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对国务委员兼财政部部长王丙乾所作的《关于1991年国家决算的报告》和《1991年国家决算(草案)》,进行了审查和讨论。现将审查意见报告如下:
国务院提出的1991年国家决算,总收入为3610.88亿元,完成批准预算的104.9%;总支出为3813.55亿元,完成批准预算的106.9%;收支相抵,财政赤字为202.67亿元,比批准的预算赤字123.46亿元扩大79.21亿元。同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报告中的预计执行数比较,财政总收入增加28.07亿元,财政总支出增加19.68亿元,财政赤字减少8.39亿元。
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同意国务委员兼财政部部长王丙乾在报告中对1991年国家决算所作的分析。1991年的国家预算,是在财政收支相当紧张、困难很大的情况下执行的。由于我国局部地区发生严重自然灾害,带来了一些减收增支的因素。同时,为了搞好国营大中型企业,国家采取一些必要的政策措施,也暂时减少了一部分财政收入。但是,由于国家整体经济实力增强,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在各级政府、财税干部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还是超额完成了预算收入。在支出方面,支持了抗灾救灾,支持了各项经济改革,支持了...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对国务委员兼财政部部长王丙乾所作的《关于1991年国家决算的报告》和《1991年国家决算(草案)》,进行了审查和讨论。现将审查意见报告如下:
国务院提出的1991年国家决算,总收入为3610.88亿元,完成批准预算的104.9%;总支出为3813.55亿元,完成批准预算的106.9%;收支相抵,财政赤字为202.67亿元,比批准的预算赤字123.46亿元扩大79.21亿元。同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报告中的预计执行数比较,财政总收入增加28.07亿元,财政总支出增加19.68亿元,财政赤字减少8.39亿元。
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同意国务委员兼财政部部长王丙乾在报告中对1991年国家决算所作的分析。1991年的国家预算,是在财政收支相当紧张、困难很大的情况下执行的。由于我国局部地区发生严重自然灾害,带来了一些减收增支的因素。同时,为了搞好国营大中型企业,国家采取一些必要的政策措施,也暂时减少了一部分财政收入。但是,由于国家整体经济实力增强,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在各级政府、财税干部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还是超额完成了预算收入。在支出方面,支持了抗灾救灾,支持了各项经济改革,支持了搞好国营大中型企业,努力增加了农业、教育、科技、国防、重点建设和企业技术改造等项目的支出。
通过对1991年国家决算的分析,财经委员会认为,尽管去年的财政收入超额完成了预算,但收入流失现象仍很严重。同时,财政管理不力,财经纪律松驰,财政支出控制不严,某些支出超过预算过多。这些问题必须引起重视,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改进今后工作。
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已授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查和批准1991年国家决算。财经委员会建议本次会议批准1991年国家决算,批准国务委员兼财政部部长王丙乾代表国务院所作的《关于1991年国家决算的报告》。
在国务院提出的1991年国家决算报告中,还通报了1992年国家预算1至5月份的执行情况。随着国民经济的较快发展,国家财政的收支情况也比较好。今年头五个月,国内财政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长11.9%,国内财政支出比去年同期增长12.5%,收大于支217.6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55.97亿元。需要注意的是,企业经济效益差的状况尚未明显改变,企业亏损和拖欠税利继续增加,一些地方和有些项目的支出增加过快。为了确保今年国家预算的顺利实现,财经委员会认为,全国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要进一步贯彻七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的精神,坚决执行全国人大批准的国家预算,任何地区、部门都不得擅自另开减收增支的口子。要强化税收征管,防止收入流失。对越权减免税、乱收费、乱摊派等行为,要坚决制止,依法制裁。同时,要推动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狠抓扭亏增盈工作。要积极地、有步骤地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并积极参与和支持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及宏观经济调控等各项改革。要继续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坚决反对铺张浪费和腐败现象。
(原裁《财政》1992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