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一、1994年我国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再创新纪录

1994年度世界银行对我国贷款项目一览表 (单位:亿美元)

1994年,世界银行(包括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和国际开发协会)执行董事会共批准对我国17个贷款项目,承诺金额34.094亿美元。这是我国开始利用世行贷款以来,按日历年度计算获得世行承诺资金最多的一年(见下表)。从部门分布来看,这些项目主要集中在农业、基础设施、社会发展、环境保护等方面,突出体现了以农业为重点,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配合改革开放的战略构想。
在农业方面,继1990年底完成的“红壤项目(一期工程)”取得良好效果之后,我国根据前一项目的经验,于1994年实施了“红壤项目(二期工程)”,以便进一步巩固和扩大项目区的扶贫成果,为我国南方红壤区的农业发展闯出一条新路。
我国森林资源相对匮乏。近年来,我国开始利用世行的软贷款建设速生丰产林基地,效益显著。在“国家造林(一期工程)”的基础上...
一、1994年我国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再创新纪录

1994年度世界银行对我国贷款项目一览表 (单位:亿美元)

1994年,世界银行(包括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和国际开发协会)执行董事会共批准对我国17个贷款项目,承诺金额34.094亿美元。这是我国开始利用世行贷款以来,按日历年度计算获得世行承诺资金最多的一年(见下表)。从部门分布来看,这些项目主要集中在农业、基础设施、社会发展、环境保护等方面,突出体现了以农业为重点,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配合改革开放的战略构想。
在农业方面,继1990年底完成的“红壤项目(一期工程)”取得良好效果之后,我国根据前一项目的经验,于1994年实施了“红壤项目(二期工程)”,以便进一步巩固和扩大项目区的扶贫成果,为我国南方红壤区的农业发展闯出一条新路。
我国森林资源相对匮乏。近年来,我国开始利用世行的软贷款建设速生丰产林基地,效益显著。在“国家造林(一期工程)”的基础上,1994年又安排“国家造林(二期工程)”项目。希望通过大力发展“绿色工程”,扩大植被,改善环境,增强持续发展的能力。
在基础设施方面,电力建设是重点之一。1994年,我国与世行在“扬州火电”项目中,首次利用国际上一些著名商业银行组成的银团贷款,进行联合融资,为我国今后基础设施建设开辟新的融资渠道提供了宝贵经验。
“小浪底”项目是位于黄河中下游的一个大型综合性水利工程,其特点是专门安排了一个与水利工程配套的移民项目,这在整个世行贷款中尚属首例。由于该项目较好地处理了移民和环境问题,受到各界好评。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住房和社会保障改革成为改革的关键领域之一。1994,我国与世行确定了“企业住房及社会保障改革”项目,由世行提供约3.529亿美元的资金。该项目的设想是,先通过一些大、中、小城市的企业住房商品化以及相关的社会保障改革试点,积累经验,然后再向其他地区推广。此外,1994年下半年通过的“法律技援”项目,也是我国与世行在改革方面进行的一项重要合作内容。
二、十五年合作硕果累累
我国与世行的合作已有15年的历史。15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在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的积极配合下,我国利用世行贷款取得丰硕成果。截至1994年底,世行已批准对我国贷款项目148个,承诺贷款金额达202.01亿美元,约占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引进外资总额的1/5,在单一的融资渠道中高居榜首。在上述世行贷款中,有息贷款121.19亿美元,约占贷款总额的60%;无息贷款80.82亿美元,约占贷款总额的40%。这些贷款主要包括以下一些项目:(1)农业项目36个,承诺贷款52亿美元,占总额的25.6%。项目内容涉及农业开发、水利灌溉、土壤改造、滩涂发展、果林副业、畜牧水产、扶贫事业等。农业部门是受益面最广的部门。(2)交通项目28个,承诺贷款43.87亿美元,占总额的21.5%。这些项目的实施,对我国的铁路、公路、港口、水运,尤其是近几年高速公路的发展,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3)社会发展项目34个,承诺贷款39.29亿美元,占总额的19.2%。社会发展项目内容广泛,包括各类教育、卫生、供水、城建、住房等,项目数量仅次于农业部门。(4)能源项目21个,承诺贷款30.78亿美元,占总额的15.1%。能源是我国利用世行贷款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之一,项目主要集中在电力、石油、天然气等方面。(5)工业项目20个,承诺贷款28.99亿美元,占总额的14.9%。主要涉及橡胶、化肥、机床、制药、城市工业改造、乡镇企业发展等方面。(6)林业项目4个,承诺贷款5.98亿美元。主要有大兴安岭火灾后发展和国家造林等项目。(7)技术援助项目5个,承诺贷款1.1亿美元。
截至1994年底,在上述148个项目中,已完成40多个,这些贷款项目的实施,不仅弥补了我国建设资金的不足,而且还引进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对促进我国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经济部门调研合作继续发展
在经济部门专题调研方面,我国与世行不断开拓新的合作领域,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需要。1994年进行的几项比较重要的课题有:“国家宏观经济报告”、“现代企业制度”、“公共部门投资”、“资本市场发展和调控”、“卫生部门融资”等。到1994年底,我国与世行合作共完成48项调研课题。调研的成果,一方面为世行制定对华贷款战略、安排具体项目,提供了有关经济和社会的可靠依据;另一方面,也提出了一些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有一定参考价值的政策建议。此外,双方还不定期地举办各种类型的国际研讨会,进行人员和情况交流,共同探讨改革和经济建设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四、与世界银行集团其他成员的合作
自我国成为国际金融公司(IFC)会员国以来,该公司与我国的合作关系有了一定的发展。到1994年底,国际金融公司在我国的投资项目累计13个,贷款及股权投资约2亿美元,主要集中在汽车、自行车、电子、玻璃制品、资本市场等方面,其中1994年批准4个项目。虽然该公司本身的绝对投资额不大,但对帮助我国吸引外资,推动中外合资企业以及国内资本市场的发展,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目前国际金融公司在我国的投资项目大都在沿海省份,我国将鼓励公司到内地去开辟新项目,充分发挥其“催化剂”作用。
多边投资担保机构(MIGA)于1988年成立,是一个比较年轻的机构,正式在我国开展业务只有5年的历史。截至1994年底,该机构共向外商在我国投资的15个项目提供了非商业性风险担保,其中有10个项目是在1994年度批准的。项目涉及汽车、电子、纺织、石化、矿业等部门。此外,多边投资担保机构还多次在我国举办“促进外部直接投资国际研讨会”,为我国有关部门提供技术咨询等,对帮助我国吸引更多的外资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财政部世界银行司供稿,吴晋康执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