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电话:010-88227114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
中国财政 | 探索推进预算和绩效管理一体化的实践与思考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以下简称中国科协)是党领导下团结联系广大科技工作者的人民团体,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供科技类社会化公共服务产品的群团组织,承担为科学技术工作者服务,为创新驱动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服务的职责任务。“十三五”时期以来,中国科协深入贯彻落实中央财政绩效管理的系列要求,遵循预算管理的要求,遵循科协组织发展规律,积极探索,开拓创新,逐步形成“规划引领、事财匹配,闭环管理、监督前置,标准先行、平台赋能,结果导向、追踪问责”独具科协组织特色的预算管理新格局,为充分发挥科技群团政治引领、公共服务、价值赋能作用提供有力保障和有效支撑。
(一)树牢“借钱说事、用钱办事”的预算管理核心理念,坚持以政领财,先政后财,事财匹配,实现了从“基数加增长”的平衡预算向“规划引领、事财匹配”的公共财政预算转变。一是坚持先事后钱、事钱同谋、事钱相宜,坚持MCR(Mission使命、Customer客户、Result结果)的工作理念和方法。不断强化用户思维、客户思维,强化需求导向、绩效意识,始终坚持聚焦靶心、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把科技工作者需要不需要、满意不满意作为谋事和花钱的根本出发点和衡量标准。二是把规划、年度工作要点作为财政项目预算安排的依据。以编制发布的《面向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中国科协规划纲要》 《中国科协事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等为基本遵循,推进科协规划纲要、行动计划与年度工作要点、项目计划等有效衔接,充分发挥规划、计划对科协组织服务生产供给的宏观调控和综合平衡的引导作用,将党中央要求的重点任务、重点工作落实到预算中。三是把项目计划作为年度财政项目预算编制的前置程序。进一步加强规划、计划与项目预算的一体化设计和工程化实施,在项目预算前增设了项目计划的前置环节,强化项目超前谋划、顶层设计,迭代建设中国科协预算备选项目库,实现科协财政项目库建设、项目预算立项环节的计划管理的零突破,解决长期以来科协规划与项目计划“两张皮”、重点任务与项目预算执行“两脱节”的突出问题。四是严格按照“事点法数评”要素原则编制年度财政项目预算。为强化科技类社会化公共服务产品属性,突出项目产品化设计,在项目立项环节,创造性地将“事、点、法、数、评”五要素作为项目预算的核心要件,要求做到“五个讲清楚”,即讲清项目本身的事,讲清项目什么地方必须要花钱,讲清项目花钱的方式方法,讲清项目花钱的标准和具体金额,讲清项目可考核的具体任务、产出结果或效益。通过梳理项目事点法数评,实现从“要钱”预算向“全要素”预算转变、从“花钱型”为主的预算向以“绩效型”为主的预算转变,带动提升项目预算的成熟度,进而提升项目预算执行的精确度和可行度。
(二)树牢全过程、全生命周期的财政预算闭环管理理念,坚持制度规范、过程管理、节点控制,实现从“经验管理、监督后置”的预算粗放管理向“闭环管理、监督前置”的预算精细管理转变。一是借鉴现代企业运营管理理念。牢固树立全过程、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形成项目计划、项目立项、预算编制、项目执行、项目验收、项目总结评价等全过程全生命周期的闭环管理,把监督管理前置植入到管理过程中,实现相互制约、协同配合、高效运转、有效管理。二是应善尽善科协预算管理制度。为进一步提高科协项目预算管理和项目实施的安全性、有效性,不断加强制度供给,解决好制度执行的“最后一公里”,提高项目管理的规范化、精准度和合理性。近五年来共制定印发《中国科协项目管理办法(修订)》 《中国科协采购管理操作规程(修订)》《中国科协所属全国学会财务管理指引大纲》 《中国科协数据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等20多项预算财务资产管理制度,并督促指导有关机关部门单位印发20个专项项目实施管理细则,制定《中国科协在华举办国际会议项目预算与经费支出管理办法》,制定完善中国科协财政项目合同范本,全方位构建中国科协财政项目预算财务资产管理制度体系。三是构筑完善“两门四墙、管评分离”的预算监督前置管理机制。即以项目计划为入口、项目考核为出口,以项目预算编制关、项目实施评审关、项目合同签署关、项目验收关为关口。同时,积极推行管评分离,在项目申报遴选、项目合同变更或终止、结项验收或履约验收等所有管理环节,均须实行评审权与裁量权的分离、形成有效制衡的管理工作格局。
(三)树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科学管理理念,坚持制度建设、标准建设、平台赋能,实现从“分散式、计账式”的传统预算管理向“标准先行、平台赋能”的科学预算管理转变。一是进一步强化全口径综合预算、零基预算管理要求,进一步推行部门预算决算公开,推进科学精准编制预算,提倡制度供给、标准先行,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依托先进的信息化平台,实现项目全过程全生命周期留痕管理、实时监控精准管理服务。二是建立健全科协特色的预算管理标准体系。结合科协“三型”组织以及项目多非标、难定制等特点,遵循财政预算管理要求和科协事业发展规律,研究出台中国科协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的分类分档定额标准,先后制定颁布《中国科协信息化类项目预算标准》 《中国科协活动类项目预算标准》,实现了科协项目预算标准的零突破,基本实现95%以上的科协项目支出预算有标准可循,初步形成中国科协财政项目预算标准体系。三是严格执行国家财政和科协财政预算标准。在预算编制、预算评审、预算执行监控等环节中,严格落实国家财政和科协财政预算标准,做到编制预算依据标准、审核预算参照标准、执行预算使用标准,进一步强化预算标准的执行力约束力。四是建立运行中国科协智慧计财服务平台。按照“统一门户、统一平台、统一标准、统一维护”原则,迭代建设包括财务内控信息系统、项目管理服务系统、全国学会财务服务系统、科协智慧统计系统等在内的中国科协智慧计财服务平台,将制度嵌入信息化系统,实现用业务数字化和流程协同化的手段来对“事、财、物、果”的全流程管理,利用平台监控手段,强化风险预警分析,有效防范廉政风险。
