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
[中]
[小]
摘要:
1994年,财政教育工作认真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以落实《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为主要任务,加强对部属院校及系统内大、中专学校的宏观管理,充分调动学校的办学积极性,促进部属院校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改革,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使财政教育事业有了较大的发展。
一、调整教育管理机构,强化宏观管理与指导
为切实转变财政部教育管理的职能,强化宏观管理与指导,进一步扩大和落实部属院校办学自主权,根据国务院批准的《财政部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方案》,财政部原教育司与原人事司合并成立人事教育司,相应设置分管高教、成人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财务管理三个教育职能处,从1994年7月1日起按新机构运转。
人事教育司在教育方面负责部属院校的建设发展和重要工作的管理,指导财政系统教育工作等。其主要职责是:负责拟订部属院校的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指导部属院校的综合改革;对部属院校的专业设置、教学、科研、教职工队伍建设、招生和毕业生分配等工作进行宏观管理。负责部属院校事业费和基本建设投资计划的管理工作。负责办理部属院校干部、教师出国考察、进修以及聘请外国专家来华讲学及有关同国(境)外学校合作办...
1994年,财政教育工作认真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以落实《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为主要任务,加强对部属院校及系统内大、中专学校的宏观管理,充分调动学校的办学积极性,促进部属院校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改革,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使财政教育事业有了较大的发展。
一、调整教育管理机构,强化宏观管理与指导
为切实转变财政部教育管理的职能,强化宏观管理与指导,进一步扩大和落实部属院校办学自主权,根据国务院批准的《财政部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方案》,财政部原教育司与原人事司合并成立人事教育司,相应设置分管高教、成人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财务管理三个教育职能处,从1994年7月1日起按新机构运转。
人事教育司在教育方面负责部属院校的建设发展和重要工作的管理,指导财政系统教育工作等。其主要职责是:负责拟订部属院校的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指导部属院校的综合改革;对部属院校的专业设置、教学、科研、教职工队伍建设、招生和毕业生分配等工作进行宏观管理。负责部属院校事业费和基本建设投资计划的管理工作。负责办理部属院校干部、教师出国考察、进修以及聘请外国专家来华讲学及有关同国(境)外学校合作办学等工作。按照国家教委统一要求负责组织和安排部属院校和财政系统院校对口专业的教学大纲和教材编写,其中具体工作委托全国财政干部培训中心办理。
二、研究落实《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为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交流部属院校教育改革的新经验和新思路,研究拟订部属院校贯彻落实《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意见,并为召开部属院校第十二次工作会议作准备,财政部在认真总结“八五”计划执行经验,多方调查、听取意见的基础上,于1994年9月下旬在安徽黄山召开了由部属院校有关领导及其主要部门有关负责人参加的财政教育工作座谈会。会议着重就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深化院校改革和促进长远发展,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就财政部教育管理机构改革后如何加强财政教育管理问题进行了研讨。10月,在北京昌平召开了由两所管理干部学院的书记、院长、教务处长和六所普通高校的成人教育院(处)长参加的成人教育工作座谈会,交流了各院校成人教育改革情况,认真听取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并对成人教育今后的改革与发展进行了认真研讨。
三、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促进办学体制改革
为加强部属院校领导班子建设,进一步提高领导班子的领导能力和水平,财政部先后派人前往东北财经大学、中南财经大学、江西财经学院、江南财经管理干部学院、中央财金学院、中央财政管理干部学院等校,就领导班子成员的补充和调整问题广泛听取干部、教师的意见,并进行民意测验,为决策提供了依据。
根据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的“普通高等学校实行以政府办学为主,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联合办学”的要求,财政部从抓联合办学入手,鼓励部属院校不要受单一隶属关系的束缚,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联合办学,收到可喜的成效。到1994年底,上海财经大学已与有关企业或企业集团在校内先后建立了南德国际经济管理学院、恒通工商管理学院、证券期货学院、万泰国际投资学院等几个学院。东北财经大学也与渤海酒店集团联合建立了渤海酒店管理学院。这些学院的建立,不仅增加了办学经费,便利了师生实习,同时也引进了新的办学机制,推动了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
四、以教学改革为中心,狠抓教育质量
(一)召开教学改革研讨会。1994年1月中旬,部属院校党委书记、校(院)长参加了由上海财经大学承办的教育教学改革研讨会,互相通报各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有关情况,研究教育教学改革深入进行的步骤和措施。之后,多数院校都各自召开了教学改革研讨会,以加强对教学改革的理论指导,并以此调动师生参与改革的积极性。
