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
[中]
[小]
摘要:
12月1日
国家税务局决定,从1993年1月1日起,全国使用统一新版发票。新版发票与旧版发票的主要区别在于新版发票的发票联票头正中央套印有椭圆形图章,上环印有“全国统一发票监制章”字样,下环印有“税务局监制”字样,图章中间为监制税务机关所在地的全称或简称。
12月4日
财政部副部长张佑才会见并宴请普华国际会计公司执行董事哈沃德先生。
12月4日
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决定从1992年12月31日起降低3371个税目商品的进口关税税率,占我国《海关进出口税则》税目总数的53.6%。此举将使我国关税总水平下降7.3%,是历次调税范围最广、幅度最大的一次。
12月5日
财政部副部长迟海滨会见波兰中央计划署署长克罗比夫尼斯基一行。
12月5日
据《经济日报》报道,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国家财政将加大改革的力度和深度,一些必要的改革措施将陆续出台或实施。主要内容可概括为“三分两统一管一监督”。即在处理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关系上,实行分税制的财政体制;在处理国家与国有企业的分配关系上,实行税利分流、税后还贷、税后分利。统一税收制度,包括建立统一的内资企业所得税制,在条件成熟时再统一...
12月1日
国家税务局决定,从1993年1月1日起,全国使用统一新版发票。新版发票与旧版发票的主要区别在于新版发票的发票联票头正中央套印有椭圆形图章,上环印有“全国统一发票监制章”字样,下环印有“税务局监制”字样,图章中间为监制税务机关所在地的全称或简称。
12月4日
财政部副部长张佑才会见并宴请普华国际会计公司执行董事哈沃德先生。
12月4日
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决定从1992年12月31日起降低3371个税目商品的进口关税税率,占我国《海关进出口税则》税目总数的53.6%。此举将使我国关税总水平下降7.3%,是历次调税范围最广、幅度最大的一次。
12月5日
财政部副部长迟海滨会见波兰中央计划署署长克罗比夫尼斯基一行。
12月5日
据《经济日报》报道,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国家财政将加大改革的力度和深度,一些必要的改革措施将陆续出台或实施。主要内容可概括为“三分两统一管一监督”。即在处理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关系上,实行分税制的财政体制;在处理国家与国有企业的分配关系上,实行税利分流、税后还贷、税后分利。统一税收制度,包括建立统一的内资企业所得税制,在条件成熟时再统一内资、外资企业的所得税制;建立统一的个人所得税制。统一企业财务和会计制度,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管理,逐步建立国家资本金投入、保全、积累、流动以及企业税后利润分配的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社会服务监督体系,加快注册会计师事业的发展,同时逐步完善和全面推行复式预算制度。
12月7日
财政部部属院校第十一次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指出,财经高等院校教育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加快教育改革,使部属院校于九十年代在办学质量、数量、结构和效益诸方面都上一个新台阶。财政部部长刘仲藜会见了与会代表,副部长刘积斌在会上讲了话。
12月9日
商业部副部长、国家粮食储备局局长白美清在全国粮食工作会议上指出,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步伐加快,将由高度集中的统购统销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改革思路是以价格改革为突破口,以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为重点,以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逐步实现粮食商品化,经营市场化,促进粮食业现代化。
12月11日
国务院发布《储蓄管理条例》,自1993年3月1日起执行。
12月14日
全国计划会议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国务院总理李鹏出席闭幕会并就当前的经济形势和1993年的经济工作发表了重要讲话。江泽民、李鹏在讲话中强调,在经济工作中要积极、全面、正确地贯彻党的十四大和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的重要谈话的精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实现有效益的、结构合理的、合乎市场需求的较快增长速度。财政部副部长迟海滨出席会议并作了发言。
12月14日
全国审计工作会议在北京开幕。会议提出今后要强化审计监督在宏观管理中的作用,进一步突出审计重点,改进审计方法,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服务。关于财政审计,将从地方政府的重点财政收入,逐步扩大到多方位的审计。审计长吕培俭在会上作了报告。财政部副部长刘积斌出席会议。
12月15日
财政部部长刘仲藜、部长助理李延龄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副总裁厄伯先生举行会谈。
12月17日
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证券市场宏观管理的通知》。《通知》要求,理顺和完善证券市场管理体制;严格规范证券发行上市程序;抓紧证券市场的法制建设;研究制定证券市场发展战略和规划,加强证券市场基础建设;保障证券市场健康发展。
12月18日
