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992年5月13日,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广州保税区。
广州保税区位于广州东部,广州市黄埔区东缘、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北部,总面积为1.4平方公里,与广州市区相距25公里,与香港相距88海里。
广州保税区主要从事国际转口贸易、出口加工以及仓储、国际商品展示等业务。
广州保税区具有良好的区域交通条件:广深公路在北边2公里处横亘而过,距广深珠高速公路接驳口7.8公里。北部1公里处设有墩头铁路编组站。与广州保税区紧靠的黄埔新港码头,年吞吐量1600万吨;广州保税区内自建的2个3000吨级泊位码头已经建成使用,4个1000吨级的码头已经开始建设。中国三大国际机场之一的白云机场。距保税区约41公里。
广州保税区整体投资服务配套设施完备,区外已建成装机容量分别为2×9490千瓦和2×1.2万千瓦的两座发电厂;区内装有容量为6000门的程控电话系统可拨通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EDI(电子数据交换)网络中心,为客户提供EDI电子邮件、电子公告牌、数据库查询等全方位高层次的电子信息服务。
截至1994年底,广州保税区共批准进区投资项目873个,协议投资总额42亿元人民币,利用外资1.6亿美元,建成商品展示厅和写字楼面积12万平方米,建成综合仓库...
1992年5月13日,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广州保税区。
广州保税区位于广州东部,广州市黄埔区东缘、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北部,总面积为1.4平方公里,与广州市区相距25公里,与香港相距88海里。
广州保税区主要从事国际转口贸易、出口加工以及仓储、国际商品展示等业务。
广州保税区具有良好的区域交通条件:广深公路在北边2公里处横亘而过,距广深珠高速公路接驳口7.8公里。北部1公里处设有墩头铁路编组站。与广州保税区紧靠的黄埔新港码头,年吞吐量1600万吨;广州保税区内自建的2个3000吨级泊位码头已经建成使用,4个1000吨级的码头已经开始建设。中国三大国际机场之一的白云机场。距保税区约41公里。
广州保税区整体投资服务配套设施完备,区外已建成装机容量分别为2×9490千瓦和2×1.2万千瓦的两座发电厂;区内装有容量为6000门的程控电话系统可拨通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EDI(电子数据交换)网络中心,为客户提供EDI电子邮件、电子公告牌、数据库查询等全方位高层次的电子信息服务。
截至1994年底,广州保税区共批准进区投资项目873个,协议投资总额42亿元人民币,利用外资1.6亿美元,建成商品展示厅和写字楼面积12万平方米,建成综合仓库和出口加工厂房6万平方米。
1995年,广州保税区进出区货物总值1.78亿美元,其中:进区货值为1.19亿美元,出区货值为0.59亿美元;注册企业274家,其中外资企业40家;投资总额1.05亿美元,协议利用外资2080万美元,地方财政收入2398万元人民币,税收收入4192万元人民币。
1995年,广州保税区主要开展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基础配套设施和重点工程建设方面:完成海关大楼建设,正式开关营运;广保通码头在第一期工程的基础上,继续完善各项配套工程建设;广保电厂2台主机和5台附属设备已到位,厂房工程完成60%,预计1996年6月投产;对展示街保北段7000平方米展示楼进行全面装修,并于1995年10月按时交付使用。
功能开发方面:与黄埔海关协商出台《黄埔海关关于进一步促进广州保税区发展的六条措施》,为方便企业运作提供政策保障;举办首届广州保税区国际商品展示会,12个国家和地区的参展商展示了数千种产品,协议交易额2400万美元,现货交易580万元人民币;基本建成电子、汽车专业市场,着手筹建住宅产品、农资、有色金属等专业市场。
招商引资方面:采取内外招商紧密结合,重点引进大公司,大集团的方针进行招商。1995年4月,在区内举行两次广州保税区投资环境与项目介绍会,境外公司、外国政府驻穗办事机构和国内外贸公司负责人共400多人出席;5月,参加广州市政府组织的香港项目介绍会;9月在成都、乌鲁木齐、武汉、南宁等地举行招商会。
财税工作方面:建立健全财税机构,加强财政预算管理,用活财政资金,制定有关措施,鼓励企业合法经营,依法纳税。建立和完善税收监督制约管理制度,设立减免税审理小组、税务违章审理小组、税务行政复议审理小组和税务稽查小组,明确减免税审办程序、税务违章审办程序、延期纳税审办程序,强化税收征管,加强纳税检查,堵塞税收漏洞,使全区税收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机构改革、机关内部管理和企业管理方面:按照“精简、统一、高效”的原则,建立健全区党委、管理委员会“两委”内部机构,明确各部门职能,理顺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关系,使机关各项工作走上正轨。着手进行全区配套综合改革,制定《广州保税区管委会财务管理制度》,《管委会办公用品管理制度》、《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促进机关各项工作规范化、正规化和科学化,切实加强对企业的管理,提高机关对企业的服务质量,为企业排忧解难。认真贯彻《劳动法》,全面推行企业全员劳动合同制,抓好养老保险为核心的社会劳动保险制度建设。
(广州保税区财税局供稿,刘家荣执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