(四)树牢预算和绩效管理一体化的财政预算理念,坚持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绩效预算管理,实现从“重预算、轻绩效”的收支预算管理向“结果导向、追踪问责”的绩效预算管理转变。一是将绩效理念和方法深度融入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的全过程,更加注重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更加注重成本效益分析、关注支出结果和政策目标实现程度,更加注重体现权责对等、放权和问责相结合,建立完善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二是全面推行年度预算及绩效目标、实施绩效透明制度。大力推行绩效目标设立、审核及执行中绩效目标与预算执行“双监控”管理,逐步推进绩效目标评价结果的反馈整改落实机制,全面推进财政项目预算及绩效目标,以及绩效评价结果在科协内部公开透明,并逐步推进向社会公开。自2018年起连续三年印发《中国科协财政项目预算及绩效目标》和《中国科协财政项目实施绩效报告》,供各部门单位互相学习借鉴,交流分享项目实施成果。三是全面推行项目绩效评价的全覆盖。建立完善全周期预算绩效管理链条,实现了对所有财政项目的预算评审全覆盖、项目执行监控全覆盖、项目实施验收全覆盖和项目绩效自评全覆盖。四是研究制定具有科协特色的分类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组织开展科普类、学术类、决策咨询类财政项目绩效评价指标标准体系研究,探索制定分类绩效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五是大力推行财政项目预算绩效评估评价结果应用。落实预算安排约束机制,突出预算安排绩效导向,将预算执行、预算评审、绩效监控、绩效评价、巡视整改、审计检查等发现的问题和整改情况与预算安排挂钩,坚决防止和纠正违规违纪问题。已连续两年实行关键节点预算执行进度与年度预算调整挂钩制度,对相关项目预算挂钩核减3.5亿元。六是深入开展财政项目实施绩效检查。通过开展计财廉政风险防控全覆盖专项检查、全国学会承接中国科协委托(资助)类项目专项检查等,全面加强监督检查和问题整改,切实提高项目预算执行的绩效和质量,排除和有效防范支出风险。
2021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是中国科协“开放发展主题年”。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国科协将继续坚持“谋发展、添动能、防风险、求绩效”的工作方针,聚焦靶心,服务中心,守正创新,突出预算绩效管理主线,深化推进“规划引领、事财匹配,闭环管理、监督前置,标准先行、平台赋能,结果导向、追踪问责”的预算管理新格局,全面提升科技类社会化公共服务质量水平,努力为聚焦政治引领主责、智库学术科普主业提供赋能服务和有力支撑。
一是把绩效理念和绩效意识转化为管理自觉。持续坚持“花钱必问效,问效必问责”,以强化项目绩效管理为抓手,坚持绩效管理主线,把绩效管理贯穿在科协事业发展规划、项目计划、项目预算、项目实施、财务管理等工作的全过程。做到项目预算一体化设计、工程化实施,项目预算、项目实施、绩效管理同谋划、同部署、同实施、同考核。
二是管好项目立项和预算编制源头关。探索开展项目预算绩效事前评估,对新出台重大政策、项目开展事前绩效评估,重点论证立项必要性、投入经济性、绩效目标合理性、实施方案可行性、筹资合规性等。强化绩效目标管理,严格绩效目标的设置、审核、批复管理,严格绩效指标设置管理,不仅包括产出、成本指标,还要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可持续影响和服务对象满意度等绩效指标。加强工作调研和课题研究,探索具有群团特色的科技类社会化公共服务产品供给方式,推进公共产品供给侧改革。
三是加强绩效管理制度和绩效评价指标、标准建设。修订完善项目绩效评价管理办法,加强项目绩效自评价、部门评价管理。加强具有科协特色的绩效评价指标、预算支出标准体系建设,陆续制定科普类、组织力类、学术类、智库类科协特色财政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四是深入推进智慧计财服务管理平台建设和应用。完善智慧计财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推动实现项目立项、预算编制、项目采购、项目实施、合同履约、资金支出、验收评价等全过程闭环管理的信息化平台赋能。建立信息化数据监测和分析汇总机制。对绩效目标实现程度和预算执行进度实行“双监控”,及时发现和纠正执行中的问题,为绩效目标如期保质保量实现保驾护航。
五是强化绩效评价结果导向和应用。持续推进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挂钩机制,实行绩效评价报告反馈整改机制,加强绩效评价结果公开,强化绩效评价结果应用。加强绩效自评价的管理,逐步推进部门绩效评价的全覆盖。
责任编辑 雷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