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
[中]
[小]
摘要:
1995年,中国国际税务咨询公司在国家税务总局领导和局内有关部门的关注与支持下,经过公司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各项业务有了新的发展,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公司的经营指导方针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继续贯彻把公司建设成为集“税务、法律、会计、经济四位一体智能型专业公司”的发展模式,在突出发展税务咨询主业的同时,积极开发为税务系统服务的经营项目,强化管理,多创利润,向公司集团化方向推进。一年来,公司各个业务部门与直属独立经济实体紧密围绕这一思路开拓业务,致使公司整体业务经营出现了“集团架式拉开,规模不断扩大,总体效益增加,资金运行正常,发展势头看好”的良性循环局面。
一、税务咨询主业继续发展,涉外税务咨询再创佳绩
在国内税务咨询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态势下,为稳住现有客户,吸引新的客户,内资企业咨询项目通过改进服务措施的办法来提高服务质量,从而取得了良好效果。公司所担任的内资企业常年税收法律顾问客户数量在稳定原17户的基础上又新增2户,这些客户大多数为在国内外颇具影响和实力雄厚的国有大型企业。内资企业咨询服务项目全年实现收入超过上年水平。
涉外税务咨询业务连...
1995年,中国国际税务咨询公司在国家税务总局领导和局内有关部门的关注与支持下,经过公司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各项业务有了新的发展,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公司的经营指导方针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继续贯彻把公司建设成为集“税务、法律、会计、经济四位一体智能型专业公司”的发展模式,在突出发展税务咨询主业的同时,积极开发为税务系统服务的经营项目,强化管理,多创利润,向公司集团化方向推进。一年来,公司各个业务部门与直属独立经济实体紧密围绕这一思路开拓业务,致使公司整体业务经营出现了“集团架式拉开,规模不断扩大,总体效益增加,资金运行正常,发展势头看好”的良性循环局面。
一、税务咨询主业继续发展,涉外税务咨询再创佳绩
在国内税务咨询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态势下,为稳住现有客户,吸引新的客户,内资企业咨询项目通过改进服务措施的办法来提高服务质量,从而取得了良好效果。公司所担任的内资企业常年税收法律顾问客户数量在稳定原17户的基础上又新增2户,这些客户大多数为在国内外颇具影响和实力雄厚的国有大型企业。内资企业咨询服务项目全年实现收入超过上年水平。
涉外税务咨询业务连续两年保持强劲发展的好势头。1995年新增涉外企业常年税收法律顾问客户6户,总数比上年的3户增加了一倍,单项涉外税务咨询业务也大量增加,全年业务收入总额比上年有大幅度增长。涉外税务咨询业务之所以能突飞猛进,原因主要有三:一是顺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有利的外部环境为涉外税务咨询提供了市场;二是加强和充实了涉外税务咨询部门的领导和企业骨干力量,该部职工勇于开拓,善于竞争,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三是加强内部管理,在分配制度上采取行之有效措施,使职工既有压力又有动力,内在潜能得到进一步释放。
信息资料服务为税务咨询主业的开展提供了条件。1995年全年共编印《税收信息》49期,及时准确地为客户和公司咨询人员提供了国内最新税收信息动态。为实现公司服务门类多样化与功能配套,加速公司业务国际化的进程,适应国内企业到国外投资经营的需要,还新编译了《国外投资经营税收信息》资料,从1995年第四季度起每月刊出一期,面向社会广为征订。此外,与美国的《税收分析家》杂志保持着持续的信息交流协作关系,互赠信息资料,除获得国外一手最新税收信息外,还有一定数额创收。
税收宣传培训业务走出新路子。全年举办全国性税收培训班7期,直接受训人员900多人。发行《纳税须知》画册34万余册;与有关单位联合发行税收宣传挂历1.8万余册。在取得良好社会效益同时,也提高了经济效益。
二、经济开发业务初具规模,集团化的雏型初步形成
根据建设集“税务、法律、会计、经济四位一体智能型专业公司”的设想,公司在大力开展税务咨询主业的同时,积极推进经济开发业务,围绕为税务系统服务业务,相继建立了6个子公司及独立经营单位,初步形成了集团公司的框架结构。经过大家共同努力,许多经济开发性项目当年投资当年见效,并且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三、职工队伍逐步壮大,人员素质不断提高
公司在向集团化进军的过程中,从一开始就注重优秀人才的引进和公司现有员工素质的提高,特别是注重培养与造就一支高素质的企业经营管理者队伍。
1995年度公司本部新聘人员13人,主要充实和加强公司与部门两级的领导力量。增加副总经理2人,总会计师1人;新聘部门经理级人员6人,其中包括在公司锻炼成长起来,富有开拓精神,善经营、懂管理的青年骨干。这些骨干人才,在公司经营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公司从全方位加速人事制度的改革,保持公司用人机制的稳定性和人员相对的流动性,1995年内公司办理各种原因的辞聘人员7人。目前,公司总部在编人数52人,各子公司和独立经营单位职工30余人,在册职工总人数逾80人。
公司建立以来,一直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十分重视党支部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依靠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调动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适应公司规模扩大、党员人数增加的现状,1995年11月经国家税务总局机关党委批准,公司成立了党总支,下属3个支部,进一步加强了各子公司及各独立经营单位党的组织工作和政治思想工作。认真组织政治学习,侧重学习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以及党和国家近期的重大方针政策,以提高职工的政治素质,增强防腐抗变能力与政治上的自觉性、敏感性。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公司主要领导曾反复强调,全体职工都要转变观念,注意学习与掌握新知识、新技术、新本领,以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增强竞争能力。为此,公司组织有关人员赴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进行实地考察和培训,了解国外税务咨询代理行业的发展情况和做法。公司内部还专门举办有关财会人员参加的财会电算化操作培训班。各部门也根据自身业务需要制定培训计划。在公司内部更多的则是提倡自学成才,在实践中增长才干。不少职工利用业余时间参加业务学习与培训,有些则踊跃报考会计师或注册会计师职称。公司内已基本形成注重学习,提高业务水平的好风气。
四、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强化公司内部管理,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公司影响
公司内部管理部门在做好日常管理工作的基础上,根据公司向集团化方向迈进的设想,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及时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以规范公司各项管理工作。
在财务管理方面,制定了《集团财务会计工作规划》、《中国国际税务咨询公司投资融资财务管理办法》、《各子公司利润分配办法》等;为适应财务管理现代化要求,建立会计电算化网络,配备财务软件,为进行集团财务分析和制订1996年度财务计划打下基础。
在公司内部管理方面,制定了《关于人事制度管理的几项补充规定》、《有关对子公司管理的若干规定》、《关于受聘离退休员工年龄限制及解聘后生活补贴试行办法》,以及对司机驾驶与保养车辆、员工使用公司通讯设备、印章等制定出相应的管理办法;根据《劳动法》、《公司法》及有关法规规定,建立职工住房公积金制度,提出对公司职工养老保险、待业保险的初步测算方案,解除职工后顾之忧,调动职工的积极性。
1995年,公司注重加大宣传力度,先后为《中国软科学》杂志、《经济日报》、香港《中国外贸》杂志、《中国财经报》、中新社主编的《跨越世纪的中国》大型画册等媒体提供文字与图片材料宣传介绍公司业务性质与发展现状,并参与制作全国税收文艺晚会及1996年税收宣传挂历,通过这些宣传活动进一步扩大公司的影响和声誉,为拓宽公司业务范围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中国国际税务咨询公司供稿,张天明执笔)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