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
[中]
[小]
摘要:
一、财政科研工作
(一)课题研究成果显著。一年来,财政部科研所和各地财政科研部门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指导下,紧密联系我国和各地的实际情况,注意研究和解决财政实践中提出的重大课题,研究和回答经济改革中提出的现实问题。采取理论研究与政策研究相结合、超前研究与现实研究相结合以及专业研究与群众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抓住经济生活中的突出矛盾开展研究工作,取得了一批具有较高质量的科研成果。2001年,财政部科研所完成了分税制财政体制进一步完善的研究、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的财税政策研究、积极财政政策及其应对措施研究、公共支出范围界定的研究、滚动式财政计划的研究、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条件及对策研究、社会保障税研究、关于徽商的研究、加入WTO对财政运行影响的实证分析、国有股减持问题研究、房地产税制改革研究、会计制度运行中的新矛盾、新问题及解决途径的研究、产出和效果导向的国际预算管理改革研究、投资基金与会计研究、上市公司治理结构问题研究等十多项计划课题的研究工作,上报了30多篇研究报告,得到了部领导的重视。
各地财政科研部门在课题研究中普遍重视调查研究工作,把深入基层进行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材料,作为科研工...
一、财政科研工作
(一)课题研究成果显著。一年来,财政部科研所和各地财政科研部门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指导下,紧密联系我国和各地的实际情况,注意研究和解决财政实践中提出的重大课题,研究和回答经济改革中提出的现实问题。采取理论研究与政策研究相结合、超前研究与现实研究相结合以及专业研究与群众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抓住经济生活中的突出矛盾开展研究工作,取得了一批具有较高质量的科研成果。2001年,财政部科研所完成了分税制财政体制进一步完善的研究、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的财税政策研究、积极财政政策及其应对措施研究、公共支出范围界定的研究、滚动式财政计划的研究、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条件及对策研究、社会保障税研究、关于徽商的研究、加入WTO对财政运行影响的实证分析、国有股减持问题研究、房地产税制改革研究、会计制度运行中的新矛盾、新问题及解决途径的研究、产出和效果导向的国际预算管理改革研究、投资基金与会计研究、上市公司治理结构问题研究等十多项计划课题的研究工作,上报了30多篇研究报告,得到了部领导的重视。
各地财政科研部门在课题研究中普遍重视调查研究工作,把深入基层进行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材料,作为科研工作的重要环节,有效地改变了过去那种“关门研究、纸上谈兵”的状况。如天津市财政科研部门,2001年共安排了9个调研课题,任务全部完成。共收到论文50多篇,召开各种形式的小型研讨会18次,有力地推动了财政系统调研工作的开展。宁波市财税科研部门建立了论文交流、按级评比、配套奖励等激励机制,极大地调动了广大财税干部进行调查研究的积极性。仅在2001年一年中,财税干部就撰写了各类调研论文286篇。其中发表在国家级、省市级报刊上的文章达140余篇,获得各类各等级奖的论文37篇。
由于各地科研部门坚持正确的科研工作指导方针和科研工作方法,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服务现实、指导实践的基本原则,加快了财政科研工作为现实服务的步伐,并为全面提高全国财政科研工作的整体水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继续开展全国财政协作研究活动。经与有关部门协商,2001年共确定7个全国财政协作研究课题。即地方财政或有负债研究、乡镇财政赤字与债务问题研究、进一步完善政府采购制度问题研究、支持高新技术开发的财税政策研究、地方社会保障标准研究、完善地方转移支付制度研究、加入WTO的财税政策研究。全国各省市39个科研单位参加了课题研究工作。
各地财政科研部门在协作研究方面也取得了很大成绩。其中组织完成的一批全国性协作研究课题成果尤为显著。另外,各地财政科研部门还积极开展省际间的横向协作研究,进行了广泛的学术交流活动。通过协作,不仅加强了各地科研部门之间与其他单位的工作联系,也开阔了研究视野,拓宽了研究领域,提高了科研水平。
