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内容推荐 > 正文
分享到:
【打印】

相关推荐

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电话:010-88227114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

投约稿系统升级改造公告

各位用户:

为带给您更好使用体验,近期我们将对投约稿系统进行整体升级改造,在此期间投约稿系统暂停访问,您可直接投至编辑部如下邮箱。

中国财政:csf187@263.net,联系电话:010-88227058

财务与会计:cwyk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1

财务研究:cwy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2

技术服务电话:010-88227120

给您造成的不便敬请谅解。

中国财政杂志社

2023年11月

会计“十四五”规划纲要笔谈⑦ | 李丽娜:深入贯彻《会计改革与发展“十四五”规划纲要》 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企业财务管理体系

作者: 李丽娜 |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党委常委,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常委、总会计师
来源:《财务与会计》2022年第10期 2022/05/23

图片



《会计改革与发展“十四五”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绘就了“十四五”时期会计改革与发展的宏伟蓝图。在《规划纲要》及系列文件出台后,笔者组织所在的中国能源建设集团(以下简称中国能建)财务金融系统认真学习,并就贯彻落实《规划纲要》进行了全面部署。本文笔者将结合实际工作,谈谈对《规划纲要》的认识,以及贯彻落实《规划纲要》、加快建设世界一流财务管理体系的思考。


一、深入学习《规划纲要》,充分认识《规划纲要》对于做好企业会计工作的重大意义


《规划纲要》在全面总结“十三五”时期会计改革与发展取得的成就以及目前面临的挑战基础上,提出了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牢牢把握会计审计标准制定和实施“两个重点”、持续强化法治化和数字化“两个支撑”、努力实现会计职能对内对外“两个拓展”,积极推动我国会计事业取得新成绩、实现新跨越的总体要求,对“十四五”时期会计领域的重点工作及改革举措做了全面、细致的阐释。《规划纲要》内容丰富,对于指导企业实践具有重大意义。

(一)《规划纲要》体现了鲜明的政治性,为会计领域全面加强党的领导、胸怀“国之大者”制定了行动方案

会计是宏观经济管理和市场资源配置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规划纲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以及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为指引,对照《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等制定,并把坚持党对会计改革与发展的全面领导作为基本原则,把提高会计工作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能力和水平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着力点,把积极推动我国会计事业取得新成绩、实现新跨越,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作为工作目标,把主动融入并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助力经济社会实现更高质量、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作为主要手段,政治站位高、立意深远,体现了会计工作始终要“当而已矣”,秉承“国之大者”的政治担当。

(二)《规划纲要》蕴含了高度的前瞻性,为会计工作主动应对新经济、新模式,加快数字化转型指明了前进方向

目前,我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发展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中新的商业模式层出不穷,对会计职能定位、会计工作组织、会计工具运用产生重大影响,尤其是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开展,加快会计数字化转型、支撑会计职能拓展已经成为行业的共识。《规划纲要》直面未来五年的机遇和挑战,对会计数字化转型进行重点部署,《会计信息化发展规划(2021-2025年)》对会计数字化转型进行顶层设计,部署了会计数据标准体系建设,探索建立跨平台、结构化的会计数据共享机制,并在完善电子凭证会计数据标准、推动企业将内控制度和流程内嵌信息系统、审计工作数字化转型和函证电子化等方面进行统筹式谋划,为企业推动财务数字化转型,尤其是通过数字化转型助力业财深度融合、实现会计职能升级指引了前进方向,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发展预期。

(三)《规划纲要》展现了较好的融合性,为加快推进世界一流财务管理体系建设、支撑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借鉴