(二)加大学科专业的改造力度。一是为使部属院校学科专业建设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客观要求,1994年,财政部核定了部属普通高校本科专业设置限额,并成立了由人事教育司领导和部属院校及财政科学研究所专家、学者组成的财政部专业设置评议委员会,以加强对学校专业设置的宏观管理,促使其逐步形成合理的专业结构和布局。二是部属院校在原有学科专业建设的基础上,于1994年陆续进行第三轮学科专业改造。为减少学科专业改造的阻力,有的院校还推行了学院制试点,使学科专业建设取得长足进步,水平普遍提高。截至1994年底,部属院校的绝大多数学科专业取得硕士学位授予权,硕士点达到59个,博士点达到19个。
(三)调整更新教学内容。1.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财税、金融、外贸体制以及会计制度的改革,原有的教学方案和教学内容已不能适应时代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为此,部属院校先后修订教学方案,更新教学内容,一批新编和重新修订的统编教材得以迅速出版。2.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研究生部根据人才培养向复合型方向转变的要求,调整了教学内容。财政专业和会计专业都增设了证券投资、国际金融和国际贸易课程;财政学专业强化了中国财政理论与政策研究,同时增设外国财政专题和西方经济学课程;会计学专业则在原有基础上增设了中国经济问题研究课题。
(四)注重教学评估和检查工作。1.1994年5月下旬,在上海财经大学召开了由部属院校教务处长参加的高等财经院校本科教学工作评价方案第二次研讨会,讨论修改了《高等财经院校本科教学工作评价方案》(草案),为搞好各院校本科教学工作评价做了准备。2.为确保成人教育的培养质量,财政部对部属中南财经大学、东北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江西财经学院、山东财政学院、江南财经管理干部学院等六所院校的夜大、函授、成人脱产专科、大专升本科、高中起点本科共计11个专业的办学资格进行审核分析,并将同意申报意见报国家教委。此外,对部属院校成人高等教育学历教育毕业证书进行了验证工作,1994年通过验证的毕业证书总计5023本。
五、做好招生、分配和资助困难学生的工作
(一)1994年,部属院校共招收各类学生19678人,其中:研究生650人,普通本、专科学生8098人,成人脱产班835人,函授7421人,夜大学2674人。财政科学研究所研究生部招收博士生10人,硕士生17人,进修生13人。顺利完成1994年招生计划,录取新生的素质也有提高。从普通本专科学生的录取情况看,部属院校在所在省市的录取分数一般都高于当地综合性重点大学的录取分数,有的甚至高出20分,在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招生情况也大致如此。录取的新生中,地市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的比重较高,有的院校在9%以上;并注意录取了一些文体优胜者,以利于开展学生课余活动。
(二)1994年,部属6所普通高校共毕业研究生334人,毕业本、专科生5438人。毕业研究生大部分分配到国家行政事业单位,部分充实到国家急需的高校和科研单位。本、专科毕业生分配到地方工作的比例在提高,到中央部门及所属单位工作的占26%左右,到地方所属单位工作的占74%左右,其中到基层单位工作的人数大大增加。截至1994年底,部属院校及财政科学研究所研究生部已累计为国家输送专科以上毕业生11万余人。
(三)随着招生收费制度的改革,部分学生因家庭特别困难而难以维持学业。为解决这一问题,财政部在部属院校建立勤工助学基金,并增列了特困生补助经费。部属各院校也积极采取措施,建立有利于大学生健康成才的奖学金、贷学金、特困生补助与勤工助学基金相配套的综合机制,起到了资助困难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作用。上海财经大学、东北财经大学等校还争取到百万元以上的企业捐资,用于资助困难学生的项目。
六、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
1994年,部属院校开展国际交流的内容和形式有了进一步发展。通过建立各种学术联系、互派访问学者等形式,一些知名专家、教授和青年骨干教师陆续赴美、加、英、德、日等国家及港澳地区,参加国际学术会议、讲学、进行科研合作以及进修和攻读学位等,加强了财经理论交流,提高了专业理论水平。
1994年部属院校聘请外国文教专家的数量也有增加,除较好地完成国家计划任务外,有的院校还自筹资金,多层次、多渠道地聘请外国专家,并注重质量和实效。所聘专家中,财经类专业专家的比例较以往有较大的提高。
1994年部属院校基本建设在建项目10个,完成投资3760万元,其中基建基金投资1262万元,自筹资金投资2498万元。1994年完工项目5个,竣工面积21037平方米,交付使用财产3342万元。在投资十分紧张的情况下,集中有限的资金,尽量保证了教工住宅的建设。1994年部属院校教育事业费拨款达1.12亿元。在经费的安排使用上,除保证人员经费和正常的教学行政开支外,还有重点地解决了一些老校的基础设施改造和计算机、程控电话等现代化教学通讯设备的购置问题,进一步改善了办学条件。
七、加强对财政系统教育的宏观指导
(一)财政部组织部分院校对系统内普通专科、普通中专、成人本科、专科、职工中专等五种学制,财政、税务、财务会计、投资经济管理、会计电算化五个主要专业的教学计划进行了较大范围的修订。1994年9月在福州市召开了财政系统成人高教教学方案研讨会,通过了财政系统成人高教教学方案审定标准,修订了五个专业(财政、税务、会计、投资经济管理和金融)、四个专门化(国有资产管理专门化、涉外税收专门化、会计电算化专门化和涉外会计专门化)、三个层次(专科、本科、专科升本科)、三种形式(全脱产、函授、夜大学)47个教学方案,确定了各专业主干课和专业公共基础必修课。
(二)根据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关于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精神,对财政系统中专学校试办高职班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应具备的条件进行反复的论证分析,提出了试办高职班的初步设想,并结合社会需求,对高职班的培养目标、招生对象、学制、教学计划、毕业生就业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三)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对财政系统中专学校进行评估的基础上,财政部向国家教委推荐云南财经学校等八所财校为国家级重点中专学校。国家教委根据财政部上报材料,结合财政系统中专学校实际,经过认真分析和调查研究,正式批准云南省财经学校、青海省财经学校、辽宁省财政学校,四川省财政学校和山东省财政学校等五所学校为全国重点普通中等专业学校。
(财政部人事教育司供稿,余蔚平、黄会平执笔)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