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就如何搞好农业和农村工作等问题,发表了重要讲话。江泽民强调指出,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一定要正确处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全党要比过去任何时候都要更加重视农业和农村工作。
江泽民说,从1993年10月到现在,不到两年时间,中央召开了三次农村工作会议。每次会议都强调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要地位。中央为什么反复强调这个问题?主要是因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个新课题,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如何把农业搞上去也是一个新课题,需要全党同志认真研究和探索。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过程中,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既面临良好的机遇,又面临新的矛盾。一方面,农业是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基础产业。经济越发展,全社会对农产品的需求越大,对农业的依赖程度越高;另一方面,农业又是社会效益高而自身效益低的弱质产业。因此,经济越发展,工业化程度越高,越需要加强对农业的保护和扶持。这是历史已经证明的客观规律。
江泽民指出,从这几年的实践情况看,由于思想认识和统筹安排问题还解决得不够好,对农业保护和扶持的力度还不够大,已确定的政策措施又没有完全落实,工业与农业发展速度的差距、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都还在拉大。这三个差距如果继续扩大下去,将会造成严重后果。一是农产品供求矛盾将会更加突出,牵动物价继续上涨,加大通货膨胀压力。二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就难以如期实现农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的目标。这不仅会影响广大农民的积极性,还将影响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三是如果农民购买力水平提不高,农村消费市场不能日益扩大甚至缩小,就会直接制约工业和整个经济的发展。四是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经济发展差距拉得过大,将导致贫富悬殊,导致整个经济社会严重失衡。
江泽民说,上述情况说明,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宏观调控,大力保护和扶持农业,促进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东部与中西部经济协调发展,关系我国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关系整个现代化事业的成败,关系社会主义政权的巩固。对这个重大问题,全党同志特别是党的高中级干部,务必要从全局的高度,进一步统一认识,统一意志,统一行动,真正地而不是口头地强化农业这个基础,动员各行各业的力量,采取坚决有力的措施,促进农业的发展、农民的富裕和农村社会的进步,实现既定的奋斗目标。
在谈到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时,江泽民说,要千方百计夺取今年农业丰收,特别是抓紧粮食生产。我们这样一个拥有12亿人口的大国,粮食必须立足自给,供求必须基本平衡。我们必须从政治上、战略上认识粮食问题的特殊重要性。近几年,有些沿海发达地区粮田面积大量减少,单产下降,靠从外地采购大量粮食过日子。这种状况必须迅速扭转。从一个省来说,必须把解决吃饭问题的基点放在增加本地粮食产量上,首先要保证今年粮食生产有较大的增长。江泽民说,要确保“九五”期间生产一万亿斤粮食和农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实现这两个目标,必须下决心调整国民经济结构,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在确保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前提下,安排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规模和速度,安排工农业两大门类资金投放的比例。宁可暂时少上几个工业项目,也要保证农业发展的迫切需要。
江泽民说,农民占我国人口的大多数,农村社会状况如何,对全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关系极大。因此,农村工作必须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在抓好农村经济建设的同时,必须抓好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民主法制建设。坚持两手抓,首先要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这是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促进农村改革和发展的根本保证,是新时期党的建设这个伟大工程的重要“基础工程”。
江泽民在讲话中要求各级党委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务必实现以下几点要求。
(一)在指导思想和工作布局上,真正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不仅这样讲,而且真正这样做。在计划安排上,切实把农业摆在第一位。在资金投放上,首先保证农业的需要。部署工作,首先安排好农村工作。检查经济工作,首先看农业和农村经济搞得如何。如果“米袋子”、“菜篮子”抓不上去,农民收入不能增加,不能算是合格的领导。
(二)党政主要领导同志要切实负起责任,实行严格的责任制。哪个省“米袋子”出了问题,由那个省的书记、省长负责;哪个城市“菜篮子”出了问题,由那个城市的书记、市长负责。
(三)在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各部门、各行业要同心协力,步调一致,支持农业和农村工作,形成强大的合力。计划、财政、金融、工业、科技、内贸、外贸等部门,都要围绕实现农业增产增收任务,采取有效措施,充分发挥本部门职能,做出应有贡献。各个涉农部门都要把为农民搞好服务作为自己的重要职责,决不允许以损害农民合法权益来谋取部门私利。
(四)要把加强农业的各项政策措施真正落到实处。这不仅关系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而且关系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今后凡是向群众宣布了的政策措施,都要不折不扣地落实兑现,做到“言必信,行必果”,取信于民。
(五)各级领导同志,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切实解决实际问题。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大批干部到农村去,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指导工作、服务工作。各级党政领导干部都要虚心向群众求教,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帮助基层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解决障碍农村改革和发展的突出问题,推动农村工作不断取得新的进展。
江泽民说,中央对今年的农村工作已作出了部署,各项工作的指导方针、任务要求、政策措施,都已经明确了,现在的问题是狠抓落实。还是那句话:要落实,落实,再落实。
(摘自1995年2月28日《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