2022年3月,国务院国资委印发《关于中央企业加快建设世界一流财务管理体系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提出了中央企业加快建设世界一流财务管理体系的总体要求,着力推动财务管理理念、组织、机制、功能手段等四大变革,重点强化支撑战略、支持决策、服务业务、创造价值、防控风险等五大功能,持续完善全面预算管理、合规风控、财务数智、财务管理能力评价、财务人才队伍建设等五大体系,以实现有力支撑服务国家战略、有力支撑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有力支撑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仔细研读《规划纲要》和《指导意见》,便可发现二者异出同源、相互支撑,在共同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方面高度契合。《规划纲要》提出,要秉承融合发展、开放包容、创新发展等原则,围绕“变革融合、提质增效”这个中心,要求企业在“十四五”期间要进一步拓展会计职能,推进管理会计在加速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促进企业有效实施经营战略、提高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可以合理预见,《规划纲要》提出的各项要求将在中央企业这一重要市场群体上得到充分检验,支撑中央企业持续健康发展,中央企业在加快建设世界一流财务管理体系的典型实践也必将促进《规划纲要》在社会经济领域更好地发挥作用。

(四)《规划纲要》体现了较强的针对性,为优化内外部会计环境、加快新时代财务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

近年来,受各种主客观因素影响,会计信息质量不高、会计监督未能有效发挥作用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存在。2020年1月,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首次将财会监督纳入党和国家十大监督体系,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会计工作及其职能作用的充分肯定和高度重视,以及对于会计工作的殷切期许。《规划纲要》回应了现实期待,对加快形成完备的会计法律规范体系,加快营造诚实守信的会计法治环境进行了全面部署。此外,对于企业实际运行中存在的财务人员结构不合理、高端财务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缺乏等问题,《规划纲要》提出了应对措施,《会计行业人才发展规划(2021-2025年)》进一步明确了会计人才的选拔、培养、评价、使用工作体系,以解决会计人员诚信机制建设滞后、高端会计人才供给不足的问题,为企业高质量做好会计工作提供了制度和人才保障。


二、全面贯彻落实《规划纲要》,加快建设世界一流财务管理体系


中国能建是为能源电力、基础设施等行业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全产业链服务的综合性特大型集团公司,是全球能源建设的主力军。“十四五”期间,中国能建将全面落实《规划纲要》,并结合《指导意见》的具体要求,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构建核算报告、财务数智、价值创造、合规风控和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的体系建设,不断提升财务的专业化、标准化、数字化和精细化水平,为企业实现基业长青、实现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坚强支撑。

(一)做好准则高标准实施,着力构建合规精准的核算报告体系

中国能建已经制定了会计标准化手册和会计核算手册,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财务核算和报告体系,各项会计基础工作扎实开展,为确保会计信息和财务报告的规范化、标准化夯实了基础。“十四五”期间,中国能建将继续以会计准则为准绳,紧随会计准则的升级进程,做好新业务、新业态、新模式的会计处理,全面夯实各项基础工作,全面提升会计核算水平,并结合中国能建“碳达峰碳中和”白皮书的实施进展,做好可持续发展会计披露。与此同时,中国能建还将进一步深化管理会计工具应用,利用业财一体化平台搭建管理会计报告系统,加强管理会计工具方法的集成化应用,服务公司战略管控、生产经营及业务穿透需求,运用信息化手段挖掘数据价值,为预测、决策、计划、控制等提供所需要的管理信息,为业务开展提供精准数据支持和管理建议。

(二)加快财务数字化转型,着力构建智能前瞻的财务数智体系

财务数字化转型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引擎。中国能建高度重视财务数字化转型,自2021年起全面启动以财务一体化平台为核心、业财一体化为目标的财务信息系统建设,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总会计师具体抓、相关部门和人员共同参与的良好格局,并于2022年年初完成财务一体化系统一期上线。与此同时,中国能建全面落实国务院国资委工作部署,加快推进司库体系建设,重构金融资源管理体系,并与财务一体化建设协同推进、集成应用,以进一步促进业财深度融合,在全面提升财务管理精益化、集约化、智能化水平的同时,全面提升资金、资源、资产、资本的全球配置和调度能力。在后续的工作中,中国能建将结合《规划纲要》及《会计信息化发展规划(2021-2025年)》,按照顶层规划动态优化实施路径,并以数字化转型为契机,对管理进行升级,对流程进行优化,在实现全集团核算一本账的基础上,尽快实现报表一键式、资金一张网、税务一盘棋、预算全链条,尽快实现业务流、资金流、票据流、信息流“四流合一”,尽快实现业务布局延伸到哪里,财务金融的管理、服务和赋能就拓展到哪里,确保集团财务金融管控的远程投放和标准化复制,并着重做好项目端和国外端的穿透管理,实现财务金融管理全覆盖。

