作长期坚持的思想,是预算收支安排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财政部陕西监管局不断提高政治站位,持续将党中央关于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和过紧日子要求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到财政监管全过程,作表率、行简约、倡简朴、严把关、硬约束,当好“铁公鸡”、打好“铁算盘”,真正把钱花在刀刃上,更好提升公共财政供给和服务水平,切实把“紧日子”过成“好日子”。




作表率  带头压减预算支出


作为财政部派出机构,监管局是落实党中央财经工作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推动者,是维护国家财经秩序捍卫者,更是严守财经纪律的先行者。陕西监管局以更高的政治站位和政治觉悟,将党中央关于过紧日子的相关要求落在实处、走在前列。一方面,厉行勤俭节约,严格支出管理,在保证机关基本运行的前提下,精打细算,逐年压减非急需刚性支出。2020年决算“三公”经费较上年下降63%;2021年继续压减支出,部分项目支出压减比例达到44%。另一方面,结合文明单位、模范机关、文明家庭创建等活动,引导干部职工牢固树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和过紧日子的思想,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以及过紧日子的重要论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用实际行动做厉行节约的示范者、社会新风的倡导者和传统美德的践行者。


行简约  统筹谋划监管工作


强化统筹谋划大型会议、专题培训、日常出差等年度工作计划,压减非必要的大型会议、外出审核事项和人员规模。对于确需外出审核、核查或调研的事项,坚持推行“1+X”工作模式,即在同一外出地点整合打包审核时间要求相对集中的项目,兼顾日常监管事项,切实发挥外出监管最大效能。如,在开展部门决算编制审核中,同时对预算单位预算执行、授权支付问题整改、国有资产、政府采购、会计核算、银行账户管理等情况进行审核;在开展城乡居民医保补助资金审核中,兼顾开展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补助资金审核和就业补助资金调研,调研县(区)财政直达资金管理情况、基层财政运行、基层“三保”、陕西“财政云”预算管理一体化推进等情况。2022年,继续深化“财政直达联系点制度”,通过非现场形式定期收集和分析评估党中央关于财经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在基层一线的落实情况,在局内共享审核调研成果,推进审核调研成果利用最大化,进一步减少外出频次和对基层工作影响,避免监管成果碎片化、片面化。


倡简朴  预算审核有保有压


坚持将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要求贯彻于人员基础信息、新增资产配置和项目支出等属地中央预算单位部门预算编制审核中,从预算管理源头落实过紧日子要求。一方面,全力支持高校、科研院所等单位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双一流”建设项目等国家重大战略任务项目所需经费及新增资产计划需求。另一方面,不折不扣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坚持从严从紧、能压则压原则,在资料审核并与单位充分沟通的基础上,积极倡导树立节约型预算管理理念,有效杜绝“在编不在岗”“吃空饷”等现象,大力压减非刚性、非重点项目支出和新增资产配置计划需求,核减2022年新增车辆购置计划数、项目当年支出资金、通用设备和大型专用设备购置计划数分别占预算单位上报各项项目需求的48.52%、18.71%和12.77%,有力推动了预算单位逐步构建起过紧日子的长效机制和大型科研仪器设备资源共享机制,进一步减少了财政资金非必要支出,提升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严把关  执行监管从严从紧


在预算执行监管中,坚持将把好经费支出的“口子”作为抓好落实过紧日子要求的重要关口,把“三公”经费、会议费、培训费、食堂费用、物业费、工会经费、奖金、津贴补贴等支出作为监控重点,并关注上年度结转结余资金执行进度,坚决制止和纠正不必要、不合规的预算支出,同时不断拓展监控范围,防止不符合过紧日子要求的相关支出从其他渠道列支。如,在深入推进中央直达资金监控中,通过制发直达资金监控工作函询单,及时纠正违规使用资金,相关问题引起陕西省政府和财政部高度重视。在开展中央预算单位财政授权支付资金动态中,严格核实监控预警提示信息,合理提出问题处理意见,主动跟踪问题整改落实,及时退回或纠正违规支付资金,着力维护了部门预算管理的严肃性。在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资金执行监控中,组成两个工作组分别对商洛市、安康市部分转移支付资金进行重点监管,督促陕西省各级财政加快中央转移支付预算执行进度,推进2021年转移支付资金预算执行监管扩点拓面工作,严防财政资金被挤占挪用和“跑冒滴漏”“趴窝沉睡”。


硬约束  绩效评价提质增效


坚持将落实过紧日子相关要求贯穿于绩效评价中,按照“花钱要问效,无效要问责”的原则,在对项目绩效结果作出客观评价的同时,关注项目资金预算、支出和结转结余等情况,将绩效评价结果作为预算执行调整的重要依据,让绩效评价真正融入预算编制、执行和决算全链条闭环管理,成为增强财政资金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2021年,组织完成了四项重点专项转移支付项目绩效评价,以及对2个县的61个扶贫项目绩效自评结果的抽审。对绩效评价或抽审中发现的低效无效或者未完成绩效自评的项目,建议上级财政部门压减资金、调整或取消项目,上报的多篇信息获得省部级领导批示和被上级部门采用,有力推进了绩效评价结果运用,强化了评价结果刚性约束,让绩效管理成为提升项目管理和资金管理水平的“压力泵”。同时,对纳入绩效评价结果应用跟踪机制和中央预算单位部门预算编制审核中的多个项目绩效情况,及时跟进督促问题整改落实,切实打通影响资金绩效预算执行的“肠梗阻”,有效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财政资金使用绩效。


责任编辑:刘永恒



京ICP备1904795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