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电话:010-88227114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
砥砺初心 共创未来 | 刘懿波:与《中国财政》相遇相知
作为一名文学爱好者,我亦勤于写作。然而关于投稿与稿件录用之事,却流行一种说法:若想稿件被刊发,就得花钱买版面。这种说法听得多了,我也慢慢变得深信不疑。直到与《中国财政》杂志“偶遇”,我对此事才有了全新的认知。
那是2017年的晚秋时节,那天我正埋头在办公室写公文材料。这时,电话铃声响起,一看是北京号码,我想怎么会有北京的电话打给我呢?莫不是诈骗电话吧?欲不接。转念又想,是不是有同学或朋友调到北京工作了呢。于是接通了电话,那头传来动听的声音:“您好,我是中国财政杂志社的编辑,您是南县财政局的刘主任吧?”我有些惊讶。“刘主任,南县是全国涉农资金整合优化试点县,我们想请您为我们杂志写一篇关于这方面经验总结的文章。”我一听,顿时转惊为喜。我们都知道,《中国财政》是由财政部主管、中国财政杂志社主办的一本期刊,是我国财政宣传的主阵地,在我们财政人心中素来有着崇高的地位。接到约稿消息,我怎么能不欣喜呢!但此时我还是有一些担心,生怕对方接着就会提出收版面费等要求。“刘主任,那谢谢您了。请记下我这个电话号码,稿子写好后联系我。”电话就挂断了。
是时,我正在南县涉农资金整合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南县的涉农资金整合正处于关键时期。如果此时南县的整合经验能够得到《中国财政》的推广,对稳步推进涉农资金整合工作定然大有帮助! 于是,我像打了鸡血一样,连续几天几夜奋战赶稿子,终而成文。《中国财政》2017年第24期刊发了我的署名文章《湖南南县:洞庭湖畔 平畴沃野尽朝晖》。我不仅没有支付所谓的版面费,相反还拿到了一笔小小的稿费。数目不多,却意义重大。这篇文章的刊发,对南县涉农资金整合优化试点工作而言,是一个极大的肯定和鼓励。对于我个人而言,不仅打消了我之前投稿的种种顾虑,还增添了我的写作动力,开启了我的创作之路。
此后三年多时间里,我在《中国财政》2019年第21期发表文章《湖南南县:涉农资金源头整合拉开序幕》;2018年12月23日,参与中国财政微信公众平台“40年记忆 40年家国”征文活动并发表文章《回望改革开放40年》。不仅如此,我还先后在《中国作家》《中外文摘》等杂志发表文章30多篇,在相关网媒发表文字50多万字。其中,散文作品《洞庭湖水煮湖鱼》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财经夜读栏目转播。此间,我还荣获了财政部综合司与中国财政杂志社联合举办的财政“十四五”规划征文活动优秀论文奖、建国70年湖南财政风采网上展示大赛征文类一等奖、第二届中国青年作家杯征文大赛散文类一等奖、南县“人社杯”征文一等奖等奖项。我加入了省、市作家协会和省、市网络作家协会,并于2018年底有幸当选益阳市网络作家协会副主席。
正是那年晚秋,与《中国财政》的不期而遇开启了这段相知相伴的故事。也正是在这个收获的季节,我收获了人生中最宝贵的一笔财富。可以说,于我的写作生涯而言,《中国财政》杂志是我的良师益友,更是我的引路明灯。
责任编辑:李艳芝 陈璐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