(三)深化会计职能拓展,着力构建战略适配的财务价值创造体系

“十四五”期间,中国能建将以战略为导向,以价值创造为目标,以管理会计工具深化运用为手段,着重通过以下四个体系的持续建设加强价值创造:一是持续完善纵横贯通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逐步优化预算编制模型、参数、精度,通过预算实现硬约束和软引导相结合,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全面预算与企业战略、中长期发展规划紧密衔接。二是持续完善精益科学的成本管控体系。按照“一切成本皆可控”的理念,细化成本核算颗粒度,大力开展降本控费,实施管理降本、技术降本、规模经济降本,实现全生命周期降本、全产业链降本。三是持续完善规范高效的税务管理体系。提升集团化税务管理水平,在满足纳税遵从度的基础上用好、用足优惠政策,实现应缴尽缴、应享尽享。四是持续完善协同发展的产融结合管理体系,通过资金集约管理、资本高效运作、融资统筹安排,打造具有能建特色、服务一流的产业金融,并着重开展绿色金融以支撑企业绿色发展。通过管理会计工具的组合与集成运用,跳出会计做管理,真正实现业财双向赋能,构建大会计、大财务、大资本格局。

(四)提升风险管控水平,着力构建穿透精准的合规风控体系

“十四五”期间,中国能建将以加强基础、基层、基本功“三基”建设为统领,在发挥好会计监督职能的基础上,从以下方面着手进一步促进合规建设和风险控制:一是进一步加强财务内控体系建设,通过流程前移实现源头治理,将监督与服务融为一体,并以服务促监督,提升穿透管理水平,建立风险防控长效机制。二是健全建优各级财务金融适应性组织,着重提升三级及以下基层企业、项目公司、境外机构等相对薄弱环节的内控风险管理水平。三是管控资金及流动性风险,加强对产业金融的宏观审慎管理,严防债务违约和信用风险,驰而不息地做好资产负债率、带息负债规模穿透式双管控。四是严格管控资产质量、带息负债、存货、应收账款、总资产周转率、净资产收益率等重点财务指标风险,并穿透到基层核算单元,进一步把握负债总额、改善负债结构、严控资本性开支,改善经营性现金流,持续提升企业发展质量。

(五)坚持党建引领发展,着力构建面向未来的财务金融人才队伍建设体系

“十四五”期间,中国能建将进一步聚焦“强队伍”,通过强化党建引领和文化建设,细化落实财务金融人才队伍的“选、用、育、留”四大关键环节,着重抓住关键少数,培育扩大中坚力量,全面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财务金融人才队伍。一是统筹做好适应性组织建设。通过对财务部门和金融部门的组织优化、机制优化、人员优化,实现能力更多元、更契合企业发展需求。二是创新财务金融人才选拔机制。设立财务金融人才库,加大高素质、复合型、国际化财务金融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选优配强总会计师和财务负责人,抓住关键少数。三是加强多层次的财务金融人才培训培养。不断优化财务金融人才队伍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专业结构,不断提高财务金融人员的职业道德、专业素养、业务能力和战略眼光。四是完善评价和激励机制。搭建科学合理的财务金融人员职业发展管理体系和考评体系,畅通人才成长通道,做到“引进来、留得住、用得好”。五是狠抓队伍作风建设。严肃财经纪律,落实一岗双责,确保财务金融人员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突出,在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李丽娜 |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党委常委,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常委、总会计师



京ICP备1904795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