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电话:010-88227114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
中国财政 | 全国“最美家庭”:与时代同步 与幸福同行
与时代同步 与幸福同行
——专访2021年全国“最美家庭”荣誉获得者韩凤芹
《中国财政》记者 雷艳 李艳芝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重视家庭文明建设,努力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成为人们梦想启航的地方。在2021年全国妇联组织的第六届寻找“最美家庭”活动中,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科教文研究中心主任韩凤芹的家庭作为“中央和国家机关最美家庭”代表,被推选为全国“最美家庭”。日前,本刊记者在财科院妇委会同志的陪同下走进这个家庭,听他们讲述大家小家的故事。
这是一个幸福美满的大家庭,上有期颐之年的奶奶和耄耋之年的公婆,下有几岁的侄外孙,五世同堂,上和下睦。家人们秉持着“美德持家、和谐维家、清风润家、团结兴家”的家训,有困难抢着上,有利益互相让,15口人的大家庭代代赓续着红色基因的荣光,和谐、积极向上的正能量成为这个幸福家庭最殷实的家底。
“一个人需要有精神支柱,一个家庭同样需要有精神支柱。我们家103岁高龄的奶奶无疑是这个大家庭的精神支柱和灵魂人物。”韩凤芹介绍说,爷爷是抗日英雄,在1945年日本投降前被杀害,当时的奶奶才二十多岁。家庭的变故并未击垮她,反而让她的内心变得愈加强大,年纪轻轻的她独自一人抚养年幼的孩子、照顾年迈的双亲,同时还在村里担任妇委会主任,生活的艰辛可想而知,但再苦再难她都坚强地挺过来了。后来,儿子成家,她又陆续照看了三个孙子、三个曾孙,为这个大家庭劳心劳力,倾情付出。虽然奶奶一生历经风雨坎坷,遭遇重重磨难,但老人的口头禅是“感谢党和政府”,在她的心里,正因为有党的好政策、政府的关爱,才让她现在享有天伦之乐、儿孙绕膝的幸福生活。
公公是烈士子女,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在其母亲的影响下,读高中时就入了党。因为深知教育救国、兴学图强的重要意义,高中毕业后他毅然放弃了上大学的机会,欣然接受了组织对他留校任教的建议,从此扎根在学校耕耘数十年,退休前担任河北老家第一中学党委书记。婆婆也是一名人民教师,工作上兢兢业业,家庭里任劳任怨,勤俭持家,孝敬老人,退休后更是以照顾老人为主业,无微不至。他们一共养育了三个孩子,韩凤芹的爱人是最小的,上面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姐姐,在两代老人的言传身教之下,姐弟三人事业有成,都组建了幸福的小家庭,如今第三代都学有所成,第四代正茁壮成长,并已相继成家立业。
2021年,适逢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韩凤芹的大家庭也迎来了“高光时刻”——84岁的公公获得党中央颁发的“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老人捧着奖章激动之情溢于言表。“这枚纪念章,是对听党话、跟党走的具有50年党龄党员的集体致敬,也是对老一辈党员无私奉献为民情怀的最高礼赞。是荣耀的传承,更是家族时代信仰的传递。”对这份沉甸甸的荣誉韩凤芹是这样理解的。
相亲相爱、向上向善的家风代代传承,深深地扎根进这个大家庭,融入了每个成员的血脉当中。全家十几口人,性格特点不一,身份多样、职业多元,如何处理各方面的关系,是一门学问,却也很简单。“进的一家门,不说两家话。孔子的‘和而不同’理念是我们家处理家庭关系的一大法宝。”韩凤芹分享说,要懂得欣赏每个人的优点,尊重其特性。
幸福和睦的家庭需要每个成员的付出,共同的价值观影响着大家庭里的每一个人,全家人用孝心、真心传播着淳朴的家风。“少说多做是我们家每个人的信条,做得多了,计较自然就没有了。”有事都冲在前面,困难再多也不怕;有利益互相谦让,再少也是多。老人病了,哥哥、嫂子、姐姐、姐夫主动照顾、轮流陪护,从不攀比。韩凤芹的小家在北京,虽不能时时陪伴亲人左右,但寻医问药、寄钱寄物从不含糊。受长辈们的影响,重孙辈们也主动担当,在照顾老人、爱护下一代上尽心尽力。
对于国家来说,家是社会和谐的细胞;对于个人来说,家是心灵的港湾。对于如何守护好自己的小家,韩凤芹的感受是要认真做好两件事:经营好爱情、教育好孩子。
