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内容推荐 > 正文
分享到:
【打印】

相关推荐

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电话:010-88227114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

投约稿系统升级改造公告

各位用户:

为带给您更好使用体验,近期我们将对投约稿系统进行整体升级改造,在此期间投约稿系统暂停访问,您可直接投至编辑部如下邮箱。

中国财政:csf187@263.net,联系电话:010-88227058

财务与会计:cwyk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1

财务研究:cwy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2

技术服务电话:010-88227120

给您造成的不便敬请谅解。

中国财政杂志社

2023年11月

中国财政 | 江苏:主动作为 靠前发力 全力支持稳住经济大盘

作者: 江苏省财政厅党组书记、厅长 张乐夫
来源:《中国财政》2022年第13期 2022/07/18

江苏:主动作为  靠前发力  全力支持稳住经济大盘

江苏省财政厅党组书记、厅长  张乐夫


今年以来,江苏各级财政部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的决策部署,在财政部的大力指导支持下,坚持财政政策靠前发力,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和疫情影响,全力推动全省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财政运行总体平稳,1—5月,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5691.46亿元,增长1.5%,民生支出占比达77.1%。各项退税减税降费政策落实有力,截至5月底,全省共为市场主体减轻税费负担2010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稳投资作用明显,累计发行地方政府新增专项债券686亿元,支持了全省397个公益性项目建设,带动有效投资超过3400亿元。


江苏各级财政部门将全面贯彻党中央关于“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大要求,认真落实国务院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按照财政部和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全力以赴支持稳增长稳市场主体保就业保民生,重点抓好政策落实,为稳住经济大盘作出积极贡献。





全面落实好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




认真落实新出台的留抵退税等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切实发挥好中央财政支持留抵退税等专项资金引导保障作用,不断增强市场主体发展动力。


一是进一步加大留抵退税工作力度。积极会同税务、人民银行等部门,建立协同工作机制,加强协调配合,确保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按照时间节点要求,不折不扣落实到位,实现直达快享、速享尽享。及时将国家新增加的批发和零售业等7个行业留抵退税政策兑现到位,确保应享尽享。


二是强化留抵退税资金保障。快速下达中央财政支持留抵退税等专项资金,对留抵退税规模占财力比重过高地区予以倾斜,均衡全省区域间退税负担。精准测算市县区留抵退税规模,实行“预拨+清算”方式对留抵退税专项资金单独调拨,促进退税进度与库款资金统筹衔接,有效防范应对政策执行中可能出现的风险。


三是严格规范退税政策执行。结合财经秩序专项整治行动,会同税务部门做好增值税留抵退税风险监控,加强骗退税风险分析研判,支持税务部门加大稽查力度,依法严惩偷税、骗税等行为。




全力为市场主体纾困解难




将稳市场主体作为财政服务稳住经济大盘的重要任务,多措并举,精准滴灌,着力支持企业复工达产,保持平稳健康发展。


一是统筹使用省级财政资金助企纾困。调整优化12项省级涉企专项资金支持方向,支持稳定畅通产业链供应链、支持企业复工复产,推动国家33项措施及江苏“苏政40条”“苏政办22条”等相关政策落地见效,促进上下游企业协同生产,推动重点企业稳定生产、重点行业稳定运行。


二是阶段性减免市场主体国有房屋租金。对服务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承租国有房屋减免3-6个月租金,在1-5月份已经减免租金31.57亿元、惠及2.5万余家服务业小微企业和4.4万余家个体工商户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政策落实落地力度、确保能免尽免,最大限度减轻市场主体经营成本。


三是用足用好政府采购、政府性融资担保、普惠金融等支持政策。认真落实政府采购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政策,综合运用预留份额、价格扣除等方式,支持中小企业参与政府采购,定期通报并主动向社会公开政策执行情况。提请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充分发挥融资担保体系作用更大力度支持小微企业和“三农”发展的通知》,进一步优化融资担保降费财政奖补政策,推动全省政府融资担保机构支小支农业务平均担保费率降至1%以下,有效支持小微企业、“三农”等领域市场主体发展。省财政设立普惠金融发展风险补偿基金,支持加大小微贷、苏科贷、苏信贷、苏服贷等普惠金融产品投放力度,预计全年将新增优惠贷款超过1000亿元。


四是积极支持稳岗就业。突出就业优先导向,统筹安排就业补助资金24亿元,提前下达省级失业保险调剂金10亿元,重点支持扩大高校毕业生就业、农民工稳岗留工、新就业形态和多渠道灵活就业。顶格落实国家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大力支持市场主体稳岗,预计全年发放稳岗返还资金50亿元以上,惠及超过40万户市场主体。




支持加快基础设施投资建设




把支持扩内需作为稳增长的重中之重,发挥重大项目建设对有效投资的拉动作用,持续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


一是加大财政资金直接投入。今年省级安排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补助资金约150亿元,将在9月底前全部下达,重点支持吴淞江整治(江苏段)工程、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沿江铁路等重大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预计带动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近千亿元。


二是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使用进度。按照财政部的部署要求,认真做好专项债券项目发行准备工作,在依法合规的前提下,加快债券资金拨付使用,6月底前基本发行完毕,力争在8月底前基本使用完毕,切实发挥专项债券在扩大有效投资、拉动消费扩大内需、促就业稳增长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同时,按照“储备入库一批、发行使用一批、开工建设一批”的要求,提前谋划,积极做好专项债券项目常态化滚动储备工作。


三是支持重大项目市场化融资。支持企业提升投融资能力,有效发挥财政资金对市场化项目建设投资的引导作用。规范有序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对申报纳入省级PPP项目库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符合条件的及时调整入库,并规范指导开展项目建设,加快形成有效投资。




全力以赴确保财政平稳运行




大力倡导艰苦奋斗、厉行节约,把政府过紧日子作为常态化纪律要求,进一步加强财政收支管理,严控一般性支出,切实防范化解政府性债务风险,确保全省财政平稳运行。


一是严格落实政府过紧日子要求。进一步完善预算管理制度,加强财政收支管理,严控一般性支出,更好节用裕民,把有限的宝贵资金用在发展紧要处、民生急需上。省级带头过紧日子,对省级单位一般性支出压减10%,统筹用于保障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确定的急需或重点支出。同时要求各市县也要严控开支,进一步压减一般性支出和非必要、非急需项目支出,严禁脱离实际、超越经济发展水平搞建设。


二是全力保障县区财政平稳运行。认真落实财政部要求和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加大力度,多措并举,积极支持县区财政平稳运行。省财政厅成立县区财政运行管理领导小组,建立督导联系制度,加强对县区财政平稳运行的监督指导。在压实市县主体责任的基础上,加大财力下沉和库款调度力度,充分发挥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功能技术支持作用,开展财政运行大数据辅助分析和自动预警,密切跟踪库款变化情况,及时帮助困难市县缓解资金压力,确保基层“三保”不出问题。


三是切实防范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坚持底线思维、系统思维,主动担当,履职尽责,以更加坚决的态度、更加有力的措施、更加有效的监管,坚决把债务管理各项要求不折不扣落实到位,打好债务风险防控主动仗。持续抓实隐性债务风险防范化解工作,坚决杜绝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牢牢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责任编辑:李艳芝



京ICP备1904795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