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
[中]
[小]
摘要:
2009年,全国财政科研工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为党的中心工作服务,为现实服务”的科研工作指导方针,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挑战,围绕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开展研究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
一、课题研究成果显著
2009年,各地财政科研部门紧紧围绕经济发展的主题开展调研活动,把调研与业务工作融为一体、调研与决策咨询融为一体、调研与信息沟通融为一体,向各级领导和决策部门提供有数据、有分析、有方案的高水平的调查研究报告和建议。
2009年,财政部科研所经过与财政部业务司局的沟通,确定了19项计划课题,承担完成了18项部领导交办或业务司局委托的应急研究任务,较好地发挥了参谋咨询作用。同年还获得新立项和在研的国家社科基金、自科基金、国家软科学课题等共7项,接受全国人大预工委、环保部等部委委托的数十项课题研究任务,对促进相关方面的财政经济工作发挥了积极作用。全年共刊发《研究报告》、《财政研究简报》和《科研内报》171期。此外,完成了《中国财政60年回顾与思考》和《中国财政60年》的撰写工作,作为新中国成立60周年系列重点书目,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好反响。
地方财政科研部门在课题研究中也取得了较大...
2009年,全国财政科研工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为党的中心工作服务,为现实服务”的科研工作指导方针,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挑战,围绕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开展研究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
一、课题研究成果显著
2009年,各地财政科研部门紧紧围绕经济发展的主题开展调研活动,把调研与业务工作融为一体、调研与决策咨询融为一体、调研与信息沟通融为一体,向各级领导和决策部门提供有数据、有分析、有方案的高水平的调查研究报告和建议。
2009年,财政部科研所经过与财政部业务司局的沟通,确定了19项计划课题,承担完成了18项部领导交办或业务司局委托的应急研究任务,较好地发挥了参谋咨询作用。同年还获得新立项和在研的国家社科基金、自科基金、国家软科学课题等共7项,接受全国人大预工委、环保部等部委委托的数十项课题研究任务,对促进相关方面的财政经济工作发挥了积极作用。全年共刊发《研究报告》、《财政研究简报》和《科研内报》171期。此外,完成了《中国财政60年回顾与思考》和《中国财政60年》的撰写工作,作为新中国成立60周年系列重点书目,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好反响。
地方财政科研部门在课题研究中也取得了较大成绩,为财政决策服务发挥了重要作用。
辽宁省科研所积极围绕财经热点和难点问题,组织完成了“财政生态研究”、“取消农业税后农村新情况和新问题及对策研究”等多项重点课题,初步形成了包含省委、省政府、省财政厅的重点课题、基金课题、各类委托课题、协作课题和国际资助课题的多元研究组合,初步实现了财经应用研究的良性循环,较好地发挥了参谋助手作用。
广东省科研所坚持改革创新,在财政绩效管理理论与实践方面开展了持续探索,有6个市、区与广东省科研所开展绩效预算管理实践合作,初步形成了广东模式的绩效预算体系。
内蒙古科研所组织指导全区财政系统完成调研课题68项,其中自治区财政厅本级49项、盟市财政局19项。科研所先后赴9个盟市20多个旗县开展调研工作,独立和合作完成了18项课题调研任务,同时还完成了20多项自治区财政厅领导交办的应急课题。
陕西省科研所牵头完成了“关中—天水经济区财税政策专题研究”等6项省委、省财政厅重点课题,完成协作课题十余项。通过完善调研管理机制,统筹财政调研资源,为推动全省调研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制度基础。
天津市科研所围绕天津财政改革与发展的难点、热点问题开展对策性研究,全年共完成调研课题近30项。这些课题由于紧贴天津财政工作实际,因而得到了有关领导和部门的好评。
西安市财政局政策法规处组织全市财政系统完成课题近50项,其中“壮大开发区财源、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完善和强化支农投入机制,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成果获得好评,有些研究成果被市政府采纳后作为政策性文件下发,有力地推动了全市财政工作。