幸福的家庭,需要用心呵护、时时浇灌。韩凤芹说,“爱是幸福婚姻的奠基石,夫妻间需要信任、理解、宽容、关爱。只有这样,才能相伴同行。”她的爱人常挂在嘴边一句话,“劲儿是攒不下的,能干就多干。”一直以来,爱人都竭尽所能地分担家务琐事,爱人的包容、善良让韩凤芹很感动。伉俪携手几十年来,事业上守望相助,生活中互相关爱,在一天一天的平凡生活里,把日子过成了最美好的样子。
良好的家庭氛围,也在潜移默化影响着孩子。2013年,他们的儿子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之后又到国外继续深造,如今正在攻读博士学位。对儿子的教育,韩凤芹也很重视。每逢传统节日一家三口都要回河北老家陪伴老人,平时再忙每周都要给双方老人打电话,关心老人的健康、生活。在言传身教中,培养儿子尊老敬老,孝敬老人。在陪伴孩子成长的每个阶段,都以朋友身份与孩子相处,平等沟通交流,积极耐心引导孩子了解、认识各种社会现象,形成乐观、宽容、不偏激的社会观。培养儿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强调快乐生活、自主学习。儿子基本上每天上学前都坚持户外活动,放学后锻炼,周末去郊游,劳逸结合。韩凤芹还注意从节约用水用电等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做起,教育孩子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不乱花钱、不攀比。上大学时,儿子兼职家教,用兼职收入和奖学金独立承担了大学期间的各项花费。
韩凤芹说,身心健康是孩子一生的基石,要让孩子懂得自律、进取、感恩,既爱小家,也爱大家,更爱国家。
好的家风是个人成长的基石,幸福的家庭则是个人事业发展的坚强后盾和不竭动力。在和睦大家庭的助力下,韩凤芹将更多的精力倾注在科研任务和教学工作上,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作为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教科文研究中心主任,她带领中心职工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发挥智库的前瞻性、理论支撑作用,积极为推动财政改革建言献策。近年来,她主笔的多篇报告获得党和国家领导人、财政部领导的多次批示。她本人先后获得“百千万人才工程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财政部巾帼标兵”等多项荣誉。科教文研究中心连续两年被评为院红旗机构。
耿耿园丁意,拳拳育人心。除了坚持科研创新,作为一名博士生导师,韩凤芹还肩负着培养高层次、创新性人才的重任。她秉承立德树人,以德为先。踏实修身、扎实干事,研教结合、言传身教,努力为国家培养更多优秀人才。在学术上她是学生的领路人,乐于分享自己的专业经验;在生活中她是学生的大家长,给予悉心的指导和关怀。在她的倾情培养下,有六人获得国家奖学金、十余人顺利毕业,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
荣誉在身,责任在肩。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严于律己的工作作风,让韩凤芹得到了群众的广泛认可和充分信任。她被推举兼任院学术委员会委员、道德委员会委员、学位委员会委员、岗位聘用工作委员会成员。
作为财科院一名资深研究人员,她积极参加各种助捐活动,针对不少年轻女同事在职业、家庭、孩子教育方面存在焦虑情绪,她又成了育儿专家、知心大姐。她坦承,作为新时代的职业女性,承受着家庭和职场的双重压力,要平衡好家庭和事业的关系,要有事业追求,与家庭同频共振,共同成长。生活要简单,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对需要帮助的人真诚付出,不计回报。身心要健康,保持乐观的心态和感恩的心,多换位思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无论身处任何时代、任何环境,都要有理想、有追求,“修于内而形于外,修于心而笃于行”,努力做一个内心丰盈、从容豁达,充满正能量的女性,收获幸福圆满的人生。同时,她也呼吁全社会更多关注职业女性,营造关爱女性的良好氛围,共同构建更友好的社会环境。
对荣获全国“最美家庭”称号,韩凤芹颇有感慨:“大家幸福小家满,国家安康有大家。我家只是千万幸福家庭的一个缩影,荣誉对我们是褒奖,更是鞭策。我们要将良好的家风一直传承下去,在各自岗位上努力践行初心使命,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为把国家、大家、小家建设得更加美好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