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
[中]
[小]
摘要:
一、服务经济发展和会计改革需要,开展会计理论研究
(一)继续完善会计指数研究,做好指数的试发布工作。根据政府部门、科研院所专家的意见,对研究成果进行了反复修改完善;组织课题组召开了会计指数研讨会,进一步讨论会计指数试发布有关问题;组织课题组到国家统计局、各类型企业进行调研,广泛听取各方意见,构建科学的会计指数体系,为会计指数问卷、系统开发做好准备工作。
(二)提升管理会计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定期举办学术年会和专题研讨会,交流管理会计理论和实践经验;举办管理会计座谈会,对管理会计工作提出了许多政策建议;组织编写并出版了《中国管理会计理论与实务》著作,总结和梳理了我国管理会计发展的最新成果,以提升我国管理会计的实务、教学和研究水平,引导我国管理会计的发展方向;组织编写并出版了《中国管理会计案例丛书》,结合我国企业管理和管理会计实践,传播管理会计应用知识。
(三)围绕宏观政策导向,开展环境会计研究。针对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和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论述,特别是关于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对领导干...
一、服务经济发展和会计改革需要,开展会计理论研究
(一)继续完善会计指数研究,做好指数的试发布工作。根据政府部门、科研院所专家的意见,对研究成果进行了反复修改完善;组织课题组召开了会计指数研讨会,进一步讨论会计指数试发布有关问题;组织课题组到国家统计局、各类型企业进行调研,广泛听取各方意见,构建科学的会计指数体系,为会计指数问卷、系统开发做好准备工作。
(二)提升管理会计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定期举办学术年会和专题研讨会,交流管理会计理论和实践经验;举办管理会计座谈会,对管理会计工作提出了许多政策建议;组织编写并出版了《中国管理会计理论与实务》著作,总结和梳理了我国管理会计发展的最新成果,以提升我国管理会计的实务、教学和研究水平,引导我国管理会计的发展方向;组织编写并出版了《中国管理会计案例丛书》,结合我国企业管理和管理会计实践,传播管理会计应用知识。
(三)围绕宏观政策导向,开展环境会计研究。针对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和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论述,特别是关于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等具体要求,学会把环境会计研究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组织召开环境会计专业委员会工作会议和研讨会,邀请环保部、国家烟草局、中国资产评估协会和国内30余所高校的50余位环境会计方面的专家莅临研讨,并对环境会计专业委员会重大问题进行研究。
二、深化两岸会计合作交流,推动中国学术走向世界
(一)组织第五届海峡两岸会计学术研讨会暨现代会计论坛工作。第五届海峡两岸会计学术研讨会暨现代会计论坛于11月29-30日在台湾政治大学举行,海峡两岸会计界专家学者共同就会计准则、管理会计和内部控制等重要议题进行交流。通过研讨,两岸会计界的交融和认同程度显著提高,对促进两岸会计事业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二)创办英文版学术期刊,搭建会计学术国际化平台。为进一步扩大中国会计理论成果的国际影响力,积极落实中国会计学术“走出去”战略,学会于2013年改版并重新推出英文季刊China Journal of Accounting Studies(简称CJAS)。学会组建了优秀的编辑团队,聘请的审稿专家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美誉度,为提升CJAS刊物的专业水准提供了强力后盾和智慧资源。CJAS自2013年创办以来已顺利出版4期,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期刊文章被国内外学者大量转载引用,浏览量和下载量逐步提高;期刊推介工作取得重要进展,已有部分学术机构和高校同意或支持将CJAS认定为较《会计研究》层次更高的权威期刊。
三、倡导优良学风,鼓励优秀作品创作
(一)继续开展杨纪琬会计学奖评选工作。按照质量第一、宁缺毋滥的原则,经严格评审,评选出获奖论文6篇、专著1本。通过相关媒体宣传报道,对倡导优良学风,树立榜样人才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二)组织开展2012年度会计学优秀论文评选活动。遵循科学公正、注重创新、质量优先的原则,评出24篇优秀论文。其中:一等奖论文4篇,二等奖论文7篇,三等奖论文13篇。
四、做好《会计研究》编审工作,提升期刊的学术影响力
在CNKI评选的5个2012年度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中,《会计研究》榜上有名,影响因子居经济、管理类刊物前列,顺利获得国家社科基金学术期刊资助40万元。在总结经验和成绩的基础上,《会计研究》编辑部着力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完善网络平台和稿件系统,稿件处理流程更加透明、高效、快捷。二是提高审稿效率,缩短审稿周期。对于所有拟采用或未予采用的稿件,均提供详细的审稿意见和指导建议。三是扩大作者队伍,鼓励原创成果。发掘和培育新生力量,大力提倡和鼓励原创性、开拓性研究,去除期刊在用稿上的形式化倾向。四是注重发挥期刊的学术导向,把握期刊选题,发挥会计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五、注重顶层设计,推动人才培养
(一)组织会计学术类领军人才培训工作。2013年,学会完成了会计领军人才学术一期、二期、三期、四期及大赛班的集中培训,取得了良好效果。特别是组织三、四期学员配合财政部会计司中心工作,开展管理会计研究,提交会计司三篇系列研究报告,受到司领导重视。学会还组织了学术班学员参与会计司光大证券乌龙指事件专题研究,为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提供政策建议。
(二)制定并组织实施会计名家培养工程。为着力打造一批造诣精深、成就突出,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的会计名家,推动我国会计人才队伍整体发展,财政部制定了《会计名家培养工程实施方案》并委托中国会计学会组织实施。学会秘书处严格按照财政部指示精神和评选规则流程组织评选工作,评审确定了首批名家培养对象。
(三)精心组织培训工作。以配合改革、人才培养、政策落地为目标,举办了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培训班、企业内部控制构建与财务转型高级研讨班、银行业务风险管理高级研修班。培训课程紧密结合政策方向和工作实际,培训内容更“接地气”,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培训效果进一步提升。
六、加强自身建设,完善会员服务
组织各类培训班,为会员搭建全面提升专业水平、组织协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的服务框架;着力建设网络平台,丰富网站“论文资料库”、“法规资料库”、“专家视频讲座”等内容,方便会员查阅和下载;定期发送《会计最新动态》(周刊)和《会计研究动态》(双月刊),得到会员的普遍肯定和好评。
健全和完善学术制度,完成了《中国会计学会年度会计学优秀论文评审办法(试行)》;加强网站建设,对网站系统进行重新设计和再开发,新网站已于2013年底正式上线;完成了2013年民政部部署的社团年检,填写的《中国会计学会2012年度工作报告书》报民政部审核,考核成绩优秀。
七、加强分会和地方学会管理,强化“全国一盘棋”的工作机制
推进各级各类会计学会之间的协作,开展学会工作调研活动;加强地方学会的管理和联络;开展分会年检工作,编辑《分会工作动态》,开展分会工作业务交流,指导分会事务;组织交流学会工作的经验和体会。通过开展上述工作,学会与各分会、地方学会之间建立了稳定良好的沟通联络互动渠道,增强了会计学会系统的凝聚力,进一步夯实了我国会计学术工作的组织基础。
(中国会计学会供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