武汉市科研所紧密结合财政工作实际,全年共进行实地调研30余次,完成部、省、市级课题“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构建政府绿色采购机制促进‘两型社会’建设”等12项。
二、协作研究扎实推进
经过多年的发展,全国财政科研协作网络已基本形成。各地财政科研部门十分重视协作研究,一是打破部门界限,与社会各界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二是加强各级财政科研机构的纵向协作关系,发挥财政科研生力军作用。三是加强地市财政科研机构的建设,带动本地区财政科研工作的开展。如,沈阳市科研所进一步加强科研观察点的建设工作,强化了科研观察点的管理力度,调整了科研观察点的布局,组织科研观察点人员进行理论培训,有力推动科研工作的开展。四是理顺与业务部门的关系,共同制定选题和研究方案。各地的协作研究虽然采取的形式不同,但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对促进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2009年,财政部科研所会同中国财政学会确定了8个全国财政协作研究课题,有40多个单位参加,分成8个课题组开展研究工作。
财政部科研所与地方合作共建科研基地也取得显著进展。2009年,财政部科研所分别与河南省焦作市财政局、江苏省江阴市财政局和上海市闵行区财政局合作共建科研基地,与之形成长期、稳定、有效的科研合作关系,获得第一手研究资料,同时促进地方财政部门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科研基地建立后,财政部科研所先后与亚太财经中心、复旦大学、上海闵行区联合召开了“中国地方政府绩效预算改革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了焦作市世界银行项目高端论坛、在江阴市举办了“财政领导干部培训班”等,收到了良好效果。
三、学术活动丰富多彩
2009年,财政部科研所和各地财政科研部门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学术交流活动,有力地推动了科研工作的深入开展。
财政部科研所继续坚持每月一次的所内学术交流活动,所领导和各研究室研究人员就改革中的理论与现实问题轮流举行专题讲座,与会人员进行认真讨论,这一活动对加强科研人员之间的工作交流,提高科研工作的整体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做好所内学术交流工作的同时,还积极参加地方科研部门举办的学术活动,与地方从事科研工作的同仁交换研究心得,学问相长。另外,在对基层研究人员和业务骨干的培训活动中,也充分发挥了科研所专家的作用,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财政部科研所还注意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工作,加强与国外财政学界的联系与交流,2009年先后组团或派出研究人员赴美国、日本、德国、瑞典、韩国、南非、巴西等国参加国际研讨会和培训。接待了日本、俄罗斯、英国、斯里兰卡等国家财政部门、大使馆和国际组织的专家访问和采访。通过对外学术交流活动学习了别国的先进经验,宣传了我国的财税政策。
地方财政科研部门也积极举办了各种形式的学术活动。浙江省财税政策研究室2009年先后举办了“完善政府公共预算管理改革”、“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财税对策”和“三位一体财政运行机制”学术研讨会,活跃了学术氛围。河北省科研所2009年策划举办了以“深化财政管理改革”为主题的首届河北中青年财政论坛和“公共财政与经济建设”为主题的河北省财经发展论坛,围绕财政热点、难点问题深入研讨,为调动全省财政科研积极性发挥了重要促进作用。湖南省财政厅科研所会同厅机关举办了“财政与旅游发展论坛”。安徽省科研所组织开展了“能力建设年”研讨活动,围绕活动主题举行了论文征集和评比,有力推动了财政科研活动的开展。
此外,北京、内蒙古、甘肃、陕西、河北、黑龙江、江苏和贵州等地科研部门还组织了财政系统优秀科研成果评比活动,推动各地群众性科研活动蓬勃发展。
四、财政宣传影响不断扩大
财政部科研所积极参与财政部重大财税改革的宣传工作,如为推动燃油税改革积极配合财政部宣传和网上答疑,收到了很好的社会效果。《财政研究》、《中国财经信息资料》等刊物的质量进一步提高。“两刊”坚持以质取胜的原则,严把政治关和学术关,并坚持百家争鸣的方针,社会影响不断扩大。在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两刊征订、发行量继续增加,2009年合计征订量达到6万份。
