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电话:010-88227114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
征文 | 在担当中历练 在实干中成长
在担当中历练 在实干中成长
福建省财政厅 苘丹璐
“车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一是持续深化政治理论学习。厚实政治理论功底,夯实理想信念“压舱石”,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自觉践行“两个维护”,把准把牢做好财政工作的正确政治方向。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全面系统学、及时跟进学、深入思考学、联系实际学,做到真懂真信真用,将这一思想贯彻落实到财政工作各领域、全过程。二是学好用好党史。广泛研学中国共产党遵循经济规律化解政治经济危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做法,学史鉴今,增强更好按经济规律办事的本领,扣牢“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初心扣”。三是学习业务和政策。通过深度研读政策文件和权威解读资料,以及参加研讨会、查阅文献、调查访谈、请教同事、与对接部门沟通交流等途径,拓宽眼界和视野,及时准确领悟中央决策部署的意图和财政经济工作方向,科学提出建立完善现代财政制度、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的财政政策建议等。四是学习专业基础知识。财政工作覆盖面广且专业性强,需加强学习财政、税收、会计、经济、社会等专业领域知识,建构履职尽责必备的知识体系。
“欲要看究竟,处处细留心。”一是向外取“长”补己之“短”。财政工作类别多,接触部门多,财政青年要主动对标先进,多与能力强、素质好、觉悟高的优秀人士交流交往,勤学善思、博采众长,学习好经验、好做法、好作风、好习惯,开阔眼界、增强能力。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预算、税政、企业、社保、外经等处室财政青年第一时间积极有效落实助企纾困、稳岗促就业、商旅促消费等积极的财政政策,助力“六稳”“六保”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值得我们借鉴学习。二是坚持干中学。常下基层,向人民群众学习,多思考多分析,努力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不断完善遵循经济规律的工作办法和思路。当前,积极的财政政策在实际落实中面临一些问题,如地方政府财政收支压力过大、专项债券发行方式机动性不够、直达机制备案程序繁琐、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障覆盖率偏低等。财政青年要强化培养见微知著、落叶知秋的能力,针对以上问题,多学习、多调研、多观察、多思考,及时梳理总结经实践检验的、遵循经济规律的典型案例与成熟经验,如提高资金规范高效安全使用、完善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障体系等经验,不断推动积极的财政政策提升效能。
“细节在于观察,成功在于积累。”读万卷书可实现“显性知识”的增长,“隐性知识”的增长则要靠行万里路。财政青年要将所悟所感和实际工作联系起来,奋勇争先。要时刻保持“本领恐慌”,不断加快“本领升级”,通过不断地实践和积累,力争成为高素质、专业化、复合型的财政青年,能够精准把握事物发展背后的规律、并遵循经济规律妥善应对实际问题。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只有经历一番“痛苦”的“打磨”,方能体会“梅花香自苦寒来”的不易、练就“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坦然。财政青年要勇于当“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的实干派,“青”尽全力,敢于面对和承担财政政策落实过程中的艰辛,针对如何做好基层“三保”工作、平衡中央与地方的事权财权、节省政府一般性开支、优化财政资金直达机制等方面提出建设性意见,不断增强财政工作质效,为当前积极的财政政策落实、远期国家财政制度改革和财政事业发展添砖加瓦。
有奋斗,青春才会靓丽;有前进,青春更加昂扬。财政青年处在新时代,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和新目标,要用敏锐的政治眼光看待财政经济问题,把思想要正、学习要专、干事要实、悟理要透作为行动指南,练好按经济规律办事的本领,积极履行好党和国家赋予财政部门的光荣使命和重要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