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内容推荐 > 正文
分享到:
【打印】

相关推荐

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电话:010-88227114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

投约稿系统升级改造公告

各位用户:

为带给您更好使用体验,近期我们将对投约稿系统进行整体升级改造,在此期间投约稿系统暂停访问,您可直接投至编辑部如下邮箱。

中国财政:csf187@263.net,联系电话:010-88227058

财务与会计:cwyk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1

财务研究:cwy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2

技术服务电话:010-88227120

给您造成的不便敬请谅解。

中国财政杂志社

2023年11月

征文 | 跑好赶考接力赛 当好财政“答卷人”

作者: 财政部预算司青年小组
来源:中国财政微信公众号 2022/06/30

跑好赶考接力赛  当好财政“答卷人”

财政部预算司青年小组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应时代之变迁、领时代之先声、立时代之潮头,引领中国经济巨轮行稳致远。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叠加,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财政部门更要学好用好习近平经济思想这一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科学遵循经济规律,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准确把握“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的内涵要求,更好发挥财政职能作用,体现财政责任担当。财政事业需要薪火相传、接续奋斗,财政青年干部正是当前赛道上的奔跑者,要努力传好接力棒、跑好接力赛,以时不我待的精神、分秒必争的行动抒写财政答卷。





感悟思想伟力,努力做好学习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传播者、实践者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财政部门是重要的宏观经济管理部门,财政青年干部必须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深入学习、准确把握习近平经济思想的理论精髓、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吃透核心要义和精神实质。


(一)保持清醒认识,知其意更知其义。思想引领方向,方向决定道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首先要理解坚持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保证,是我们做好经济工作的优势所在、关键所在、根本所在,是把制度优势转化为制度效能的生动实践。中国已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造就这一奇迹的经济发展方式却遇到了越来越严峻的挑战,2021年我国经济增速继续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在攻坚克难中交出亮眼答卷,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源和稳定器。我们之所以能在极其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下走过极不平凡的历程,我国经济发展之所以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就在于有习近平经济思想的科学指引。

   

(二)系统梳理把握,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知常明变者赢,守正创新者进。习近平经济思想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聚焦新时代新形势新情况,科学回答了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2017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系统总结了习近平经济思想,强调习近平经济思想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的理论结晶,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性概括。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在十九大报告基础上,用“十个明确”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作了新的概括,新增“明确必须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对习近平经济思想进行了高度概括。

   

(三)科学掌握规律,悟其理更要践其行。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对财政青年干部而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既是理论要求,也是实践要求,更是政治要求。经济社会发展有其内在规律,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新变化,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迭代加速,新情况新挑战新问题层出不穷,我们要用好用活各类学习平台和相关重要文献,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经济工作决策部署,致广大而尽精微,更加自觉从政治角度看待经济问题,提高专业能力,对标对表、吃准吃透党中央精神,更好贯彻落实国家宏观政策,更好体现按经济规律办事。

   


突出政治引领,始终把准财政预算工作的指南针、方向标


预算司青年干部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从政治高度认识和把握财政预算工作,深入学习领悟、积极思考运用习近平经济思想,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和党中央决策部署,用实际行动体现“两个维护”。


(一)彰显对“国之大者”了然于心。牢固树立政治机关意识,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心怀“国之大者”、努力做到“以政领财”,坚决走好践行“两个维护”的第一方阵和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先一公里”。认真梳理习近平总书记不同时期对于财政工作和涉及预算安排的指示批示,在预算安排中坚决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要务,严格对照落实,紧抓快办。建立系统性一整套工作机制,确保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不折不扣落到实处、见到效果。


(二)彰显预算是国家宏观政策的集中体现。在反复学习领会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基础上,加强预研预判,主动研究积极财政政策基调,按照中央经济工作意图支持做好跨周期设计和逆周期宏观调控。统筹做好年度预算安排,统筹谋划预算总盘子、提出意见建议,把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批示以及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贯穿到预算中,体现在数字和政策里。积极做好政策储备,坚持相机抉择、动态优化,找准政策发力点,研究细化落实有利于经济稳定的财政政策措施,进一步夯实“稳”的基础,增强“进”的底气。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既体现过紧日子的长期指导思想,又确保必需的重大支出,同时防范财政风险,确保基层正常运行,促进财政行稳致远、安全稳健。


(三)彰显赓续科学理财思路。常态化长效化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查阅梳理党和国家领导人有关文选、书籍、论述摘编等文献资料,梳理各时期党和国家领导人关于财政预算的重要论述,特别是近年来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要论述,进一步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更加坚定为党理财、为国理财、为民理财信念。全力以赴做好承担的各项改革任务方案设计和落地实施,深化预算管理制度、省以下财政体制、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加快推动建立完善现代财政制度。


(四)彰显贯彻国家战略部署。站在党和国家大局高度,聚焦区域重大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主动作为,研究出台有针对性的一揽子财税支持政策,形成一整套区域政策体系,推进各区域经济总量不断攀升,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区域协调发展成效显著。构建中央财政支持政策体系,完善市场化多元化投入机制,更好调动各方积极性,持续抓好支持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规划建设、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政策的落实落地工作,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东北全面振兴、中部地区崛起、东部率先发展。



勇于担当作为,争做财政事业担当作为的排头兵、实干家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财政青年干部要不断加强党性修养与专业知识储备,不断学好用好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一步一个脚印,以会干事、干成事的真本领,做想干事、真干事的排头兵、实干家。


(一)为天地立心,始终保持 “乱云飞渡仍从容”的定力。习近平总书记说:“我常说要修炼共产党人的‘心学’,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其中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求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党性。”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上。财政青年干部必须筑牢理想信念根基,补足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牢记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要深入学习习近平经济思想,从中探索理论学习的方法和路径,坚持办事勤思政治要求、谋事多想政治影响、处事对照政治标准,见微知著、站高望远,切实担负起岗位职责和工作使命。


(二)为生民立命,始终保持“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情怀。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财政青年干部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要以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作为衡量财政政策和财政资金效益的标杆,紧紧围绕人民群众所思所急所难所盼,谋思路、建机制、求转化、找结合、抓落实,坚持为了人民 “赶考”,依靠人民 “赶考”,赢得老百姓的真情感,着力提升财政预算工作的“民生温度”。


(三)为万世开太平,始终保持“狭路相逢勇者胜”的魄力。作为新时代的财政青年干部,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必须要勇于直面问题,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焕发出勃勃生机、展现出强大魄力,善于从历史长周期比较分析中进行思考,又要善于从细微处洞察事物的变化。要加强学习、积累经验、增长才干,自觉向实践学习、拜人民为师,提高本领。要爱学、善学,不断丰富自己的 “学库”和知识存储,积极参加各种学习培训,不断接受各种新理论、新知识、新观念,不断提升、充实自己,在关键时刻顶得上、干得好,以实际行动践行担当精神,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


心中装着百姓,手中握有真理,脚踏人间正道,我们信心十足、力量十足。面对疫情防控的 “持久战”,经济发展的 “稳定战”,财政青年干部自当奋起作为大展身手,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一锤接着一锤敲,一关接着一关闯,既为财政一域争光,更为发展全局添彩,化思想为行动,变蓝图为现实!


执笔人:薛亮

责任编辑:李烝



京ICP备1904795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