(三)加强理论宣传,交流工作经验。各地财政科研部门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充分利用舆论和新闻媒介,大力进行财经宣传工作,深入探讨当前财经工作中的热点、难点和疑点问题,使社会各界了解国家财政经济形势,正确看待当前经济发展中面临的各种问题,收到了很好的社会效果。各地财政科研部门创办的学术刊物发行量都有所扩大,质量也有较大提高。通过刊物发行工作,交流和宣传党的财经工作方针、研究和探讨财经理论与政策业务、传播财经工作信息和工作经验,对提高科研工作水平和为中心工作服务,起到了积极作用。
(四)积极开展各类评比活动和学术交流。
1.为进一步调动各地财政科研部门从事理论研究和政策研究的积极性。2001年财政部科研所会同中国财政学会开展了1999~2000年度全国财政协作研究课题评比活动。经过认真评比,从16项研究课题中评出3个一等奖、5个二等奖、8个三等奖。为了更好地开展财政宣传工作,激励和调动全国财政理论宣传工作部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大力提高办刊水平,财政部科研所协助中国财政学会开展了第三次全国财税、财会刊物的评比活动。共评出7个一等奖、8个二等奖、12个三等奖和1个特别奖。
地方财政科研部门为调动广大财政工作者从事调查研究、理论探讨的积极性,也组织了各种评比活动。如湖北省财政科研部门组织了第六次全省优秀财政理论研究成果评选活动,各市州及省直有关部门和有关院校筛选推荐出210篇作品;天津市财政科研部门对全市104篇论文进行了评选;黑龙江省财政科研所对各地上报的57篇成果进行了评比表彰。促进了财政科研成果的转化与推广。
2.2001年财政部科研所围绕财政中心工作,与国外有关部门学术交流频繁,收获显著。全年组织3个出国考察团,即赴澳大利亚、新西兰的社会保障社会化管理与政策协调考察团,赴俄罗斯、波兰的转型国家公共收入管理与政策考察团,赴韩国、泰国的防范金融风险的财政政策考察团。同时,中国财政学会还参加了在奥地利召开的国际财政学会第57次年会。另外,财政部科研所还根据课题研究的需要,参加了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工资研究所赴德国的人力资源管理考察团;出席了在法国召开的OECD国家关于权责发生制政府会计和预算国际会议,并接待了来自日本、美国等国家政府官员和经济专家的来访。
各地财政科研部门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学术交流活动。湖北省财科所组织召开了“21世纪前10年湖北财政实力增长分析及预测战略研讨会”、“效益财政:西部大开发与民族财政振兴研讨会”和“湖北省第十二次财政科研联系点会议暨地方财政制度创新学术研讨会”;浙江省财政科研部门举办了“政府与市场关系”学术报告会,来自全省各市县及有关单位的代表100余人参加了会议,他们还配合有关单位举办了“入世与浙江省的财税改革”学术报告会,全省社科界的200多位代表参加了会议;黑龙江省财政科研所组织召开了全省协作课题推进会暨专题讨论会,各地市县财政局主管局长、科研所长、学会秘书长或课题组长50多人参加了会议。
(财政部科研所供稿,孙胜利执笔)
二、税收科研工作
(一)“九五”期间税收科研工作。
1.“九五”期间的课题研究。“九五”期间,全国税收科研系统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针,各级税收科研机构不断充实,广大税收科研人员认真进行调查研究,先后推出了不少水平比较高的税收科研成果。总局科研所牵头组织的重点税收科研课题有:对新税制运行的总体评价与建议,如何加强对税源的预测和监控,税收增长与国内生产总值的相关分析,政府事权、财权、税权划分与完善中央税、地方税体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税收理论体系;企业欠税问题,税收负担与税收转嫁研究,对外开放与税收对策,优化税制研究;国有企业改制与税收管理,清费立税问题,社会经济结构变化与税收管理;关于提高税收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的研究,可持续发展与税收,税收成本与效率,关于依法治税的研究;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平等税收负担问题,推进企业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和高科技产业化的税收政策,网络经济、电子商务与税收研究,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有关税收问题,我国西部大开发与税收政策等。
2.税收科研课题研究成果。“九五”期间,撰写和编发了《研究报告》155期,约500万字;《税收科研简报》153期,约50万字;《税收研究资料》60期,约441万字;《税收与经济文摘》34期,约63万字。编著出版各种税收理论、实务、史料性著作50余部。其中,《领导干部税收知识读本》、《税收学》、《中国税制50年(1949~1999)》、《中国税收基本法规汇编(1949~1999)》、《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大事记(1949~1999)》、《中国税收实务》、《中国税收制度指南(中英文对照)》、《中国税制概览》、《外国税制概览》等书籍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重视和好评。江泽民总书记为《领导干部税收知识读本》一书题写了书名,并作了重要批语。1999年底,历时18年的《中华民国工商税收史》编写工作全部完成并出版发行。作为弥补中国税收史空白的一项挽救性工作,国家税务总局对参加编写的有关单位和个人进行了通报表彰。编译英、日文等国外经济、税收等方面的文章以及外文期刊目录等外文资料约45万字。
