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债务研究和评估
2021年,政府债务研究和评估工作坚持稳中求进,持续提升政府债务统计分析质量,不断增强政府债务风险防控和研究能力,稳步推动地方政府债券信息公开,多措并举提升政府债务管理水平。
一、加强政府债务统计分析,夯实债务管理基础
一是做好地方政府债务统计汇总,不断提升数据服务精准性。定期统计、分析各地发债情况及相关数据,编制《地方政府债务日报》《地方政府债务月报》《政府债务动态》。结合2021年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规模上限实际使用情况,编制《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和债务余额情况》,为领导决策、制定完善相关政策提供数据服务保障。二是开展地方政府债券发行数据分析,持续增强债券市场影响力。根据月度地方政府债券发行数据,不断丰富完善相关分析,增加二级市场交易、投资者结构等市场信息,编制并公开发布中英文版《地方政府债券市场报告》各12期。汇总梳理国内经济概况、地方政府债务信息、债务管理工作的主要做法及显著成绩等,编制《2020年度地方政府债券市场报告》,为研究人员、相关机构提供权威准确的信息。三是稳步推进中央政府性债务统计分析,不断拓展业务范围。对有关中央单位报送的2019年和2020年债务数据开展复核、汇总分析,进一步完善中央政府性债务统计分析工作。
二、深化地方政府债券和城投债动态监测,提升债务监管实效
一是持续监测政府债券发行使用信息,引导地方规范债券发行使用。根据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进度统计情况,对部分地区新增债券资金投向等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形成《监测报告》。强化专项监测,对再融资债券、支持化解地方中小银行风险专项债券、收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债务)以及支持国家重大战略专项债券等情况重点关注,及时上报发现的问题,促进地方规范政府债券发行使用。二是加强新增专项债券项目合规性监控,防范专项债券偿还风险。抽查部分地区发行新增专项债券项目公开披露文件,针对发现的专项债券项目信息披露不规范、本金偿还方式不合理、发行期限与项目期限不匹配等问题形成报告,防范化解风险。三是深化专项债券项目资金使用监测,促进带动社会有效投资。做好专项债券作为符合条件的重大项目资本金以及组合使用专项债券和市场化融资项目的监测工作,对发现的问题转属地监管局跟踪核实、督促整改。四是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债务动态监测,防止新增隐性债务。持续监测境外债、信托产品等发行规模、存量变动、地区分布及募资用途等情况,提醒相关地区加强监控。
三、强化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估,防控债务风险
一是完善专项债券中长期风险评估,前移风险防控关口。优化评估测算方法,预测未来5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数据,评估全国各地区专项债务风险,及时预判相关地区专项债务风险趋势,督促高风险地区提早谋划应对预案。二是做好2021年新增专项债券项目需求审核和2022年项目申报工作,从源头防控专项债券风险。根据专项债券项目融资与收益平衡、项目前期准备、融资需求、债券资金投向、偿债能力等多方面情况,审核部分地区新增专项债券需求项目,提出审核意见建议,切实保障项目质量。三是做好专项债券补充中小银行资本金相关工作,支持化解中小银行风险。对部分地区中小银行专项债券发行实施方案和300余家中小银行清产核资、追责问责专题报告进行审核,为加快推进专项债券支持化解中小银行风险政策落地提供有力支持。四是做好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相关工作,配合防范化解隐性债务风险。密切关注各地区在化解隐性债务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定期分析情况,形成分析报告,为决策提供参考。按时收集整理地方政府违法违规举债融资举报信箱线索和审计移交线索。配合开展违法违规举债问题的现场核查工作,参与部分地区违规新增隐性债务问题问责会审,助力违法违规举债责任追究。
四、推进政府债券信息公开,推动打造阳光债务
一是完善公开平台功能,推动平台建设发展。针对中国地方政府债券信息公开平台前期试运行期间出现的问题,加强公开平台与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系统业务协同,解决信息公开工作中存在的堵点。全面梳理业务流程和工作需要,推进公开平台升级建设,提升维护管理能力,保障公开平台于2022年1月1日正式运行。二是推进信息公开制度建设,提升政府债务治理能力。印发《地方政府债券信息公开平台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公开平台管理。研究地方政府债务信息公开评估流程、标准及信息公开评估办法,为提升政府债务管理水平奠定基础。三是强化网络安全措施,保障平台安全运行。全面梳理网络安全保障工作任务,开展网络安全隐患检查修复,完善内部控制操作规程,加强日常运维管理,保障公开平台安全运行。四是推动地方政府债券信息公开,保障信息公开质量。督促指导地方及时完整上传债券数据信息,做好上传数据比对审核,把好信息公开质量关。研究提出下一步发展思路,提出多项发展举措,保障公开平台信息质量。
五、推动前瞻性研究与交流合作,增强政府债务治理能力
一是创新工作机制,持续加强自主研究。围绕政府债务管理重点及研究前沿热点,建立“揭榜挂帅+导师辅导”机制,聚焦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转型、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对地方政府债务影响等主题深入开展专题研究,形成11期《研究简报》。结合工作需要,开展中央政府性债务和地方政府债券项目资金绩效管理相关研究,为完善政府债务管理提供智力支撑。二是健全课题联系人制度,稳步推进合作研究。加强与课题联系人的日常沟通,持续跟踪委托课题研究进度,督促落实研究成果,助力提升政府债务研究能力。三是汇聚各方力量,推进国内外交流合作。通过邀请专家参与课题复评、举办专题讲座等方式,研讨交流政府债务理论和实践问题。积极参加线上国际会议,了解其他国家政府债务管理新措施、新动态、新方法,研究提出对我国政府债务管理的启示建议。深化国际交流合作,积极推进亚洲开发银行技术援助项目,配合开展政策研究。
(财政部政府债务研究和评估中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