国家统计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颁发《关于经济类型划分的暂行规定》。按新的标准,共分为国有、集体、私营、个体、联营、股份制、外商投资、港澳台投资、其它经济九种。
12月19日
李鹏总理主持召开总理办公会议,对财政部提出的增收节支措施提出以下意见:一、关于逐步减少中央平价外汇支出的方向是对的。二、改革粮棉“三挂钩”补贴的办法。因粮价改革而减下来的财政补贴,要用于建立粮食发展基金,稳定粮食生产,不得挪作他用。三、可以考虑用提高营业税税率的办法增加财政收入。四、对企业债券的发行规模和利率要加强管理,其利率不能高出同期国库券的利率。
12月20日
全国资产评估管理工作会议在京召开。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局长汤丙午在会议上作报告,他指出,资产评估工作已引起各方面重视,评估开始成为企业产权交易中的一种需要。他强调国有资产权益必须保障。
12月20日
经国家计委、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中国农村发展信托投资公司决定面向社会公开发行国家投资公司债券,发行总量5000万元,用于支持国家农业重点建设。本债券面额全部为壹千元一种,期限三年,年利率10%,不计复利,到期一次还本付息。
12月21日
国务院在北京召开全国经济工作会议。会议的中心议题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四大精神,总结1992年的经济工作,研究部署1993年的经济工作。李鹏总理到会讲话,他说,1993年经济工作要在保持总量基本平衡的基础上取得较快发展,重视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的基础性作用,把经济工作的重点放在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增进效益上,促进国民经济既快又好地持续发展。
12月22日
全国财政工作会议在京举行。会议对1993年的财政计划和财政工作作了安排和部署,并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研究了财政部门职能转变、深化改革、加强宏观经济调控等问题。国务委员王丙乾出席会议并讲了话。他着重讲了四个问题:第一,坚持用党的十四大精神指导和推动财政工作。第二,坚持用深化改革的办法促进经济发展和振兴财政。第三,坚持狠抓增收节支。第四,抓紧培养财税和财会人才的工作。刘仲藜部长作了题为《认真贯彻党的十四大精神,安排和执行好1993年国家财政计划》的报告。报告共分四部分。第一,今年国民经济高速增长,财政情况好于往年。第二,围绕加快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安排1993年财政收支计划。第三,转变职能,深化改革,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第四,努力作好1993年的财政工作。李鹏总理在闭幕会上说,在经济发展和改革中,财政工作是经济总量平衡、宏观调控的重要方面。这几年财政收入增长慢,支出增长快,对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是不利的,其根本原因是企业的经济效益低,当然也有财政管理上的问题,包括随意减免税、税收流失和开支上的浪费等,这些问题应引起重视,并下决心解决。
12月23日
国务院召开清理“三角债”工作总结表彰会。李鹏总理宣告全国性的清理“三角债”工作结束,并向17个先进单位颁发奖状。李鹏总理说,从1991年下半年开始的全国清理“三角债”工作,经过各地区、各部门的努力,已经完成任务,取得了注入1元资金清理4元拖欠的效果。今后企业之间如再发生新的拖欠,要由各单位自行负责,国家不再投入贷款清欠。朱镕基副总理作了《总结清理“三角债”经验,防止产生新的拖欠,保证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总结性发言。
12月24日
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在武汉主持召开六省农业和农村工作座谈会,研究当前农村形势和保护农民利益、调动农民积极性问题。江泽民在讲话中强调,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稳定是整个社会稳定的基础,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根本问题。无论是各级党委还是全党同志,无论是主管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部门还是其他部门,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千万不能忘记党确立的这些重要指导思想,必须坚持不懈地把它们贯彻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而决不能有丝毫的动摇。
12月29日
李鹏总理、朱镕基副总理及王丙乾、李岚清、罗干等国务院领导同志与出席全国财政工作会议的财政厅局长和税务局长举行座谈。李鹏总理主要讲了四个问题。一、关于形势问题。二、关于1992年和1993年的财政任务问题。三、关于改革问题。四、关于加强宏观调控问题。朱镕基副总理也作了重要指示。
12月29日
国务院召开农业工作电视电话会。李鹏总理出席会议并讲了话,提出保持农业发展的十项措施。他说,为了加快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步伐,大家积极努力地去抓二、三产业的发展是必要的,但是决不能因此而放松农业,更不能去挤农业、挖农业。
12月29日
财政部发布《商品流通企业财务制度》,自1993年7月1日起施行。
12月30日
财政部、文化部发布《文化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办法》,自1993年1月1日起执行。
12月30日
财政部发布《工业企业财务制度》、《运输企业财务制度》、《邮电通信企业财务制度》,均自1993年7月1日起施行。
12月31日
财政部发布《农业企业财务制度》和《农业企业会计制度》,均自1993年7月1日起施行。
(财政部科研所供稿,刘德雄等执笔)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