辽宁省科研所主办的《地方财政研究》成为系统内外了解理论研究成果和获取财经知识的良好载体,质量较高,影响不断扩大。内蒙古科研所2009年在《中国财经报》、《内蒙古日报》等新闻媒体上刊发新闻稿件209篇。他们还主动与内蒙古财政厅业务处室及盟市旗县加强联系,从不同角度反映各级财政工作,保证了财经新闻宣传的时效性。云南省科研所重视创新,《云南财会》努力扩大财政宣传工作的力度,不断加强与云南财政厅处室和州市县财政局的互动,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工作。甘肃省科研所继续巩固提高《财会研究》编辑质量,刊物风格、栏目设置进一步改进、优化,稿件学术性、时效性和实践性进一步增强,2009年被评为全国会计类核心期刊和北大中文核心期刊。山西省科研所主办的《山西财税》等刊,进一步增强了时效性和可读性,受到读者欢迎,2009年发行量达到两万份。天津市科研所努力办好《天津经济》,突出“新、特、快”三个特征,紧密围绕财政经济热点难点,财政宣传主渠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五、人才培养稳步发展
2009年,财政部科研所研究生部继续发挥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优势,努力做好研究生教育工作,招生规模继续扩大。2009年共招收硕士研究生69名、博士研究生69名、校内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学员40名、全日制MPAcc学员21名、在职MPAcc学员65名。2009年共授予42人博士学位、115人硕士学位。财政部科研所的会计学科建设稳步发展,MPAcc招生和教学工作成绩显著。
在专业培训方面,2009年财政部科研所和财政部干教中心举办了全国财政科研骨干培训班,培训各地财政科研部门选派的财政科研人员和业务人员。举办了社会人员参加的培训班,共举办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班16期,培训2600余人,开办会计中级职称考前辅导班和串讲班,培训400余人。
各地财政科研部门也因地制宜,积极开展财政科研人才的培训工作,鼓励和支持科研人员参加各种形式的业务理论的学习培训,如专家讲课、短期培训等。通过学习和培训,既帮助了新吸收的科研人员更快的融入到财政科研工作中去,也促使现有科研人员完善知识结构。内蒙古科研所积极配合财政部科研所研究生部完成了内蒙古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的教学任务,与财政部科研所连续12年合作培养了360名进修学员。湖北省科研所加强科研人才的培训力度,建立了人才反馈制度,强化干部教育培训,采用以会代训的形式对相关局领导和科研干部进行财经知识和公文写作培训,举办全省财政科研人员培训班,进行财经形势和财政业务知识培训。长春市科研所重视科研后备人才的培养,除选派年轻同志参加财政部组织的培训班外,还采取以老带新的办法,对所属人员进行岗位交流,以最大限度地发挥科研人员的才智。山西省科研所坚持每周二、五学习制度,不断创新学习方式,丰富学习内容,提高了干部职工的理论和业务水平。
六、科研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
2009年,各地财政部门采取有力措施,加强财政科研部门的组织机构建设,从制度上保障财政科研部门的有序运转。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地方财政科研部门的班子建设、队伍建设、业务建设和经费保障得到重视,科研工作在财政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得到加强。二是各地财政科研部门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使科研工作朝着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方向有序迈进。三是各地科研部门努力提高专业科研人员所占比重,充实了科研人员队伍。四是提高科研经费支出所占比重,通过举办科研活动、提高课题经费标准、购置科研图书资料和科研设备等途径,逐步实现经费向科研工作倾斜。五是建立激励机制,加强制度建设,对科研工作实行目标管理和制度管理,对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的科研成果或获得奖励的科研成果均给与程度不等的奖励,或是采用招投标的办法,调动地市搞好财政科研工作的积极性,带动地市积极投身到财政科研活动中去。如,陕西省科研所努力完善调研统管机制,统筹财政调研资源,制定了《全省市区财政协作调研课题管理暂行办法》和《调研成果转化和理论宣传奖励规定》,为推动全省调研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制度基础;河北省科研所注意加强综合管理,制定了《河北省财政科学与政策研究制度手册》、《河北省财政科学与政策研究所工作运行规程》和《科研所专业技术岗位聘用工作实施方案》,为促进科研所工作的科学、高效、有序、协调运转,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供稿,孙胜利执笔)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