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
[中]
[小]
摘要:
一、基本情况
1992年,是我国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的一年,也是财政教育改革迈出新步伐的一年,全国财政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
财政部部属8所院校,1992年招生12269人(其中校内7169人,校外函授、夜大5100人),毕业生11488人(其中校内5785人,校外函授、夜大5703人),在校生37838人(其中校内22434人,校外函授、夜大15404人),比1991年增加4850人,增长14.7%,主要是扩大了自费生招生比例;现有教职工8143人,比上年增加550人,增长7.2%。
地方所属13所财政专科学校,1992年末在校生13605人,比上年增加2065人,增长17.8%;教职工3809人,比上年增加100人。
地方所属116所普通财政中专学校,比上年减少2所。1992年末在校生64093人,比上年增加7893人,增长14%;教职工13339人,比上年增加308人,增长2.36%。
地方所属财政成人学校,据1991年底统计,成人高校有7所,在校生15487人;成人中专学校有42所,在校生41569人,教职工2646人。
二、1992年的几项主要工作
(一)加强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促进了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
1、对部属院校的党建情况进行调查。1992年3月初,财政部按照中央组织部、中央...
一、基本情况
1992年,是我国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的一年,也是财政教育改革迈出新步伐的一年,全国财政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
财政部部属8所院校,1992年招生12269人(其中校内7169人,校外函授、夜大5100人),毕业生11488人(其中校内5785人,校外函授、夜大5703人),在校生37838人(其中校内22434人,校外函授、夜大15404人),比1991年增加4850人,增长14.7%,主要是扩大了自费生招生比例;现有教职工8143人,比上年增加550人,增长7.2%。
地方所属13所财政专科学校,1992年末在校生13605人,比上年增加2065人,增长17.8%;教职工3809人,比上年增加100人。
地方所属116所普通财政中专学校,比上年减少2所。1992年末在校生64093人,比上年增加7893人,增长14%;教职工13339人,比上年增加308人,增长2.36%。
地方所属财政成人学校,据1991年底统计,成人高校有7所,在校生15487人;成人中专学校有42所,在校生41569人,教职工2646人。
二、1992年的几项主要工作
(一)加强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促进了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
1、对部属院校的党建情况进行调查。1992年3月初,财政部按照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中共国家教育委员会党组“关于做好召开1992年全国高校第四次党建工作会议准备工作的通知”的要求,布置部属院校全面自查党建工作。在各院校自查的基础上,财政部组成工作组,于4月16日至21日对东北财经大学的党建工作进行了典型调查,并结合各院校自查的情况,写出了调查报告,向两部一委作了口头汇报。
自1990年春召开的全国高校第一次党建工作会议以来,财政部部属院校在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方面侧重抓了以下几项工作,并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加强了校(院)、系两级领导班子的建设,改进了工作作风;二是坚持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进一步提高了教职工的政治素质;三是加强基层支部建设,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四是狠抓政工队伍建设,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教职员工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五是坚持从严治校,加强了校风、校纪建设。
2、考察、调整、充实了部分部属院校、高校的领导班子。财政部组成工作组,先后对东北财经大学、山东财政学院的领导班子进行了全面考察,并对中央财院、上海财大、江西财院、江南财经管理干部学院和中央财政管理干部学院等院校的领导班子作了调整充实。
3、为对部属院校和财政中专、专科学校的学生进行入学教育。财政部从1991年9月起用近一年的时间,组织摄制了一部电视教育片《金色的事业》。这部电视教育片,受到了薄一波、张劲夫、王丙乾等领导的高度评价和院校师生的广泛欢迎,是一次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探索。
4、举办了财政中专学校领导培训班。为进一步提高财政系统财政中专学校领导的管理水平,财政部于3月10日至4月4日,在北京中央财政管理干部学院举办了财政中专学校领导培训班。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直属中专学校的领导34人参加了培训班。培训班以邓小平同志的南巡重要谈话为指针,就中专学校如何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加快财政中专教育改革,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讨。
(二)深化院校综合改革,以适应我国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
1、为了贯彻第四次全国普通高等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研究加快部属院校的综合改革和发展,财政部于12月召开了部属院校第十一次工作会议。会议讨论了《财政部关于扩大部属普通高等院校自主权的意见》和《财政部关于部属院校深化综合改革和加快发展的意见》(讨论稿)。
