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生产总值
本表按当年价格计算。 单位:亿元
注:1.1980年以后国民总收入(原称国民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差额为国外净要素收入。
2.2013年及以前年度的GDP数据在第三次经济普查后作了系统修订(以下相关表同)。
3.2014年为初步核实数据(以下相关表同)。
国内生产总值指数
本表按不变价格计算。 (1978年=100)地区生产总值和指数
本表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指数按不变价格计算。按三次产业分地区生产总值(2014年)
本表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指数按不变价格计算。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主要指标
注:1.投资实际到位资金为财务拨款数,各项相加不等于投资总额。
2.增长速度未扣除价格因素(以下各表同)。
3.自2013年起,三产划分按《国家统计局关于印发<三次产业划分规定>的通知》(国统字[2012]108号)执行,增速按可比口径计算。
4.根据第三次经济普查结果,对2013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数据进行了修订,增速按修订后数据计算。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到位资金和按构成分固定资产投资

续表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工资总额和指数
注:1995—2008年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工资总额即为原来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劳动报酬总额。
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和指数
注:1995—2008年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即为原来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劳动报酬。
各种价格指数
(上年=100)
注:从2011年起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改为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改为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
居民消费水平
本表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指数按不变价格计算。
注:1.城乡消费水平对比没有剔除城乡价格不可比的因素(下表同)。
2.居民消费水平指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居民消费支出(下表同)。
城乡居民人均收入
注:本表1978-2012年数据来源于分别开展的城镇住户调查和农村住户调查,2013-2014年数据根据城乡一体化住户收支与生活状况调查数据按可比口径推算获得。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注:2013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按第三次经济普查结果修订,2014年也相应进行了调整。
人口与就业

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
单位:亿元
注:2011年起,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不再划分活期、定期存款。
社会保险基金收支及累计结余
单位:亿元
续表 单位:亿元
注:1.2007年及以后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中包括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2.2010年及以后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包括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
3.工伤保险累计结余中含储备金。
社会保险基本情况
单位:万人社会救助情况
单位:万人外债风险指标
单位:%
注:本表资料由国家外汇管理局提供。
外债余额

货物进出口总额
注:1.本表1978年为外贸业务统计数,1980年起为海关进出口统计数。
2.货物进出口差额负数为逆差。
金融机构人民币信贷收支表(年底余额)(资金来源)
单位:亿元)
注:1.2011年起,《金融机构人民币信贷收支》分类项目调整,部分数据与2010年以前不可比(以下相关表同)。
2.2011年企业存款改为“单位存款”,居民储蓄存款改为“个人存款”,与上年统计口径一致(以下相关表同)。
金融机构人民币信贷收支表(年底余额)(资金运用)
单位:亿元货币供应量(年底余额)
单位:亿元
注:1. 2001年6月起,将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计入货币供应量(M2),含在其他存款项内。
2.自2011年10月起,货币供应量已包含住房公积金中心存款和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在存款类金融机构的存款。
货币供应量同比增长率
单位:%
注:1.同期比增长率按可比口径计算。1993年口径调整,故1993年未计算增长率。
2.2001年6月起,将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计入货币供应量(M2),含在其他存款内。
3.1997年初,中国人民银行对金融统计制度进行了调整,因此自1997年起的数据与历史数据不完全可比。
黄金和外汇储备

利用外资概况
项目单位:个;金额单位:亿美元
续表 项目单位:个;金额单位:亿美元
注:1.本表资料由商务部提供。
2.2000年及以前,外商投资合同金额和实际使用外资额均含对外借款;从2007年起商务部不再对外公布外资合同金额数据。
按行业分外商直接投资(2014年)
注:本表中的行业分类仍执行2002年版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
按主要国别(地区)分对外直接投资
单位:万美元按行业分对外直接投资
单位:万美元人均主要农产品产量
单位:公斤人均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主要农产品产量
单位:万吨
注:2003年起水果产量包括瓜果类产量。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旅游业发展情况

按行业分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主要指标(2014年)

单位:亿元分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指标(2014年)

单位:亿元,另有注明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