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
[中]
[小]
摘要:
1992年是中华会计函授学校建校五周年,也是为建设具有“中华”特色的成人教育学校开拓进取、锐意改革的一年。一年来,中华会计函授学校在财政部的领导下,在各级财政、教育部门的支持下,坚持“从严治学,质量第一”的办学方针和“巩固、发展、多层次”的办学方向,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实现了工作重点向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管理水平为目标的转移,较好地完成了1992年的工作计划。
一、评选1991—1992年度先进办学单位。经过各级办学单位认真评选及各教学管理工作检查组的推荐,报请中华会计函授学校校务委员会评定结果:河南等6所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会计函授学校被评为先进办学单位;云南等4所省、计划单列市会计函授学校被评为教学管理先进单位;山东等两所会计函授学校被评为招生工作先进单位。由各省(区、市)和计划单列市的推荐,经中华会计函授学校校长办公室审查,共评选出36所函授分校和113个函授站为先进办学单位;评出优秀教育工作者286人,优秀学生750人,优秀毕业生283人。
二、认真总结办学经验,研究学校的发展方向,部署今后办学工作。为了系统总结交流五年来的办学经验,研究今后的工作,经财政部领导批准,中华会计函授学校...
1992年是中华会计函授学校建校五周年,也是为建设具有“中华”特色的成人教育学校开拓进取、锐意改革的一年。一年来,中华会计函授学校在财政部的领导下,在各级财政、教育部门的支持下,坚持“从严治学,质量第一”的办学方针和“巩固、发展、多层次”的办学方向,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实现了工作重点向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管理水平为目标的转移,较好地完成了1992年的工作计划。
一、评选1991—1992年度先进办学单位。经过各级办学单位认真评选及各教学管理工作检查组的推荐,报请中华会计函授学校校务委员会评定结果:河南等6所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会计函授学校被评为先进办学单位;云南等4所省、计划单列市会计函授学校被评为教学管理先进单位;山东等两所会计函授学校被评为招生工作先进单位。由各省(区、市)和计划单列市的推荐,经中华会计函授学校校长办公室审查,共评选出36所函授分校和113个函授站为先进办学单位;评出优秀教育工作者286人,优秀学生750人,优秀毕业生283人。
二、认真总结办学经验,研究学校的发展方向,部署今后办学工作。为了系统总结交流五年来的办学经验,研究今后的工作,经财政部领导批准,中华会计函授学校于1992年5月在北京召开了学校工作会议暨校务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会议由财政部副部长、中华函校校务委员会主任张佑才主持,中华函校校长魏克发做了题为“总结经验、开拓进取,多快好省地培训会计人才”的报告,国家教育委员会成人教育司司长、中华函校顾问董明传在会上作了发言,河南等6所先进省校在大会上发言交流了经验,张佑才做了总结发言,国务委员兼财政部长王丙乾到会接见了会议代表并提出了殷切的希望,勉励大家为国家培养更多的质量更高的会计人才。这次会议既是对学校办学工作的一次全面、系统的总结,又为学校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它在中华函校建校史上具有深远意义。
在纪念学校建校五周年之际,编辑出版了《中华会计函授学校工作手册》和以中华会计函授学校创办、发展壮大过程为背景的报告文学《中国有一所这样的学校》,并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宣传媒介作用,以多种形式及时宣传中华会计函授学校办学方向、办学方针及办学成果,使社会各界认识、了解、支持和关心中华会计函授学校的建校和发展。此外,还先后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财经报》和《财务与会计》杂志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报刊上广泛宣传、报导中华会计函授学校的办学情况和办学成果,提高了学校知名度和社会信誉,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
三、认真贯彻“从严治学、质量第一”的办学方针,加强教学和教学管理工作,严肃考风考纪,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和教学管理方面,中华函校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开展了教学和教学管理的研究和交流,积极探索适合远距离办学特点的教学管理模式。为了加强对各级办学单位的管理和定量考核,研究制定了《中华会计函授学校省校工作考核标准》、《中华会计函授学校分校工作考核参考标准》和《中华会计函授学校函授站工作考核参考标准》,使各级办学单位教学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化。为了切实搞好自学管理,中华函校印发了《关于学习江苏、西安两校“三段作业”和“两作一测”教学法,进一步加强自学管理的通知》。为了系统总结各级办学单位在教学和教学管理实践中行之有效的经验,推动教学和教学管理的研究,学校编辑了《中华会计函授学交教学管理经验选编》一书,充分展示了各级办学单位在教学管理、教学研究以及教学改革等方面的成果。
为了提高学校的教学管理水平,促进学校的各项工作健康地发展,搞好1992年的评优表彰工作,于9月—10月期间,组织了建校以来规模最大的教学管理工作大检查,范围涉及全国32所省(区、市)和计划单列市函授学校及部分分校、函授站。这次检查以中华会计函授学校制定的《中华会计函授学校省校工作考核标准》为依据,在全国统一组织、各省校之间交叉检查的基础上,采用了定量考核为主,定性考核为辅的方法,以达到互相促进、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这次检查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检查结果基本上反映了各省校的实际情况。
在考试方面,狠抓考试、考务管理,严肃考风考纪。为了进一步严肃考风考纪,学校制度了《中华会计函授学校考试、考务工作暂行规定》和《中华会计函授学校抽考试行办法》,使考试、考务和抽考工作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并分别于5月、11月对《工业会计》、《统计基础知识》、《财务管理》等课程进行了两次抽考。
四、超额完成招生计划,招生人数达到建校以来的最高水平。1992年在各地区各类成人中等专业学校林立,生源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及时采取各种措施,有效地开展宣传活动,积极组织生源,开设考前辅导班。1992年全校录取全科班学生7.8万人,录取人数比计划人数多1.6万人,完成计划的126%,形成每年招生和毕业6—7万人,在校生20万人左右相对稳定的办学规模。
五、认真搞好教材(文字教材和音像教材)的建设和改革工作。为了适应会计改革的新形势,中华会计函授学校教材编审委员会9月在北京召开了第五次教材编审委员会会议,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中华函校教材编审委员会主任闫达五作了工作报告。会议认真总结五年来教材建设的经验并对今后一段时期教材改革问题进行了研究,制定了教材编审制度,议定了适应会计改革新形势要求的教材体系,并对中华会计函授学校的音像教材以及考试题库建设等有关问题进行了认真研究。12月在北京召开了校长及教材编审委员会主要负责同志的联席会议,又进一步研究了会计学科设置、新教材编写计划以及主编、主审人员,同时对新旧交替时期教材过渡问题进行了研究,并采取了相应措施。
六、积极开展会计专业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助学工作。会计专业自学考试的助学工作,是中华会计函授学校发展多层次办学的一种主要形式。1992年在认真总结前两年助学工作的基础上,除继续搞好教材、辅导教材的编写和发行工作外,对难度较大的课程,如《统计学原理》等,组织有关专家、教授编写学习提纲,召开辅导教师教学辅导研讨会,促进了自学考试及格率的提高。
六、全国已有3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建立了会计函授学校。6月30日和7月25日,经财政部批准,哈尔滨市财经职工中等专业学校会计中专函授部和长春市中华会计函授学校先后列为中华会计函授学校的办学单位。至此,中华会计函授学校的办学单位发展到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9个计划单列市。
(中华会计函授学校供稿 冯卫东执笔)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