2、为适应我国新财务会计制度的重大改革,财政部于11月在北京召开了会计学、审计学教学改革研讨会。参加会议的代表有:财政部教材编审委员会下设的本科、专科、中专会计专业编审小组成员,厦门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等单位的会计界知名专家、教授,财政部会计事务管理司、工业交通财务司以及有关报社的同志也应邀出席了会议。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根据新的财务会计制度的要求,研究会计学、审计学学科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讨论财政部委托上海财大、集美财政专科学校、广州财校和江西财院根据新财会制度改革的要求,分别草拟的本科、专科、中专各个层次会计学专业和本科审计学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的设置及其主要教学内容提要的方案,落实各门课程教学大纲和教材的编写任务,以满足教学急需。
(三)狠抓师资队伍、教材和科研建设,进行统考、评估工作,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1、为主动适应会计制度改革和财政业务发展的需要,提高财政系统各级各类学校教师的业务水平,财政部委托部属院校先后举办了“会计学科教学改革”、“股份制、债券知识”、“财政基础知识”、“统计学原理”、“货币银行学”和“出国预备人员强化英语”等培训班。参加培训班的达300多人。同时,还委托中南财大和中央财院举办了专科起点教师本科班和助教进修班,共招收学员146人。
2、为解决财政系统多样配套教材的需要,一年来,财政部先后召开6次统编教材审稿会,共审定了56门教材(包括教学大纲);制作发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和乡财政人员培训等录像教材。
为推动财经教材建设,提高教材质量,财政部于3月召开了“第二届全国财政系统大、中专优秀教材评奖会议”。这次参评的122种教材,是1986年至1989年间出版的财政部统编教材和部属院校的自编、合编教材。通过专家评审,共评出优秀教材63种,其中13种向国家教委推荐、申报全国高等院校优秀教材,10种教材获一等奖,40种教材获二等奖。在向国家教委申报的13种优秀教材中,有10种教材荣获国家教委全国优秀教材奖。
为推动教材建设,还对财政部“八五”教材规划的部分高校选题进行了招标和评标工作。在有关的教材评标会上,与会专家对投标的336份标书进行了认真的评议,并根据有关评价指标对标书作了综合评价。会后,在专家评议的基础上,最后确定中标的60多种教材,列入财政部“八五”教材规划。
3、为更好地组织部属院校的科研力量为经济建设和教学服务,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财政部科研课题(院校部分)管理办法》。与此同时,督促检查有关学校和部内业务司局认真落实《财政部“八五”科研规划(院校部分)》,及时推广科研成果。如“学校管理信息系统”和“财经类院校试题库管理信息系统”等科研课题,已经国家教季组织专家鉴定通过,并已在财政教育系统推广应用。
此外,还组织部属院校申报“国家资助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1992年国家教委科学技术进步奖”和“全国教育科学‘八五’规划研究课题”。经过国家教委组织的专家评审,有一项科研课题被选为国家资助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有2项成果被授予1992年度国家教委科学技术进步奖,还有2项课题被选为全国教育科研“八五”规划研究课题。
4、根据财政部关于部属普通高校隔年进行一次统考的决定精神,于1992年7月2日组织部属普通高校进行了第五次统考。这次统考的课程为“经济数学基础”(微积分部分),考试对象是部属普通高校1991年本科财政专业全体学生。浙江财经学院、长春税务学院的同年级同专业本科全体学生也应邀参加了这次统考。考试的团体成绩从高到低依次为:东北财经大学、江西财经学院、上海财经大学、中南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学院、山东财政学院。
5、对财政系统3所财政职工中专学校的质量评估试点工作进行检查验收。根据财政部印发的《全国财政系统成人中等专业学校评估方案》,于10月组织检查验收小组,对扬州等3所职工中专学校进行检查验收,达到了预期的目的。通过检查,扬州等3所学校的共同特点:一是都有一个作风过硬的领导班子和一支力量比较雄厚的师资队伍;二是具有一定的办学规模与设施;三是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学校主管部门都很重视检查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并及时帮助解决。
(四)大力支持校办产业的发展,增强学校活力。1992年,财政部部属院校通过多渠道筹资,发展了一些校办产业,为部属院校今后的综合发展奠定了一些物质基础,创造了一些有利条件。为了加快部属院校校办产业发展步伐,财政部于1992年6月底召开了部属院校校办产业工作座谈会。通过这次会议,交流了校办产业的经验,研究了发展部属院校校办产业的方向和措施,促进了部属院校校办产业的发展。
(五)进一步推进岗位培训工作规范化、制度化。为贯彻落实国家教委等五个部委《关于开展岗位培训若干问题的意见》,使财政系统岗位培训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财政部于4月召开了全国财政系统岗位培训教学指导委员会第二次工作会议暨有关文件论证会。会议原则通过了《财政系统干部岗位目录》、《财政干部岗位规范》和《全国财政系统岗位培训规划》三个文件。
(六)筹备成立了“中国财政管理培训网络”。经与世界银行经济发展学院多次磋商,并经财政部有关司局、部属院校反复研究和讨论,于1992年12月初在京正式成立了“中国财政管理培训网络”。该网络由财政部直接领导,财政部教育司负责协调。网络培训机构有上海财大、中南财大、东北财大、中央财院、江西财院、山东财院、中央财政管理干部学院和江南财经管理干部学院。该网络将利用上述培训机构的师资力量和教学条件,加强各网络培训机构之间的配合,并通过与国外有关培训机构的合作,吸收世界上成功的培训方法,提高网络的培训能力,扩大培训成果,为我国培养更多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财政管理干部。
(七)《中国财政教育》双月刊公开发行。1992年,原《财政教育》改名为《中国财政教育》,由季刊改为双月刊,公开发行。1992年编印6期,全年共计发行3万份。该刊由财政部教育司主办,是全国财政教育综合性刊物。它面向财政系统全体干部职工和学校师生员工,以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和岗位职务培训为重点。它的主要任务是:宣传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探讨财政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交流财政教育管理与改革的经验,传播财政教育业务知识,促进财政系统各级各类学校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推动财政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财政部教育司供稿,金之高执笔)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