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中国财政学会积极组织广大会员和财经工作者,认真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和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围绕如何转变财政职能、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加快财税改革步伐、发挥财政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宏观调控作用等问题,开展了一系列学术活动。
一、召开年会和财政理论讨论会
1993年12月,中国财政学会在北京召开了1993年年会暨第11次全国财政理论讨论会。这次会议是贯彻落实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精神,为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财政体制和财政运行机制,加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而举行的一次学术讨论盛会。会议有四个议题,一是总结近两年的学会工作,讨论并制订今后的活动计划;二是交流财政理论研究成果,讨论当前重大的财政理论和现实问题,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二步战略目标出谋划策;三是总结近两年的财政科研工作,探讨如何加强财政科研工作问题;四是进行财政系统优秀刊物评选颁奖活动。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财政学会会长王丙乾到会作了题为《学习邓小平的理论,加强财政科研工作》的讲话,财政部部长刘仲藜作了题为《围绕改革和发展,积极开展财政科研工作》的讲话。与会的240多名代表畅谈了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心得体会,通过大会发言和小组讨论,以及提交大会的80多篇论文,交流了财政理论研究成果。会议根据当前财政经济发展的形势和1994年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要求,着重讨论了三个问题:(一)如何正确处理加强宏观调控与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关系;(二)怎样深化和完善各项财政、税收改革;(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财税对策。经过与会者的共同努力,这次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学术活动
中国财政学会常务理事会,每年都要根据当前经济工作和改革的重点,邀请有关专家学者座谈讨论财经热点问题。《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出版和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都及时召开了座谈会,交流学习心得,并结合当前的财政经济工作,提出自己的改革设想。
中国财政学会所属各专业委员会和工作委员会,也分别召开讨论会和座谈会,开展学术活动。财政基础理论研究专业委员会召开了第七次全国财政基础理论讨论会,围绕“我国社会主义财政基础理论如何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主题进行了讨论。民族地区财政研究专业委员会举行了第七次民族地区财政理论讨论会,围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转变民族地区财政职能以及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等问题进行了讨论。中青年财政研究工作委员会召开了第五次全国中青年财政理论研讨会,就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财政职能、调控方式和思想观念如何更新转轨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企业财务研究专业委员会召开了第五次全国企业财务理论研讨会,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财务管理的目标和职能、加强财务管理、落实《企业财务通则》和《企业会计准则》等问题进行了广泛讨论。
三、组织评选全国财政系统优秀刊物活动
改革开放以来,全国财政、财会和财税刊物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这些刊物认真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聚各家之言,纳不同之见,不仅是宣传财会财税改革的窗口和园地,而且为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对财税工作具有很大的指导作用。为了更好地发挥这一作用,更贴切地服务于财会财税工作,促进刊物质量的提高,中国财政学会组织了这次评选活动。评选的范围是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财政学会及财政部门主办的财政、财会和财税刊物。学会秘书处组织了有关专家对选送的48种刊物,从理论性、实践性及封面和版式设计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认真细致的比较评审,评选出荣誉奖3个,一等奖5个,二等奖10个,三等奖15个,鼓励奖15个。具体获奖名单是:
荣誉奖:
《财政》《财务与会计》《财政研究》
一等奖:
《河北财会》《上海财税》《四川财政》《湖北财税》《吉林财政研究》
二等奖:
《财会研究》(甘肃)《广东财政》《深圳财会》《湖北财政研究》《江苏财会》《河南财政研究》《财税与会计》(河南)《安徽财会》《江西财政》《广西财政研究》
三等奖:
《福建财会》《贵州财政会计》《天津财税》《山西财税》《哈尔滨财会》《北京财会》《山东财会研究资料》《浙江财税与会计》《江苏财政研究》《湖南财政与会计》《成都财税与会计》《宁波财税》《山东财会》《云南财政研究》《财会审》(南京)
鼓励奖:
《内蒙古财会》《陕西财政》《宁夏财会》《长春财会》《财政探索》(黑龙江)《吉林财政与财务研究资料》《广州财政》《辽宁财政研究》《青海财会》《沈阳财政会计》《西安财会》《大连财会》《西藏财政研究》《青岛财会》《武汉财政科学研究通讯》
(中国财政学会供稿,程北平执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