3.广泛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加强税收理论宣传。“九五”期间,总局科研所以本所科研人员为基础,在国家税务总局有关司局的大力协助下,依托全国税务系统的税收科研调研网络,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拓宽研究思路,与全国人大预算工委、国家科学技术部、国土资源部、国家体改委、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经济研究所、航空航天部701所等部门开展广泛的交流与合作研究,使税收科研调研工作更加贴近实际,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1996年、1998年和2000年,与中国改革开放论坛和法国埃克斯—马赛大学联合召开了三次“中欧国际税收研讨会”,加强了税收科研领域的国际合作,提高了我国税收科研调研的国际地位。
(二)召开2001年全国税收科研工作会议。2001年1月8~11日,国家税务总局在江西省南昌市召开了2001年全国税收科研工作会议。会议的主要内容是:传达贯彻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税务工作会议精神;总结“九五”期间税收科研工作;表彰1999~2000年全国优秀税收科研获奖成果;部署2001年税收科研重点课题。
这次会议进一步明确了税收科研工作的目标和思路。即:正确认识和把握税收与经济的关系,强化税收理论建设、税收科研机构网络建设和税收科研队伍建设,增强税收科研工作的服务意识、精品意识和成果转化意识,全面提高税收科研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在深化税制改革和税收管理实践中,更好地发挥税收科研信息资料库、理论部和参谋部的作用。
(三)深化课题研究工作,实施精品战略。根据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税务工作会议精神,围绕总局的税收中心工作和总局领导关于税收科研工作要实施精品战略的要求,总局科研所进一步深化税收科研课题研究工作。2001年,总局科研所重点科研课题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中,“关于税收征管改革和基层机构设置的思考”(2001年《研究报告》第18期),“经济结构调整与税制改革”(2001年《研究报告》第24期),“金融税制的国际比较”(2001年《研究报告》第40期)等从不同侧面阐述了我国税收工作深层次问题和发展前景,为深化税制改革,加强税收征管做了舆论引导。
此外,2001年总局科研所还紧密围绕税收中心工作编写《研究报告》51期,约35万字;《税收科研简报》38期,约12万字;《税收研究资料》12期,90多万字;《税收与经济文摘》12期,约60万字。其中有11篇《研究报告》、《税收研究资料》和《税收科研简报》等科研成果受到国家税务总局领导的重视和肯定。2001年总局科研所及其专家编辑、撰写的税收书籍有:《1999~2000年全国优秀税收科研成果获奖论文集》、《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基本法规(2001年版)》、《税收法律文书范本(修订本)》、《中国税制50年(1949~1999)》(修订版)、《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税收制度的发展(1978~2001)》、《中国税制概览(2001年版)》、《税收征管法与纳税实务》、《公民纳税一本通》等。
(四)大力开展对外交流合作,加强科研人员培训。2001年,总局科研所大力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参加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关于预算审查、个人所得税法修改和遗产税立法等方面的工作;参加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人民日报》等部门召开的研讨会;参加了北京市政府召开专家座谈会,积极为北京市经济发展、财税管理、社会发展等方面谏言献策;参加了联合国在北京举办第二届国际税收培训班,联合国、国家计委、财政部联合举办的网络经济与经济治理国际研讨会,北京大学税法研究中心与法国埃克斯—马赛大学欧亚研究所联合举办的中小企业税收研讨会,世界银行举办的政府间转移支付培训等。接待了韩国租税研究院副院长全承勋先生率领的考察团,双方就共同关心的经济、税收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交流和探讨。
(国家税务总局税收科学研究所供稿,姚欣执笔)
相关推荐